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5)
2023(8384)
2022(6950)
2021(6524)
2020(5476)
2019(12334)
2018(12640)
2017(23139)
2016(13065)
2015(14555)
2014(14796)
2013(13846)
2012(12812)
2011(11348)
2010(11537)
2009(10921)
2008(10996)
2007(9822)
2006(8741)
2005(8233)
作者
(34989)
(29516)
(29037)
(27898)
(18685)
(13884)
(13346)
(11228)
(11168)
(10508)
(10136)
(9896)
(9670)
(9472)
(9419)
(8911)
(8622)
(8576)
(8533)
(8410)
(7613)
(7214)
(7063)
(6785)
(6704)
(6590)
(6495)
(6460)
(5914)
(5840)
学科
(43489)
经济(43397)
管理(39688)
(33779)
(30516)
企业(30516)
(17488)
(16291)
方法(14786)
中国(14375)
(13563)
(12651)
业经(12581)
数学(11290)
数学方法(11138)
体制(10558)
(10316)
银行(10299)
理论(10048)
(9979)
金融(9972)
(9915)
(9448)
(9251)
财务(9221)
财务管理(9192)
地方(8758)
企业财务(8757)
教育(8617)
农业(7647)
机构
大学(174734)
学院(173736)
(68828)
经济(67178)
研究(62037)
管理(61472)
理学(51464)
理学院(50865)
管理学(50032)
管理学院(49678)
中国(47550)
(38856)
(37326)
科学(34971)
(31072)
财经(28669)
(28607)
中心(27949)
研究所(27484)
(27431)
(25947)
(24219)
师范(23935)
北京(23640)
业大(22878)
(22799)
(21934)
经济学(21500)
财经大学(21212)
农业(21157)
基金
项目(111359)
科学(87321)
研究(86904)
基金(78804)
(68092)
国家(67467)
科学基金(57256)
社会(54735)
社会科(51692)
社会科学(51685)
(44073)
教育(41222)
基金项目(40691)
(36805)
编号(36144)
自然(34161)
自然科(33324)
自然科学(33312)
自然科学基金(32719)
成果(32570)
资助(31458)
(26968)
课题(26727)
重点(25757)
(25389)
(23990)
(23660)
(23443)
国家社会(22679)
项目编号(22387)
期刊
(83659)
经济(83659)
研究(58224)
中国(45181)
(32990)
教育(29679)
学报(26998)
(26781)
管理(25812)
科学(23698)
大学(21476)
学学(19782)
(19661)
金融(19661)
农业(17208)
财经(15550)
技术(15244)
(13477)
经济研究(12907)
业经(12859)
问题(10482)
(9170)
职业(8912)
(8876)
图书(8542)
(8534)
(8325)
论坛(8325)
世界(8195)
会计(7909)
共检索到283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经探索、全面展开和全面深化阶段,推动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文化建设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文化体制改革实践形成了四条重要经验:坚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辩证统一,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把文化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把握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文化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运用文化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文化建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涛  黄频英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广东秉承敢为人先传统,厉行调查研究,创立“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开启了中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实验。同时,广东农民冲破制度禁区,率先试验包产到户;搁置争论,尊重群众意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的巨大变革。随着改革的发展,求真务实,扬长避短,创建有广东特色的家庭经营与合作经济同步发展的双层经营体制。随后顺应现代经济潮流,与时俱进,率先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和股份合作制,不断开拓农业体制创新之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孙成芳  
本文重点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在回顾中,沿着税收制度、政府间收入和支出划分、转移支付制度四条主线,将改革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早期探索阶段、初步建立阶段、局部调整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生玲  
中国流通体制改革的30年历程,是逐渐破除计划流通体制的过程,也是市场流通体制逐渐形成、完善和成熟的过程。30年来关于流通理论的研究,对催生和完善市场流通体制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把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理论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对计划流通体制的理论反思阶段(1978~1983)、逐步破除计划贸易体制阶段(1984~1991)、市场贸易体制的确立阶段(1992~2001)、贸易体制的完善与内外贸的融合阶段(2002~2007)。文章指出,在30年来我国流通和贸易体制改革中,主流的观点是要推进市场化改革,但也存在着反市场化的改革思想。30年来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每一步,都是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超前探索,目的是最终...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永秀  李伟  
历经30年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的资源环境管理体制逐渐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创新,逐步完善,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展望中国未来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应从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加快引进自然资源产权代理者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环境补偿机制、政府机构设置科学化和完善资源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深入推进中国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杰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大体经历了从"分灶吃饭"到"包干制"再到分税制的变化。以财政分权改革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我国30多年的经济增长。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涉及公共财政的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公共服务均等化、支出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分析和预测财政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并就摆脱现阶段县乡财政困境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颖  陈波  
