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9)
- 2023(15459)
- 2022(13112)
- 2021(12142)
- 2020(9727)
- 2019(22065)
- 2018(21861)
- 2017(41100)
- 2016(22067)
- 2015(24486)
- 2014(24534)
- 2013(24317)
- 2012(22948)
- 2011(21053)
- 2010(21830)
- 2009(20703)
- 2008(20505)
- 2007(18788)
- 2006(17444)
- 2005(16285)
- 学科
- 济(113941)
- 经济(113801)
- 业(69133)
- 管理(62569)
- 农(50867)
- 企(48114)
- 企业(48114)
- 农业(34057)
- 方法(33049)
- 中国(32093)
- 业经(30608)
- 地方(29904)
- 数学(26568)
- 数学方法(26374)
- 制(26093)
- 财(24053)
- 学(19417)
- 体(18940)
- 银(18940)
- 银行(18924)
- 融(18715)
- 金融(18712)
- 行(18302)
- 发(18078)
- 贸(16323)
- 贸易(16308)
- 地方经济(16272)
- 易(15731)
- 环境(15715)
- 策(15618)
- 机构
- 学院(324283)
- 大学(321967)
- 济(147140)
- 经济(144237)
- 管理(119809)
- 研究(118794)
- 理学(100779)
- 理学院(99668)
- 管理学(98324)
- 管理学院(97703)
- 中国(92955)
- 财(70047)
- 京(68490)
- 科学(66077)
- 农(63055)
- 所(59769)
- 中心(53670)
- 研究所(52866)
- 江(52827)
- 财经(52680)
- 经(47464)
- 农业(47339)
- 业大(46053)
- 范(45197)
- 师范(44864)
- 经济学(44847)
- 北京(43887)
- 院(41501)
- 州(41297)
- 经济学院(39780)
- 基金
- 项目(199229)
- 科学(157934)
- 研究(154819)
- 基金(143463)
- 家(123242)
- 国家(121731)
- 科学基金(103923)
- 社会(102285)
- 社会科(96423)
- 社会科学(96397)
- 省(79019)
- 基金项目(74911)
- 教育(69814)
- 划(64539)
- 编号(63319)
- 自然(60692)
- 自然科(59155)
- 自然科学(59142)
- 自然科学基金(58101)
- 资助(56649)
- 成果(53685)
- 发(48802)
- 部(45253)
- 课题(45194)
- 重点(44954)
- 制(43169)
- 国家社会(42697)
- 创(41648)
- 发展(40567)
- 性(40392)
- 期刊
- 济(188916)
- 经济(188916)
- 研究(110823)
- 中国(79749)
- 农(66733)
- 财(54732)
- 管理(46378)
- 学报(45745)
- 农业(44666)
- 科学(44576)
- 教育(40397)
- 融(38903)
- 金融(38903)
- 大学(37217)
- 学学(34843)
- 业经(33023)
- 技术(28789)
- 经济研究(28236)
- 财经(28112)
- 问题(24610)
- 经(24364)
- 业(21759)
- 世界(19524)
- 技术经济(17429)
- 贸(17131)
- 版(16697)
- 农村(16652)
- 村(16652)
- 经济问题(16496)
- 农业经济(15897)
共检索到535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子元
文章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出发,通过实施前后的全要素生产率、农民积极性和自发性制度变迁对比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发展产生的绩效与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守军
本文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及实践经验分析入手,阐明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目前中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不适应性,并对其改革与完善作了一些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集体所有的农地制度和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生产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制度保障。这一制度具有制度建设上的"自下而上"、具体安排形式的多样性、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模糊性和弹性以及公平优于效率等特性。本文在回顾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演变的进程之后,认为这一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应该从变革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这一层次入手。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地制度 经营方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江 张艳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在其诞生之初,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深入逐渐显露出某些局限性,对它的争论和怀疑也逐渐增多。本文在大量文献资料、会议纪要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以及历史趋势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一些阶段性理论成果进行总结回顾,以求在未来农村发展改革的过程中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这一生产经营体制,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
性质 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 趋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立峰
科学技术是劳动者能力的基础,是生产工具的灵魂。科技水平决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进而决定了生产关系。根据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生产关系发展阶段。中国农业总体上处于封建农业技术水平,只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最优选择。
关键词:
科技水平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兰虹 冯涛
