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32)
2023(14786)
2022(12908)
2021(12368)
2020(10335)
2019(24058)
2018(24025)
2017(47208)
2016(25421)
2015(28601)
2014(28850)
2013(28315)
2012(26209)
2011(23622)
2010(23856)
2009(22041)
2008(22116)
2007(19142)
2006(17175)
2005(15324)
作者
(71327)
(59152)
(58662)
(56241)
(37797)
(28095)
(26815)
(22972)
(22362)
(21381)
(20048)
(19751)
(18825)
(18700)
(18344)
(18085)
(17520)
(17466)
(17090)
(16786)
(14699)
(14519)
(14234)
(13379)
(13351)
(13170)
(13118)
(12989)
(11936)
(11545)
学科
(101869)
经济(101742)
管理(78434)
(73120)
(60552)
企业(60552)
方法(47374)
数学(41952)
数学方法(41522)
(38045)
中国(30273)
(28297)
(24634)
业经(22206)
地方(20793)
(20268)
财务(20204)
财务管理(20146)
(19788)
贸易(19781)
(19216)
企业财务(19166)
(18930)
(18740)
银行(18708)
农业(18158)
(17796)
(17076)
金融(17075)
(16636)
机构
大学(361316)
学院(359476)
(150393)
经济(147188)
管理(144279)
理学(124429)
理学院(123162)
管理学(121380)
管理学院(120707)
研究(118734)
中国(91123)
(79755)
(76268)
科学(69239)
财经(60061)
(58671)
(54517)
中心(53407)
(53057)
研究所(52433)
(51515)
北京(48948)
业大(48594)
(46704)
师范(46375)
经济学(45681)
财经大学(44435)
(43216)
(42402)
经济学院(41402)
基金
项目(235899)
科学(185932)
研究(178168)
基金(171373)
(146662)
国家(145422)
科学基金(125803)
社会(112394)
社会科(106608)
社会科学(106582)
(90439)
基金项目(90356)
教育(82499)
自然(79829)
自然科(77914)
自然科学(77898)
自然科学基金(76504)
(75820)
编号(73826)
资助(71683)
成果(61491)
(53709)
重点(52038)
课题(50515)
(49720)
(48681)
教育部(46884)
国家社会(45894)
项目编号(45826)
人文(45774)
期刊
(165943)
经济(165943)
研究(116350)
中国(68620)
(62647)
管理(52931)
学报(50003)
科学(46352)
(46020)
教育(42750)
大学(39013)
(37360)
金融(37360)
学学(36359)
农业(31409)
技术(30221)
财经(29811)
经济研究(27407)
业经(26932)
(25357)
问题(21888)
理论(18914)
(18373)
图书(17694)
技术经济(17388)
实践(17130)
(17130)
商业(16519)
现代(16381)
科技(15482)
共检索到541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龙  贾明德  
通过构建财政政策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政策的总效果即对GDP的增长率贡献约为12.23%。其中,主动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而主动效果中,政府购买支出效果远大于税收的效果,说明了政府财政支出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自动效果中,税收的效果大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效果,说明我国的税收对经济的稳定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克强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效率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财政支农结构效率低下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互为表里。必须整合财政和金融两股支农力量,使二者发挥各自支农比较优势,在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基础上扩大支农资金规模,从而大幅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创练  郑挺国  姚树洁  
财政政策效果测定历来是国家政策制定与改革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约束的VAR模型提出了具有微观基础的财政政策时变乘数指标,并分解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支出和政府融资的时变冲击乘数、时变累积乘数以及时变现值乘数。同时,结合中国实际,通过一个理论模型分析了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投资乘数呈减弱趋势,政府消费乘数亦呈小幅下降态势。政府税收乘数显著为负且相对较为稳定,但债务发行乘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并于2006年起由正转负。基于模型校准和经验分析可知,目前政策当局依然可通过增加消费性支出促进经济增长;但是,需要管控政府投资规模,因为随政府投资产出弹性下降和规模扩大,政府投资乘数急速下滑势必削弱财政政策效果。同时,由于中国税收并未引发大规模挤占效应,因此目前税收格局相对合理。此外,鉴于当前债务发行存在负经济增长效应,表明政策当局仍需重点盯住和管控债务规模。在此基础上,结合微观主体流动性约束强弱和结构性参数走向,本文提出了增强财政政策效果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树培  魏下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和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农投入带有明显的"人治"特征,缺乏有效的体制与制度保障。虽然财政支农总体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由于支出结构不合理,各分类支出间效率差异较大,使得总体效率较低。之所以在国家不断调整财政支农政策和扩大支农支出规模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与"三农问题"却日益严峻,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支农缺乏有效的体制保障,另一方面可归因于支农支出结构安排不合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永友  
文章通过借助传统IS-LM模型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平滑经济波动的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财政政策对经济波动的整体平滑能力较低,平均只有6.35%,财政政策的平滑能力在经济波动的不同状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财政政策工具之间的平滑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财政购买性支出能平滑掉经济初始冲击的11.48%,而财政转移性支出和收入政策整体上反而使经济波动上升近3%;(3)内生性检验表明,中国只有相机性支出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不仅如此,相机性支出政策的内外时滞都较短。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提高中国财政政策稳定效果的关键在于提高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与相互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浪南  罗融  赵旭  