本文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置于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之下,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何以使分权化体制下的金融资源得以释放的同时,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本文验证了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我们发现,在分权化背景下,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方面作用不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而财政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分权化的制度环境,但它本身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效应是含糊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海红  
中国农业科技改革历经恢复期、市场化改革探索期、改革深化期和创新体系建立期四个阶段,改革的成效斐然,科技创新体系初具规模,农业科技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农业科技资源投入数量和结构逐渐合理,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农推体系多点覆盖。改革累积了成功经验,顶层设计需遵循农业科技本身的特点,改革的动力来自于"政府主导、需求倒逼"双重驱动,在"渐进式"改革中实现了"先破再立"。农业科技体制仍存在政府和市场的主导作用扭曲,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失衡,科技创新绩效水平薄弱,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导向偏颇等弊端。下一步需建立"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农业创新体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优化平衡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平台化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体制,重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樊纲  汪同三  裴长洪  高培勇  
2018年6月2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首场学术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出席并致开幕词,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研究员和中国改革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研究员,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汪同三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研究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出席本次会议。为了全程记录这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实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专题项目课题组  刘佐  
本文全面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对相关历史经验进行了提炼与总结,明确了我国税制改革的渐进式路径是客观需要与有益经验的结合。同时,我国的税制现状表明其依然处于过渡时期,进一步的改革当以健全并优化税制体系,增强税收调控能力,保证其财政收入的主体地位及进一步推进税收法制化为主要内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忠鹏  
四川文化体制改革长期以增量和运行机制层面的改革为主线,目前已开始向深水区推进。解决了改革的动力、改革的主体与程式、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导性和文化多元性的统一等关键问题,四川文化体制改革就步入了康庄大道。改革就是试验错误的过程,改革的改革是改革题中应有之义。四川文化体制改革应在政府干预的界域、政府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与否的分际、自然垄断的改革、放松规制与引入规制的并举等方面实现突破。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文魁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经过早期探索、中期探索和近期探索等几个阶段,初步建立了出资人制度,实现了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的相对分开。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确立有弹性的国资委体系,理顺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国资委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拓远  张晓晓  刘金龙  龙贺兴  
本文以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为研究背景,以分权改革框架中顶层政策框架、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决策环境与衔接机制为研究主线,分别演绎了"财政包干制"、"分税制"改革、"后税费"时期三个时期我国林业税费体制形成逻辑与结果。研究表明,在财政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林业税费体制改革始终是受制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集权手段之下的改革,政府间缺乏对下负责机制;我国林业税费制度集权性绝非是由单一环节所造成,而是受顶层制度、外界政治经济干预、激励与基层政府决策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且上述影响因素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此外,基于民主分权改革理论与我国财政分权改革实践的差距,本文认为我国这种政府体系庞杂、选举制欠缺的民主集中制国家,在财政分权乃至未来分权改革的实践中,应更加注重省级政府对其下属部门的分权,促使各级政府间、政府与社区间对下问责制机制的形成,并充分纳入对历史因素的考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本文认为,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以及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变革,所有这一切,既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的变革,也反映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这正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大成果和最为成功的经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朗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就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程。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以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中国崛起对全球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