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6)
- 2023(8520)
- 2022(6977)
- 2021(6603)
- 2020(5343)
- 2019(12209)
- 2018(12146)
- 2017(22254)
- 2016(11834)
- 2015(13542)
- 2014(13269)
- 2013(12939)
- 2012(12534)
- 2011(11829)
- 2010(11809)
- 2009(11148)
- 2008(10873)
- 2007(9442)
- 2006(9024)
- 2005(8387)
- 学科
- 济(74002)
- 经济(73937)
- 管理(27586)
- 方法(23318)
- 业(22498)
- 数学(21187)
- 数学方法(21101)
- 中国(20098)
- 企(17356)
- 企业(17356)
- 地方(16895)
- 学(14389)
- 制(13220)
- 农(12879)
- 业经(12523)
- 地方经济(12498)
- 贸(12133)
- 贸易(12124)
- 财(12100)
- 易(11810)
- 融(10969)
- 金融(10966)
- 体(10755)
- 银(10154)
- 银行(10139)
- 行(9966)
- 环境(9341)
- 发(9108)
- 关系(8492)
- 农业(8332)
- 机构
- 大学(179893)
- 学院(174379)
- 济(93020)
- 经济(91698)
- 研究(73548)
- 管理(59334)
- 中国(56570)
- 理学(49543)
- 理学院(48914)
- 管理学(48423)
- 管理学院(48063)
- 财(41576)
- 科学(39023)
- 京(38634)
- 所(37194)
- 研究所(33475)
- 经济学(32319)
- 财经(32234)
- 中心(30522)
- 经(29604)
- 经济学院(28809)
- 北京(25707)
- 院(25598)
- 江(25306)
- 农(24787)
- 范(24322)
- 师范(24136)
- 财经大学(24021)
- 科学院(22326)
- 社会(20835)
- 基金
- 项目(106953)
- 科学(85167)
- 研究(81474)
- 基金(80490)
- 家(69943)
- 国家(69435)
- 科学基金(58265)
- 社会(56376)
- 社会科(53482)
- 社会科学(53472)
- 基金项目(40397)
- 教育(37222)
- 省(36841)
- 资助(33389)
- 自然(33022)
- 自然科(32215)
- 自然科学(32205)
- 划(31944)
- 自然科学基金(31685)
- 编号(29993)
- 成果(26652)
- 部(26229)
- 国家社会(25702)
- 中国(25173)
- 重点(24890)
- 发(24834)
- 教育部(23246)
- 课题(22185)
- 创(21607)
- 性(21546)
共检索到290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南平 汤子球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运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理论成果及实践成果较之以前更为丰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过程。这一时期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经济理论运用模式的选择、中国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建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成果方面。而这些成果取得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改革开放 中国运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卫平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走共同富裕之路,达到全面小康。这要求在实践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创造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发展是在全新的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生转换时提出的,建设一个有诚信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任何改革都必须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设计方案,以科学发展观评判结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它的阶级性、科学性、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树青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 ,本刊特邀请在京的部分经济学家 ,围绕“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学发展”这一主题 ,撰写了一组文章 ,以作纪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金富 屈本礼
2008年8月18~19日,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中国"国际研讨会在河南开封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祚庥
有学者深受教条主义的束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需要有重大发展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必须深入改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按照劳动价值论,某个国家或社会的总产值大体上和总人口成正比。现代各类经济统计数据强烈支持了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要综合利用市场和计划这两种手段,促进现代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生产力。必须将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科技进步和市场进步引入政治经济学的框架,将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论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之中来分析。随着劳动和资本的不断增加的合作,完全可以做到劳资双方的互利共赢。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光源 杨静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并结合时代变化与世界经济最新发展,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第七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八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于2018年10月26—28日在杭州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改革开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仝宇 林乐迎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已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站在新的百年奋斗目标新起点和"十四五"新开局的历史节点上,毫无疑问,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中国经济改革也要乘势而上。那么,中国经济改革又面临哪些新问题?又该如何实现新飞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改革》 (周新城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年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相结合,总结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及教训,提出中国经济改革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并指明其发展方向,为新时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提供参考与遵循。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南平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制度环境的选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应、怎样实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怎样进行经济建设、怎样配置资源、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的矛盾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可资借鉴。本文试对建国以来至1977年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的过程、特点和创新之处进行梳理。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经验,作者将另文阐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安义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中国经济改革面临新挑战。为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必须积极推动经济改革,让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与内涵一直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只有不断学习和坚持发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经济关系、生产力的正确论断,才能始终坚持推动经济改革,让科技创新、思想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持续不断地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程恩富
改革开放以来,有舆论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一贯保守僵化而没有理论创新,甚至还有舆论说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没有提出任何新概念和新理论。事实上,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经济成就均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经济理论指导的结果,其中既有党的领袖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决定作用,也有学术界创立的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以下简称"新马派")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重要贡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成威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基于风险理性的财政改革要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为指引。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财政改革要从"此岸世界"到"彼岸世界",并无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唯有通过实践来实现,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路径有一个很重要的做法是先试点后推广。渐进式改革是要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步释放改革措施,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量变和质变原理的改革路径,增值税改革就是渐进式改革的典型案例。"否定之否定"原理说明适时变与不变应基于事物变化的情况特别是风险的变化来考虑。这一点在我国收费制度的改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说明改革不能搞一刀切,这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非常明显。"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调动两个积极性的重要哲学基础。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的财政体制改革,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引,根据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做出优化调整。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财政改革 风险理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变革世界的强有力武器,对人类解放、人民共同富裕是最管用的学问。历史证明它最有价值,它的四次飞跃带动了四次历史大步前进,撕破资本主义旧世界,使贫弱的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赋予各类应用性部门经济学以革命灵魂、丰富营养、科学方法,注入新鲜血液,习近平同志部署了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使之与时俱进、优化升级,真正成为从各方面为人民造福的当代最管用的经济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批判精神能够扫除各种错误思潮的"雾霾",尤其是揭露新自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宝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就是在坚持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认为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演进可以借鉴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成分而实现跨越发展。这一理论经过建国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断发展,已日臻成熟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而改革开放则是对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发展和补充。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跨越发展理论 改革开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怎样遵循"七一讲话"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当前学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任务;在开放型经济领域,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学科体系是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两重性的论述,是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理论依据,它在列宁时期的苏联和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建设中得到实践运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关于时代特征与主题的新判断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开拓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实践中提出的基本政治经济学问题可以归结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条件下,如何处理国内生产力与世界生产力的互动关系,如何处理生产力发展与国内外生产关系、国内外上层建筑的关系与矛盾。习近平关于世界百年大变局、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开放发展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在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中的最新成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彦伶
广义上的政治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以此为依据展开中国经济研究不能单凭理性思维及统计工具,还需要综合考虑中国经济的客观性及特殊性。但回顾改革开放阶段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被奉为经典,颇为盛行,这也致使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较为突出的人与自然生态矛盾、资源 型经济陷阱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