人地比例、耕作技术、土地产权制度之间的互动循环导致了中国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中路径依赖的形成。中国目前人口与资源 (土地 )之间的紧张关系就是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结果 ,这一约束条件决定了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只能是朝着更加周密细致地保证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与收益权的方向演进。从公社一级所有到三级所有、大队为基础 ,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直至承包期限由短期变为长期 ,由 1 5年变为 30年。这一步步的演进都是朝着保证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与收益权的方向回归 ,显现出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作用。由于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的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曦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单位变成了家庭,从而为亲情在家庭生产与分配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而亲情使家庭成员超越利益算计,愿意为家庭的和谐、繁荣与幸福作贡献,于是提高了劳动积极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责任制成功的关键。理解这一点,对于如何发掘影响人们生活的民族文化并利用其正面因素大有裨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巴特尔 李主其 曹建民
文章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梳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发展的原因,辩证地剖析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及其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明确了其未来变革的方向。研究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新时期已经不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需要适时而稳步地深化改革。
关键词:
体制创新 否定之否定 前进中的困境 出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国祥
本文在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前面临的突出矛盾——按人均承包土地与市场经济要求集约效益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改按人均承包为按能承包,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出矛盾,完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松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根据由刘易斯提出,经过费景汉、拉尼斯等人进一步发展完善而成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经典理论模型,在一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之中,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提高,就可能出现一个农产品的短缺时期,而农产品的短缺极有可能导致粮食危机。由于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理论上存在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两难,乡镇企业工业化道路使我国在一段时间内避免了这一问题,但后乡镇企业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这一两难困境最终呈现,如何解决这一两难困境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威漩
从制度内在矛盾运动的角度看,产权制度变迁是一个从均衡到非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动态过程。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曾取得过较好的历史绩效,实现了一定时期内的制度均衡;但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日益暴露出诸多缺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规模碎化、农地产权边界的模糊性、农地产权的凝固性说明这一制度安排的非均衡的出现并日益加剧,同时也昭示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变迁的路径:构建边界清晰的、流转规范的农地产权制度。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丰雷 任芷仪 张清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是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结合,是农民创造与政府作用互动的成果。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国家对农民的制度变迁需求作出了积极回应,初期给予农民探索空间,扩大制度可选择集;中期与农民互动,积极主动"调适"并协调冲突,努力达成改革共识;后期从多种可能的制度安排中"择优",进而上升、固化为正式规则并加速推广。有限理性的个体与不完全信息的政府通过上下良好的互动,共同探索找到"共赢"的制度安排,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制度变迁。这项改革的成功可以提供以下启示:进一步给予农民谈判权和参与权;允许讨论和争论,将多样化的信息反馈至中央;需要考虑对国家治理方式和"赶超战略"作出根本转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是一项旨在推动经济科学创新与进步,鼓励原始创新成果,促进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公益性专门奖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每年评选一届,主要奖励已经经实践检验的关于中国经济的重大经济理论,奖金额为五十万人民币,是国内目前金额最大的社会科学类奖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由董辅初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宝亮 邓宏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生产上的高能激励自农地制度变革以来一直被学界所推崇,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队制的低效率。为此,在否定以生产队制低效率作为农地制度变迁的解释的基础上,从发展战略转换、制度安排缺陷、农民信念及其他方面尝试性地探讨了推动生产队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迁的内在原因,并且从生产责任制形式、土地分配方式、期限结构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农业产出最大化演化的过程。相应地,伴随着农地制度变迁而来的是签约主体以及合约结构的变动,因此,从合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生产队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合约实施和劳动监督与计量上的差别,以及作为二者共同之处的合约模糊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税费合约的性质与形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