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5)
2023(5401)
2022(4832)
2021(4642)
2020(4103)
2019(9611)
2018(10023)
2017(19792)
2016(10775)
2015(12122)
2014(12142)
2013(12020)
2012(11256)
2011(10452)
2010(10730)
2009(10045)
2008(10112)
2007(8855)
2006(8392)
2005(7742)
作者
(30949)
(25752)
(25738)
(24625)
(16346)
(12219)
(11887)
(9745)
(9577)
(9037)
(8796)
(8465)
(8349)
(8229)
(7996)
(7984)
(7626)
(7573)
(7447)
(7373)
(6700)
(6296)
(6245)
(5873)
(5807)
(5763)
(5718)
(5644)
(5187)
(5062)
学科
(45327)
经济(45281)
(29190)
管理(28283)
(21603)
企业(21603)
方法(20767)
数学(19237)
数学方法(19122)
中国(15249)
(13785)
(13687)
(13022)
(9981)
银行(9960)
(9641)
(9397)
业经(9188)
(9017)
贸易(9013)
(8901)
金融(8901)
(8825)
农业(8684)
体制(7867)
(7023)
(6917)
税收(6737)
(6710)
财务(6696)
机构
大学(159535)
学院(156911)
(72377)
经济(71065)
管理(58459)
研究(56264)
理学(49632)
理学院(49082)
管理学(48464)
管理学院(48141)
中国(44478)
(36550)
(33996)
科学(31041)
(28893)
财经(28044)
(26872)
研究所(25807)
(25466)
中心(24401)
(23684)
经济学(23301)
北京(22150)
业大(22135)
经济学院(21140)
农业(21068)
财经大学(20869)
(20257)
师范(20058)
(19462)
基金
项目(94683)
科学(74336)
研究(71189)
基金(68993)
(59928)
国家(59429)
科学基金(49719)
社会(46351)
社会科(43972)
社会科学(43961)
基金项目(35930)
(35345)
教育(33767)
(30412)
自然(30062)
自然科(29304)
自然科学(29295)
编号(28908)
资助(28869)
自然科学基金(28818)
成果(24873)
(22796)
重点(21488)
(20695)
课题(20256)
教育部(19801)
(19659)
国家社会(19628)
人文(18783)
(18485)
期刊
(81008)
经济(81008)
研究(54458)
中国(32839)
(26681)
(23703)
学报(22596)
管理(21869)
科学(20883)
教育(19619)
(19484)
金融(19484)
大学(17745)
学学(16415)
农业(15706)
财经(14591)
经济研究(14143)
技术(13064)
(12651)
业经(12514)
问题(11668)
(10132)
理论(8882)
国际(8720)
技术经济(8305)
统计(7959)
(7944)
实践(7867)
(7867)
商业(7583)
共检索到246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新雷  钟培武  
运用索罗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通过实证检验1978年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动,定量分析改革开放进程中资本、劳动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笔者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属于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近年还呈现下降趋势。今后,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效率型经济增长。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李平  王宏伟  张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傅勇  白龙  
本文在省际面板数据基础上运用DEA分析中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并分解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变动。结果发现:就TFP变动模式而言,1978~2006年间TFP每年以接近3%的速度增长,TFP增长率波动呈现收敛态势,近年未现明显下滑趋势;就TFP增长的构成而言,技术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间存在替代关系,1980年代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交替起主导作用,1990年代以来TFP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就地区特征而言,东部和内陆资源丰富省份TFP增长较快,而中部省份的TFP增长较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明  李善同  
一、引言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下简称TFP)又称综合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反映资本、劳动力等所有投入要素的综合产出效率。TFP是衡量经济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建红  徐建军  
利用非参数Ma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4.8%,并且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和地区差异特征。从时间上来看,除了整顿提高阶段和调整创新阶段TFP的增长率为负以外,其他阶段TFP均实现了增长,并且表现为要素投入驱动和生产率提升双重驱动的特点,其中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占主体;从三大地带来看,乡镇企业TFP从东向西渐次降低;从八大综合经济区来看,北部和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乡镇企业TFP增长率最高,东北和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其他四个综合经济地区相对较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斯炫  何可  张俊飚  
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中国农业增长的动力源泉。本文使用中国28个省(区、市) 1978—2017年数据,将农业生产要素质量与农村基础设施纳入增长核算框架中,并考察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农业生产要素质量、农村基础设施均能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变化的32%可由农业生产要素质量、农村基础设施共同解释;相比劳动力要素质量,资本要素质量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更为明显,农村基础设施中电力设施对农业增长的贡献高于公路和水利灌溉设施。因此,应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阮征  
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对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资本存量与劳动力进行回归分析,以得到资本存量与劳动力这两个生产要素相对产出弹性,并由此得出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对于产出的边际回报率。许多实证研究都要涉及到对资本存量K的估计,但是现有研究中对K的估计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也就影响了后续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很有必要针对估计上海的资本存量K的现有研究进行一下探讨。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测算K时所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方法重新估算了上海的资本存量K的数据。通过改进方法所估算的上海资本存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翻了不止三番,年平均增长率为1 1 .1 5% ,资本积累极为迅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朝静  
采用中国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运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出农业科技存量,同时考虑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人力资本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科研投入和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科研投入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另外,城市化进程和农业贸易条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结构调整和受灾率显著降低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琳琳  任若恩  
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来源到底是生产要素的积累,还是生产率的增长?对这一问题国内已有不少研究,很多研究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但这些研究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能准确测量资本投入。本文在中国资本投入指数序列基础上,估计出中国1981~200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原因,而全要素生产率在改革后并没有保持较高增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朝静  
采用中国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运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出农业科技存量,同时考虑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人力资本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科研投入和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科研投入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另外,城市化进程和农业贸易条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结构调整和受灾率显著降低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朝静  
采用中国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运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出农业科技存量,同时考虑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人力资本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科研投入和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科研投入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另外,城市化进程和农业贸易条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业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结构调整和受灾率显著降低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鹏毅  杨胜刚  袁礼  
本文以"沪港通"的实施作为资本市场开放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沪港通提升企业全要生产率的核心机制是增加股价特质信息含量,而非提高股价信息传递效率。而蕴含在股价波动中的特质信息含量增加,不仅能够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矫正股票的错误定价,还可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最终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沪港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在风险承担能力强、成长性高和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对于促进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有序开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强  王文杰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从贸易开放、公共人力资本的视角入手,分析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公共教育人力资本、公共健康人力资本三个变量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贸易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以公共教育人力资本、公共健康人力资本为单一门限变量的非线性曲线变化特征,跨越门限值后,贸易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促进效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曦  赵国浩  
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2008年我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煤炭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对变动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煤炭行业的整体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但发展趋势良好;2001—2008年期间全国煤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0.6%,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技术进步的贡献较小;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煤炭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原因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最后,给出提高我国煤炭行业生产率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江玲玲  孟令杰  
基于2006—2009年我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我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2006—2009年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仅为4.3%,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1.6%,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为2.7%,技术进步已失去其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导性优势地位;我国工业发展需注重同时提高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否则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会受到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