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36)
- 2023(14476)
- 2022(11858)
- 2021(10594)
- 2020(8975)
- 2019(20559)
- 2018(20489)
- 2017(38909)
- 2016(21697)
- 2015(24228)
- 2014(24332)
- 2013(23767)
- 2012(21850)
- 2011(19788)
- 2010(19942)
- 2009(18574)
- 2008(18668)
- 2007(16511)
- 2006(14570)
- 2005(13025)
- 学科
- 济(93501)
- 经济(93388)
- 管理(59655)
- 业(57322)
- 企(45859)
- 企业(45859)
- 方法(42709)
- 数学(38304)
- 数学方法(38024)
- 中国(26959)
- 农(25086)
- 财(24233)
- 业经(20103)
- 制(19397)
- 地方(18998)
- 学(18527)
- 贸(17405)
- 贸易(17403)
- 易(16852)
- 农业(16672)
- 银(14650)
- 银行(14585)
- 务(14528)
- 财务(14499)
- 财务管理(14459)
- 融(14418)
- 金融(14416)
- 体(13942)
- 行(13844)
- 企业财务(13789)
- 机构
- 大学(316458)
- 学院(313067)
- 济(129786)
- 经济(127127)
- 管理(116493)
- 研究(110512)
- 理学(100937)
- 理学院(99714)
- 管理学(98049)
- 管理学院(97459)
- 中国(80871)
- 科学(69374)
- 京(66587)
- 农(61810)
- 财(59890)
- 所(57207)
- 研究所(52215)
- 业大(51334)
- 中心(49992)
- 农业(49125)
- 财经(47780)
- 江(47563)
- 经(43616)
- 北京(41306)
- 范(41162)
- 经济学(40995)
- 师范(40613)
- 院(39487)
- 经济学院(37313)
- 州(37211)
- 基金
- 项目(212782)
- 科学(166705)
- 基金(155300)
- 研究(148682)
- 家(138328)
- 国家(137196)
- 科学基金(116286)
- 社会(96096)
- 社会科(91184)
- 社会科学(91154)
- 省(82776)
- 基金项目(82588)
- 自然(76376)
- 自然科(74699)
- 自然科学(74674)
- 自然科学基金(73386)
- 划(70864)
- 教育(69339)
- 资助(62587)
- 编号(58072)
- 重点(48831)
- 部(47232)
- 成果(47166)
- 发(45826)
- 创(43949)
- 科研(41380)
- 创新(41244)
- 课题(41057)
- 国家社会(40676)
- 计划(40248)
- 期刊
- 济(138353)
- 经济(138353)
- 研究(91990)
- 中国(60188)
- 学报(57238)
- 农(55175)
- 科学(49324)
- 财(46633)
- 大学(42178)
- 管理(40156)
- 学学(39878)
- 农业(36349)
- 教育(32720)
- 融(28947)
- 金融(28947)
- 技术(24635)
- 财经(24438)
- 经济研究(23284)
- 业经(22211)
- 经(21019)
- 问题(20452)
- 业(19901)
- 版(16355)
- 贸(15883)
- 技术经济(15093)
- 商业(14564)
- 业大(14321)
- 科技(14185)
- 统计(14164)
- 理论(14035)
共检索到458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孝成 魏曼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规模和速度空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异常明显。本文利用改革开放30多年的的数据,以城市化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城市化的诸因素中,就业结构对城市化影响最大。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城市化 实证 时间序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承志
改革前中国城市化经历了稳步提升、剧烈波动和停滞倒退几个演进阶段,呈现出总体受限的特征。上述特征的呈现与改革前国家工业化战略、农业发展定位以及国家干预城市化的政策安排等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处理好城市化与国家主导作用在内的各种外在因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改革前 城市化 进程 影响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艳敏
本文在分析农村民生消费变化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对外开放、城市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民生消费的影响机制: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民生消费影响的要素报酬增加效应强于农村移民的生产抑制效应,城市化进程提升了民生消费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素报酬效应和面向农村需求的供给效应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张和民生消费结构的改善;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促进了农村民生消费规模扩大但并未改善其消费结构。并基于此,提出了改善我国农村民生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生消费 对外开放 城市化 产业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文杰
FDI为东道国服务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资本活力,城市化为服务业创造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二者共同促进了服务业的高速增长。本文采用1979年以来的数据,使用VAR等计量方法对该机制予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化是推动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城市化引致的非农人口比重的提高极大刺激了对服务业的需求,劳动力就业的服务化直接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对外开放下的FDI为服务业增长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关键词:
服务业 FDI 城市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齐志新 陈文颖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78年到200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三分之二,而“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要进一步下降20%。找出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是制定政策的基础。但是,对这个问题,结论不一,有研究认为结构调整是决定因素,也有研究认为技术进步是决定因素。本文应用拉氏因素分解法,分析了1980年到2003年中国宏观能源强度以及1993年到2003年工业部门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发现技术进步是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因素分解法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彩霞 李晓庆 胡志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变化为工资性收入,而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农民未来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来源变动特征,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城市化对农民收入来源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民收入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耀彬,王启仿
