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8)
- 2023(7135)
- 2022(6183)
- 2021(5981)
- 2020(4839)
- 2019(11443)
- 2018(11170)
- 2017(19984)
- 2016(11928)
- 2015(13279)
- 2014(13417)
- 2013(11878)
- 2012(10930)
- 2011(10133)
- 2010(10340)
- 2009(9051)
- 2008(8990)
- 2007(7838)
- 2006(7378)
- 2005(6694)
- 学科
- 济(33475)
- 经济(33431)
- 管理(26767)
- 业(23331)
- 企(18140)
- 企业(18140)
- 中国(16068)
- 农(12652)
- 制(11056)
- 教育(10440)
- 财(9897)
- 理论(9778)
- 教学(9742)
- 方法(9437)
- 地方(8817)
- 策(8755)
- 数学(8262)
- 业经(8164)
- 数学方法(8031)
- 体(7816)
- 农业(7796)
- 银(7382)
- 银行(7374)
- 行(7201)
- 融(6837)
- 金融(6836)
- 税(6753)
- 税收(6610)
- 收(6554)
- 技术(6469)
- 机构
- 学院(148041)
- 大学(141655)
- 济(55844)
- 研究(55477)
- 经济(54211)
- 管理(48762)
- 理学(40536)
- 理学院(39948)
- 管理学(39118)
- 管理学院(38814)
- 中国(38790)
- 京(31057)
- 科学(30924)
- 财(29608)
- 所(27635)
- 范(27079)
- 师范(26932)
- 江(25994)
- 研究所(24613)
- 中心(24332)
- 职业(23513)
- 教育(23380)
- 技术(23228)
- 师范大学(21331)
- 财经(21231)
- 农(20984)
- 院(20523)
- 北京(20376)
- 州(19997)
- 经(19223)
- 基金
- 项目(90767)
- 研究(77309)
- 科学(72658)
- 基金(60740)
- 家(51135)
- 国家(50564)
- 社会(44606)
- 科学基金(43188)
- 教育(42721)
- 社会科(42051)
- 社会科学(42044)
- 省(38047)
- 编号(35891)
- 划(32841)
- 基金项目(31112)
- 成果(30933)
- 课题(28585)
- 自然(25745)
- 自然科(25142)
- 自然科学(25136)
- 自然科学基金(24660)
- 资助(24644)
- 年(24618)
- 重点(21913)
- 部(21274)
- 规划(21266)
- 发(21109)
- 性(20537)
- 项目编号(20346)
- 创(19379)
共检索到245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武 祝成林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经历了世纪之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三个间断期以及由此间隔形成的四个均衡期,当前处在以学前和托育教师培养为主的政策均衡期。结果表明,职业院校参与教师培养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优质职业院校仍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须强化培养过程监管,持续提升培养质量,并进一步拓展新空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姿曲 祁占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职业培训政策的演进历经了强调职业中学教师和校长岗位培训工作阶段(1978年至1998年)、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主要目标阶段(1998年至2010年)、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建立阶段(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我国职业培训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渗透了以注重效率为取向的职业培训政策价值导向,形成了以师资投入和资金投入为抓手的政策实施保障,反映了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我国职业培训政策应不断调整,其价值取向应向"多元取向"转变,过程保障应向强化监督与保障转变,话语的文化规则应向尊重和引导民意转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宫雪
职业教育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制定科学、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师政策体系对于促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教师政策文本可以发现,我国已建立起包括综合性政策、资格与聘任政策、培养培训政策和薪酬与奖励政策在内的职业教育教师政策体系,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明确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要求、更新聘任政策、建立政策评估机制,是职业教育教师政策是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职业教育教师 政策 文本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邱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经恢复、调整、适应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可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治理中职办学体制为重点的动力机制、以构建民族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为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制度规范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基准的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应实现动力机制由"管理"向"治理"转变、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过程保障由"弱化"向"强化"转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柏福 邓子璇 杨建清
政策变迁涉及新政策的出台和现有政策的修改或废止,是一件或多件新政策取代现有政策的过程。本文采用政策文献的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分析法,研究不同时期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演变分为改革窗口期(1978—2001年)、积极推进期(2002—2011年)和战略发展期(2012—2018年)三个阶段,并在总体阶段性评判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多源流政策变迁理论,从三个源流动力分析视角探讨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变迁的动因。
关键词:
文化贸易政策 政策变迁 欧氏距离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壮 赵红艳
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政策的演进过程,分析演变特征,解释变迁原因。依据中国林业政策的演变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林业建设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生态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3个阶段;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阶段又可分为恢复发展、加强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林业投入政策初步建立4个时期;生态建设阶段又可分为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时期和进入生态建设新时期。从中得到变迁启示:未来,中国在林业政策制定方面,不能简单模仿其他产业政策,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要尊重林业发展的特殊规律,突出强化国家所有权,充分发挥市场在林业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升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林业政策 演变特征 变迁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雅俊
