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64)
- 2023(18086)
- 2022(15148)
- 2021(13814)
- 2020(11562)
- 2019(26438)
- 2018(26312)
- 2017(50573)
- 2016(27558)
- 2015(30483)
- 2014(30491)
- 2013(30036)
- 2012(27414)
- 2011(24826)
- 2010(24706)
- 2009(22962)
- 2008(22217)
- 2007(19458)
- 2006(17531)
- 2005(15713)
- 学科
- 济(128048)
- 经济(127911)
- 管理(76572)
- 业(72084)
- 企(58057)
- 企业(58057)
- 方法(51578)
- 数学(45307)
- 数学方法(44924)
- 中国(32014)
- 农(31999)
- 地方(28463)
- 财(28193)
- 业经(27050)
- 学(26118)
- 制(22820)
- 农业(21869)
- 贸(20307)
- 贸易(20296)
- 易(19591)
- 环境(17817)
- 融(17686)
- 金融(17684)
- 理论(17456)
- 银(17398)
- 银行(17329)
- 体(17202)
- 和(17130)
- 技术(16560)
- 行(16559)
- 机构
- 大学(396110)
- 学院(392573)
- 济(167268)
- 经济(163989)
- 管理(151235)
- 研究(140245)
- 理学(131007)
- 理学院(129502)
- 管理学(127299)
- 管理学院(126599)
- 中国(102078)
- 科学(86244)
- 京(84490)
- 财(74826)
- 所(71342)
- 农(69038)
- 研究所(65089)
- 中心(61515)
- 业大(61037)
- 财经(59831)
- 江(57530)
- 经(54517)
- 农业(54022)
- 北京(53435)
- 经济学(51645)
- 范(51554)
- 师范(50979)
- 院(50319)
- 经济学院(46347)
- 州(46049)
- 基金
- 项目(268917)
- 科学(210459)
- 基金(195628)
- 研究(192749)
- 家(172834)
- 国家(171443)
- 科学基金(145791)
- 社会(123592)
- 社会科(117144)
- 社会科学(117114)
- 基金项目(103729)
- 省(103652)
- 自然(94722)
- 自然科(92503)
- 自然科学(92477)
- 自然科学基金(90852)
- 教育(87784)
- 划(87776)
- 资助(79958)
- 编号(76686)
- 成果(62170)
- 重点(60736)
- 部(59168)
- 发(58244)
- 创(55347)
- 课题(53164)
- 国家社会(51803)
- 创新(51761)
- 科研(51289)
- 教育部(50652)
- 期刊
- 济(186939)
- 经济(186939)
- 研究(121346)
- 中国(74763)
- 学报(67548)
- 农(62971)
- 科学(59603)
- 管理(56076)
- 财(55776)
- 大学(50556)
- 学学(47809)
- 农业(42400)
- 教育(41565)
- 融(34790)
- 金融(34790)
- 技术(32795)
- 经济研究(31348)
- 财经(30448)
- 业经(28723)
- 经(26190)
- 问题(24461)
- 业(21585)
- 技术经济(20043)
- 科技(18775)
- 版(18350)
- 图书(18253)
- 理论(18150)
- 贸(18118)
- 商业(17331)
- 现代(17309)
共检索到583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管驰明 赵超超 徐爱华
文章采用中国东部沿海11省市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代表工业化水平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指标的变化对东部沿海各省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资本存量对各地的工业化进程有着显著的影响,且回归系数较大,说明这段时期各地的工业化进程主要是靠投资拉动。在控制了政府干预度、市场化指标等指标后,我们还发现各地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对各地的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对于不同的省份来讲,各指标的作用又有所不同,因此应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来推动本地区的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 东部沿海省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罗忠洲
本文研究的是1994-2005年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环渤海地区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珠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最低,而环渤海地区最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环渤海地区重点要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应以调整吸收外资的结构为主要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傅允生
地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受区位条件、要素资源存在状况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约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与持续增长主要源于区位优势所具有的地区资源集聚效应和体制转轨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地区资源配置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慧 王春阳
文章以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β收敛模型为基础,构建调整的滞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及趋同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呈现收敛趋势,且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速度显著大于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且金融发展随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慧 王春阳
文章以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β收敛模型为基础,构建调整的滞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及趋同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呈现收敛趋势,且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速度显著大于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且金融发展随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王伟
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标准距离方法,定量识别并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精细地刻画2003—2011年国内外复杂背景下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1年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向西移动,且空间扩张的趋势;国内市场的聚集经济作用在增强;长三角地区以及山东省北部主要城市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减弱,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全国经济空间格局变化时序波动相吻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璇 沈满洪
研究海洋强国战略的政策效应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199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鲁宾反事实分析框架下运用合成控制法定量评估了海洋强国战略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海洋强国战略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且这一影响具备统计上的显著性和时间上的持续性,估计结果显示,海洋强国战略对沿海地区2013—2018年人均GDP的年均贡献率为8.03%。分地区来看,海洋强国战略对沿海各省份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对江苏、山东、福建、浙江、广东和海南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对河北和广西的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熊晓琳 王怀民
利用我国沿海地区6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加工贸易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有着积极和显著的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超过了投资因素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省级水平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殿廷 葛岳静
区域经济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存量和质量。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及强度达到了空前水平,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指出,该地区资源供给及资源再生能力不足,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和浪费,而且,伴随着经济增长也日益出现环境恶化的迹象。
关键词:
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 资源 环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铁鹰 李京梅
扩展性地分析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将环境容量统一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中,在理论上放宽了基本假定。在此基础上,通过1992-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沿海地区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入海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N型曲线关系。除环渤海地区外,其他沿海省份的实际入海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均小于其环境容量,除辽宁、河北等省份污染物排放的极大值要高于环境容量外,其他省份没有超过环境阈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翔 范金 戴枫
研究目标:基于分工视角测度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及沿海地区出口对于内陆省份的带动效应。研究方法: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对嵌入式投入产出数据进行经济增长和贸易核算。研究发现:中国加入WTO以来各地区垂直专业化分工整体水平有所上升,但各地区参与GVC和NVC分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本地生产经营活动拉动,但参与GVC和NVC分工是驱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由于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各地经济2008年以来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更多依赖本地生产经营的拉动;沿海地区出口对内陆省份拉动效应主要体现在农业等行业,说明内陆省份主要通过向东部地区提供生产原材料方式间接参与到国际分工之中。研究创新:基于GVC和NVC融合互动视角,对沿海地区出口带动内陆省份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价值:为研究中国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出口带动 专业化分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宏付
江苏沿海地区处于我国沿海、长江和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文章总结了江苏沿海三市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并以沿海三市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对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对外贸易与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进口增加对经济增长有明显贡献。建议应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步伐,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稳定出口规模,重视进口高新技术类产品以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柳 江静
中国FDI分布极不平衡,沿海地区占大多数,内陆地区占很少部分。本文利用1992-2005年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沿海FDI跨区域的溢出效应显著促进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继续深化和加大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同时也是促进内陆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艳艳 张良
文章首先测算风暴潮灾害损失指数,然后构建风暴潮灾害损失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风暴潮灾害损失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较弱,并不具有持续性,而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则是导致风暴潮灾害损失持续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杜亚楠 张广海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城镇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序演化和空间差异特征,探讨在城镇化进程中沿海地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较为显著,其中入境旅游发展对空间城镇化的作用程度明显大于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对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的作用较入境旅游大;经济城镇化对沿海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大于空间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对于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提高的作用不显著。因此,入境旅游业在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主要通过空间城镇化的演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国内旅游业主要通过经济城镇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关键词:
旅游业 区域经济 城镇化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