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6)
- 2023(13507)
- 2022(11783)
- 2021(11007)
- 2020(9051)
- 2019(20926)
- 2018(21066)
- 2017(39979)
- 2016(21679)
- 2015(24285)
- 2014(24393)
- 2013(24076)
- 2012(22098)
- 2011(20212)
- 2010(20388)
- 2009(18680)
- 2008(18019)
- 2007(15392)
- 2006(13932)
- 2005(12402)
- 学科
- 济(106696)
- 经济(106596)
- 管理(59407)
- 业(52499)
- 企(43731)
- 企业(43731)
- 方法(40192)
- 数学(34982)
- 数学方法(34657)
- 地方(27044)
- 中国(24811)
- 农(23084)
- 学(22258)
- 业经(21605)
- 财(20294)
- 制(17859)
- 地方经济(16178)
- 农业(15671)
- 环境(15213)
- 和(15070)
- 理论(14741)
- 贸(14315)
- 贸易(14308)
- 融(14099)
- 金融(14097)
- 体(13765)
- 易(13719)
- 银(13376)
- 银行(13342)
- 行(12834)
- 机构
- 大学(310636)
- 学院(308125)
- 济(131132)
- 经济(128443)
- 管理(121728)
- 研究(110812)
- 理学(105085)
- 理学院(103844)
- 管理学(102192)
- 管理学院(101625)
- 中国(80130)
- 科学(67940)
- 京(66970)
- 财(57740)
- 所(55926)
- 研究所(51054)
- 江(49307)
- 中心(48356)
- 农(46440)
- 财经(45748)
- 业大(43943)
- 范(42775)
- 师范(42419)
- 北京(42104)
- 经(41443)
- 院(40351)
- 经济学(39578)
- 州(36495)
- 农业(35915)
- 经济学院(35212)
- 基金
- 项目(210942)
- 科学(166224)
- 研究(155698)
- 基金(152662)
- 家(132720)
- 国家(131649)
- 科学基金(112940)
- 社会(98618)
- 社会科(93392)
- 社会科学(93364)
- 省(82533)
- 基金项目(81527)
- 自然(72704)
- 自然科(70889)
- 自然科学(70875)
- 教育(70615)
- 自然科学基金(69576)
- 划(68936)
- 编号(63380)
- 资助(62182)
- 成果(51399)
- 重点(47595)
- 部(46366)
- 发(46334)
- 课题(44086)
- 创(43282)
- 创新(40429)
- 国家社会(40422)
- 教育部(39732)
- 科研(39709)
- 期刊
- 济(151611)
- 经济(151611)
- 研究(97594)
- 中国(59057)
- 学报(46413)
- 管理(45649)
- 科学(44305)
- 财(41775)
- 农(41302)
- 教育(35795)
- 大学(34917)
- 学学(32707)
- 农业(28553)
- 技术(27360)
- 融(26379)
- 金融(26379)
- 经济研究(24548)
- 财经(22723)
- 业经(22615)
- 经(19485)
- 问题(19053)
- 技术经济(16245)
- 图书(15820)
- 理论(15384)
- 资源(15044)
- 科技(14386)
- 现代(14213)
- 业(14038)
- 实践(13817)
- 践(13817)
共检索到462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丽 管卫华
通过对改革以来江苏省65个县级单元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根据Mann-Kendall法的突变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划分为1978—1999年和1999—2007年两个阶段。据此,采用聚类分析对1978年、1999年和2007年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其中,1978年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梯度差异,1999年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变化为苏中地区向苏南地区集聚,苏北地区向苏中地区集聚的特点,2007年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变为更加向苏南,尤其是向苏南东部地区集聚的特点。最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1978、1999和2007年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格局因素的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向军,陈修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总差异扩大,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与农村县域内部的差异越来越显著,且呈不断扩大的态势;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主要有历史因素、地理区位、区域发展策略、中心城市规模、人口数量与质量、全球化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区域发展策略是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对区域差异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江苏省 区域差异 特征 原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依广 王启仿
以不变价格分别测算了苏南、苏中、苏北 ,以及 13个省辖市和 6 4个县市这 3个不同层次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 ,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 ,1978至 2 0 0 0年间 ,不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都呈逐年扩大的变迁态势 ,并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而且区域层次划分得越小 (地域单元越小 ) ,所体现出的差异程度越大。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绝对差异 相对差异 扩大 江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芳东 黄震方 吴江 徐敏 姜海宁
以1990—2007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运用不平衡指数和空间统计模型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系统分析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化。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在整体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空间格局更多表现为苏南部分地区的高度集聚和苏北部分地区的集聚态势,成为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核心区和低度集聚区,而苏中地区的集聚态势显得并不强烈。同时,针对区域经济自相关性发展趋势进行解释并指出以县域经济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将长期存在。最后,构建空间数据模型对此种格局形成的原因进行空间统计学上的探讨,指出规模企业空间分布差异及人才空间分布差异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可视化的新手段,进而为政府部门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建军 刘永娟 李金莲
运用多阶段The il系数嵌套分解法,从空间尺度研究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基本结论是:从市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北部市级之间差异的变化趋势和全省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中部和南部市级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差异一直在增大。从县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市内差异是全省整体差异的重要构成部分,市内差异对于全省整体差异的贡献比三大地带之间差异和市际差异的贡献显著得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Theil系数 江苏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青
