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4)
2023(4848)
2022(4133)
2021(4104)
2020(3538)
2019(8452)
2018(9009)
2017(17613)
2016(9654)
2015(10950)
2014(10956)
2013(10932)
2012(10306)
2011(9626)
2010(9584)
2009(9362)
2008(9356)
2007(8161)
2006(7653)
2005(7218)
作者
(27309)
(22558)
(22496)
(21888)
(14337)
(10682)
(10374)
(8640)
(8636)
(8044)
(7732)
(7507)
(7451)
(7352)
(7212)
(7122)
(6721)
(6685)
(6604)
(6393)
(6035)
(5595)
(5524)
(5303)
(5179)
(5159)
(5150)
(4767)
(4579)
(4494)
学科
(38734)
经济(38687)
管理(21421)
(19366)
方法(17332)
数学(16206)
数学方法(16117)
(15068)
企业(15068)
中国(14178)
(12797)
(10360)
(9851)
(9848)
银行(9830)
(9590)
(8966)
贸易(8959)
(8802)
(8640)
金融(8640)
(8473)
(8041)
税收(7637)
(7565)
体制(7351)
业经(7067)
(6750)
(6197)
制度(6189)
机构
大学(138425)
学院(135195)
(61720)
经济(60453)
研究(51166)
管理(46956)
中国(43650)
理学(38831)
理学院(38397)
管理学(37815)
管理学院(37564)
(33750)
(29727)
科学(28222)
(26701)
财经(25407)
研究所(23710)
(23119)
中心(22779)
(20812)
经济学(20429)
北京(19935)
(19882)
财经大学(19061)
经济学院(18538)
(18074)
(17963)
师范(17791)
业大(16363)
(16359)
基金
项目(78181)
科学(60716)
研究(58565)
基金(56883)
(49601)
国家(49224)
科学基金(40445)
社会(36721)
社会科(34845)
社会科学(34839)
基金项目(29230)
(28011)
教育(27490)
(24952)
自然(24724)
资助(24625)
编号(24234)
自然科(24068)
自然科学(24061)
自然科学基金(23627)
成果(21781)
(18742)
重点(18129)
课题(17140)
(16502)
教育部(16174)
(16092)
(15483)
国家社会(15474)
大学(15194)
期刊
(70484)
经济(70484)
研究(50918)
中国(30388)
(24017)
(23150)
金融(23150)
学报(18849)
管理(18372)
(17503)
科学(17481)
教育(16601)
大学(14556)
学学(13459)
财经(13283)
经济研究(12838)
(11411)
农业(11077)
技术(10402)
业经(10321)
问题(10208)
(9886)
国际(9172)
理论(8751)
实践(7739)
(7739)
商业(6766)
改革(6635)
(6635)
统计(6565)
共检索到224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向书坚  徐海云  
货币供给的周期波动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其周期波动的测定与分析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基础。本文首先对我国M0、M1和M2三层次货币供给的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与平稳化,然后利用现代谱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的周期波动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0和M1供给均存在季节波动、3年、6个月和4个月左右的周期波动;M2存在10年、4年以及3年左右的周期波动;所有层次货币供应的变动幅度与长期趋势间存在线性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众  宋燕萍  
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敛散性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弥  
本文通过对自1978年至今经济增长波动周期的分析,发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上行滑向下行以及从下行再翻转为上行,都有一些规律性的衰退原因和发力经验,这些经验和规律表明,只有大力度和突破性的改革,才能使资金、劳动力、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向各经济领域大规模涌入,形成投资需求和新的生产能力,创造更多的国民财富,实现收入支配的需求与扩大供给的财富相平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弥  
本文通过对自1978年至今经济增长波动周期的分析,发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从上行滑向下行以及从下行再翻转为上行,都有一些规律性的衰退原因和发力经验,这些经验和规律表明,只有大力度和突破性的改革,才能使资金、劳动力、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向各经济领域大规模涌入,形成投资需求和新的生产能力,创造更多的国民财富,实现收入支配的需求与扩大供给的财富相平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文凯  夏会琴  胡海胜  
入境旅游是我国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入境旅游周期波动规律,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制定合理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入境旅游市场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HP滤波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周期进行波动测度与阶段性变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入境旅游在研究期内表现出总量不断攀升但增速波动起伏的发展态势,在其增速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低速增长、中速增长和高速增长三种区制状态,并在“低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我国入境旅游人次增长率在“低速增长区制”“中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之间存在着往复的阶段性变迁情况,且“高速增长区制”和“低速增长区制”将通过“中速增长区制”实现“软着陆”和“稳扩张”。从发展趋势来看,2005年以后,我国入境旅游一直处于低速收缩状态,且未来维系低速推进的可能性较大。最后,为扭转低迷的入境旅游市场并推动我国入境旅游业的逆势复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嘉瑞  徐圣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经历了 4个经济周期 ,这些经济周期的发生主要是由政府政策的不一贯性造成的。从 2 0 0 0年开始 ,我国已经进入第 5个经济周期。历史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 ,在经济运行平稳时 ,应尽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减少或避免计划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而在经济趋向萧条或过热时则必须及时实施适度的宏观经济政策 ,以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为实现“十五”时期的目标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 5个经济周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应再提高一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易行健  谢识予  
本文对我国1978-2002年的M1/M2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78-1995年,中国的M1/M2呈急剧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6至今中国的M1/M2基本保持平稳;其次国际比较表明我国的M1/M2比较高,因此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税收治理的加强、信用制度的完善和支付制度的改革,我国的M1/M2还会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同时除开长期走势之外,中国的M1/M2还伴随着经济活动呈周期性的波动,实证分析表明1996年前的经济增长率是M1/M2周期波动的Granger原因;但1996年以后则必须由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和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变动才能说明M1/M2的波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郑挺国  
本文运用马尔可夫转移模型和冲击响应分析等方法,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冲击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并且产出对货币冲击的反应存在着“低度反应”和“高度反应”区制;我们通过时变转移概率方法进一步检验描述非对称反应的三种可能形式,即关于货币政策冲击方向、冲击规模和经济周期阶段的非对称形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赜琳  费方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高波动"的运行态势,并先后经历了四轮完整的周期。尽管不同周期的波动特征不尽相同,但动态地看,四轮周期之间存在着明显而一致的演进规律: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逐渐增强,经济平均增速呈下降趋势,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明显提高,经济波动的不对称有所减弱,以及经济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初始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较之前几轮周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把握新周期下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国涓  
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工具,同时讨论了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货币政策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伏心  林江  
本文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分权和锦标赛式的官员晋升机制并存的制度背景出发,提出了一个解释这一时期宏观经济所表现出的较显著的阶段性差异的分析框架。作为验证,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政治经济周期的存在状况、政治周期的财政扩张效应以及财政政策的顺周期性这三个基本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较好地支持了上述假设。结合对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体制改革的分析,本文认为,1994年推行的分税制收紧地方财政的政策是改变原有财政顺周期性特征并实现宏观经济波动趋于平滑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金友  
本文首先从经济周期波动角度,分析归纳了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四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和成效;其次,再对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和物价水平衡量)进行实证分析;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分析冯煜一、经济波动的基本态势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量上增长很快。按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88.1亿元增加到1995年5773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5%,比改革开放前1953~1978年平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珉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棉花生产波动原因的思考杜珉棉花作为农产品的工业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也是目前仍然由国家统一经营,统一定价的唯一的大宗农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棉花生产几次获得大丰收,但产量不稳,波动较大,其中出现过1984年、1991年创历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