制度、观念与利益及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是学前教育政策变迁的关键因素。促进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必须重视观念层面的研究,重视新观念的推广与传播。在当前相对和平的局势下,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学前教育政策宜采取渐进性的变迁模式,应注意学前教育政策内外矛盾的"阈值效应",避免制度产生破坏性断裂;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政策时,应全面考虑学前教育政策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可能引起的种种变化。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有助于理解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调整和制订学前教育政策,把握学前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昊 杨婕 唐智松
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关乎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逻辑进行梳理与分析显得意义非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历经了恢复式、渐进式与内涵式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历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权力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是其变迁背后的深层结构;政策制定主体的自我强化和教师教育院校的利益依附是其产生路径依赖的重要原因;供需矛盾导致的内生性驱动与示范效应催生的外源性驱动则是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变迁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培训 历史制度主义 政策变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蒋建华 冯力 晋家洪
教师培训是教师发展的重要依靠,探究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逻辑有助于总结政策演进历程中的影响机制,从而找到教师培训政策调整的方向。运用支持联盟框架对41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核心信仰呈现出外延逐步扩大、适应教育变革、整体素质与专业发展并重等特征,次要信仰呈现出培训模式多元化、培训理念人本化、培训技术不断进步、培训工作规范化与精细化等特征。结合政策取向学习、外部因素与内部震荡等变迁因素,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呈现出伴随着信仰体系的变化而变化、内部震荡引起核心信仰变化、政策取向学习引起次要信仰变化、外部因素是政策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的变迁逻辑。为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调整向度,需要升华教师培训的信仰体系、优化教师培训的具体措施、加强教师培训的主体交流、推进教师培训的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金龙 王丽萍
改革开放以来,最初的农地产权政策调整源于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需要,做法是不断缩小土地耕作的责任主体,直至农户家庭。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始赋予农户稳定的土地经营权,通过"两权分置"使农户成为市场经营主体。随着农民的非农化就业趋势,中央开始推进"三权分置",即在所有权不变、承包经营权稳定的基础上,放活经营权,利用经营权的市场化配置实现耕地的有效利用。农地产权演变的特征体现为:农地产权政策演变顺应宏观环境的变化;产权主体的重心不断下移直至承包户;承包经营权身份属性弱化而财产属性增强。未来农地产权将不断细化,经营权可能得到强化,所有权主体面临重构,但改革难度也将不断加大。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地产权 两权分置 三权分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存在五种变化、四种表述方式和三个问题。五种变化,即经历了由培养"技术员、管理人员、技工"、"实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培养"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转变;四种表述方式:类型说、岗位说、特征说和综合说;三个问题:目标内涵不清晰、目标变动太频繁和目标分类不明确。建议国家政策层面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既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又能彰显教育的永恒价值,同时构建目标分类体系,保持培养目标的相对稳定性,提高可操作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培养目标 政策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欢
对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中有关中职生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梳理和分析,考察政策层面在中职生职业能力方面的嬗变过程,以期对认清中职生职业能力内涵有参考价值。研究认为,中职生职业能力政策演变呈现出培养定位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职业能力内涵逐步丰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职业能力测评的内容与方法逐渐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特点。
关键词:
中职生 培养目标 职业能力 政策演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智彬
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是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可以从中梳理出农村职业教育的三个重要政策议题: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城乡公平和城乡一体化问题,这三个议题共同建构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框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储 徐泽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剖析当地政策变迁可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文章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的政策变迁脉络,借鉴多源流理论构建了本土化的政策分析框架,最后提出四种政策设置模式。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的政策变迁有5个关键时点;敏感指标、焦点事件、舆论情绪和理念创新等原因驱动了政策变迁;后期政策变迁的重要推动力来自党政领导者;问题和目标导向进一步形成了应急、预防、回应和守成等政策设置模式。未来长江经济带发展要走从"长江有带无经济""长江有带有经济"到"长江有带高质量发展"的进阶之路;从"见首不见尾""见首也见尾"到"首尾相顾、共赢多赢"的协调之路;从"被动应急""有限回应"到"积极预防和稳健守成"的治理之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韦颖
改革开放以来,调整大学生就业政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运用支持联盟分析框架,我们发现,围绕"如何让大学生得到最合理的配置"这一深层核心信仰形成了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两大联盟:支持国家主导的联盟与支持市场主导的联盟。这两大联盟依据各自持守的核心信仰,表达着不同的基本政策立场。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重大变革背景之下,基于对就业问题的基本共识,两大联盟又进行了相互的政策学习,最终促成了以市场配置为主导,同时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政策 政策变迁 支持联盟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