长期以来,山东省东西部地区差距显著,堪称我国区域差异的一个缩影。在检验σ趋同和建立绝对β趋同经典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经历了"趋同(1978-1983)—趋异(1984-2004)—趋同(2005-2008)"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在较长时期的趋异后2005年以来转为趋同值得关注;进而使用灰色关联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变量进行探讨,在引入初始人力资本、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工业化进程、产权制度改革、政府活动等初始变量和控制因素后,存在条件β趋同,其中人力资本禀赋和非国有化进程对山东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突出,劳动力市场表现和政府财政活动的影响不显著。这些结论为缩小区域差距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σ趋同 β趋同 山东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智勇 苏朝阳
文章以人均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以省域及中原城市群地区、豫北地区、黄淮地区与豫西豫西南地区为四大区域,定量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演变过程与变化特征,描述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的现状,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向军 沈正平 朱传耿
文章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定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总体水平与空间变化特征;并引用国外的区域分离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变化的相互关系,即随着江苏省的经济增长,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逐渐发散趋异,城乡两大区域逐渐收敛趋同。通过各市县经济增长对区域差异收敛与发散贡献的空间分析,得出江苏省城市、农村、苏南、苏中与苏北地区分别表现为向下收敛、向上收敛、向上发散和向下发散的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钊平
改革开放后,江苏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梯度的经济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文章通过利用相关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对江苏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主要源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差异和苏南、苏中、苏北三组间的差异。为此,应采取措施缩小各产业的发展差异以及组间差异,以推动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江苏省 区域经济差异 协调发展 信息产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管卫华 彭鑫 张惠 魏也华
运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县域和地级市空间尺度下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及其空间机制。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县域和地级市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在2008年前均呈扩大趋势,以后差距缩小,且县域尺度大于地级市尺度。在县域和地级市尺度上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且不断增强,在县域尺度空间集聚更强。在地级市水平上,苏北的低水平集聚是其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县域尺度上则苏南的高水平集聚是江苏区域差异主要原因。针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重点关注县域尺度的区域差异,在地级市尺度上侧重提升落后地区发展水平,而在县域空间尺度上以促进高水平地区的空间扩散为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名辉
文章基于修正后的Solow模型对1979~2007年江苏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进而比较分析江苏资本、劳动及TF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山,安宇,戴先杰
从经济区划、区域差异、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战略组织、外商投资、区域文化等10个方面对1980年代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瞻望21世纪前期区域经济发展与研究的前沿: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经济一体化研究、统筹区域发展与区域性机构建设、新产业区、区域空间秩序、区域环境创新、区域经济新格局、江苏与中西部经济的联动发展等。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研究 回顾 前瞻 江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上官敬芝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济现象,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间竞争的基础和动力,但如果差距过大,则会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矛盾的扩大,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江苏南北区域发展差异很大,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文章在揭示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江苏省 区域经济 发展差异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启仿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但不同的研究者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时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往往是由于没有区分经济指标中的生计指标与产出指标所引起的。本文以不变价格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省 13个行政区域间人均生计指标与产出指标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迁趋势 ,并对“地区差异变动之悖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 检验 江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安宁 庄立 梁进社
系统地计算了1978—2009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的基尼系数,并将其分解为三个部分:区域内经济差异、区域间经济净差异和区域间经济逆差异。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呈波动性的扩大趋势。在小尺度县域单元上,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主要受一般县市经济差异的影响,市辖区的差异变化不大。在大尺度区域单元上,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净差异决定着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随着区域间经济逆差异越来越小,苏北、苏中人均GDP高的县市逐步被苏南人均GDP的低的县市赶上和超过。要积极壮大苏中和苏北县域经济,实施有利于缩小经济差异的区域政策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