在阐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涵义的基础上,引用了协调度概念,建立了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与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之间协调度模型,并对1978年以来的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看,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即1978—1991年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发展时期,而1992—2001年是基本协调发展时期;②从空间上看,我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明显存在着地带性差异:东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协调发展程度较高,中西部除了少数省区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外,其它大部分省区的协调发展都较低;③我国省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地区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区的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省区协调发展相对较低。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度 时空分析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成璧 刘雪剑 李晓晨
文章从集聚经济的角度,收集并整理了我国2003~2005年287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混合模型估计方法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由此提出制定有关公共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集聚经济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雪串
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和途径。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将遇到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经济高增长的支撑和"后发优势"等是我们应该并能够发挥的有利因素。农村人口多、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及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城市失业增加等因素将对我国的城市化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应来
本文对我国城市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国际标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主要是工业化推动的结果,而我国工业化仅仅是城市化进程的短期影响因素、且相关程度较低、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协整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杰 董进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历次宏观经济波动,通过对每一次波动背后原因进行探索,试图从中分析政府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本文认为,政府部门的影响是历次宏观经济波动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虽然政府部门的职能正在不断转型,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未消退,政绩考核的数字指标、投资手段的方便获取、地方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寻租激励的存在,都导致了政府部门时常介入具体的经营活动,起着类似于一个微观经济主体的作用,从而影响到市场的正常运行。因此,政府部门退出具体的经营环节,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完善市场的培育者和监管者之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险峰 龚亚香
本文通过对中国50年工业化过程的回顾,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两个不同时期的工业化道路的分析,总结了过去50年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并且对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有正 张京祥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其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本文以资本三级循环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将我国城市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优先发展工业、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及产业转型并对资本三级循环理论中国化进行简要分析。其次,在深入分析三个发展阶段的特征之后,认为在资本与特色政治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城市发展遭遇产能过剩、城市收缩、民众矛盾突出等危机,并对其进行解读。最后,本文提出简要应对策略,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发展 路径 危机 资本三级循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文耀,邹彬,刘庆春
一、改革开放以来辽宁人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建国以来,辽宁人口城市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49~1960年为迅速发展时期;1961~1970年为城市化水平下降时期;1971~1977年为停滞时期;1978年开始进入再发展时期。第四时期正值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新时期。这一时期,辽宁人口城市化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城市市区规模扩大,新建市镇大量增加,农业人口中非农经济活动人口大量出现,城乡人口比重发生了重大逆转。1978年除后来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及其所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俞燕山
通过城市化格局的国际比较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格局的变动态势 ,以及形成这一格局的制度成因。指出 1978年以来以分散化为特征的城市化格局并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而是在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作用下形成的
关键词:
城市化 格局 制度成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