本文构建具有一个主导单元的GVAR模型,并采用1995~2014年33个国家的数据考察了国内外财政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跨国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国内财政扩张会促使实际产出增加,而使贸易平衡恶化、实际汇率贬值,并对其贸易伙伴国产生不同的动态影响;第二,国外财政支出的增加对中国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但各国溢出效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尽相同,而国外财政收入对中国的溢出效应较小;第三,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本国财政政策乘数效应逐渐减小,国外财政扩张的溢出效应逐渐增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晓华  
经典的IS-LM模型所表示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行为、投资行为和货币需求行为基础之上的。通过对中国的实际经济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可认识中国的消费、投资等行为,并进而探讨中国的IS-LM模型,为测算中国的财政政策乘数提供基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李富强  
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检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产出效应、通货膨胀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产出效应还是通货膨胀效应,我国财政政策均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明显大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并且其对产出的影响也更为持久,而在通货膨胀或价格效应方面也是如此,即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价格的影响远比紧缩性财政政策大且深远。对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结果可从价格和工资黏性的角度进行解释,而对于财政政策产出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结果可从公众预期、政府政策实践和消费者信用市场不发达等方面寻找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拴友  
由一个简单的IS -LM模型可以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公式。对于我国的IS -LM曲线的估计 ,发现它们有正常的斜率。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约等于 2 ,可测算出我国历年财政调控的效应 ,发现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占 1/ 5到1/ 3强 ,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在需求管理中的有效性。根据以上所述 ,可以提出当前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沈巍  孙跃实  闫爱玲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调节总需求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利用在西方广泛流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特点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政策的调控手段、调控力度、调控方向、搭配形式等方面将改革开放30年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特点加以分析和比较,力图找出产生变化的原因,并对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加以剖析,希望能够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菊秋  王祯敏  尹志飞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在"多取少予"、"多予少取"、"只予不取"理念下不断调整和改革,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然而,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目标不清晰、投入力度不够、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绩效差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财政支农政策应当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的目标,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的数量,调整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加大绩效评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雯  
采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工具变量与目标变量之间的关系。从协整检验的结果来看,财政政策工具变量税收、政府支出和财政政策目标变量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来看财政政策的实施对物价、经济增长能够产生显著的作用,对进出口却没有显著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政策的两个工具政府支出和税收对物价的影响并不相同。方差分解的结论显示,政策实施后在一定时期内政策效应不断增长,而后下降并趋于稳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长庚  吕志华  
基于1978—200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经历了一个先递增、后递减的过程:1978—1993年边际消费倾向递增,1993年后不断下降。本文重点研究了1993年以来边际消费倾向持续递减的原因和影响,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居民收支预期不稳定等。边际消费倾向的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国内需求不足,并且使投资和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弱化,财政政策的效率降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云  周红刚  
自凯恩斯以来,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对我国财政政策的路径和绩效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显然有助于宏观经济的研究和政策优化。文章考察了1979-2007年的大量宏微观经济数据,并基于财政政策要素组成的数据特点,采用结构性的VAR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模型,以实证的方式解析了我国财政政策的路径演化和动态效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廖湘阳  王战军  
从政策分析的角度看,20多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制度建立和加快发展、调整改革、深化改革、深化改革与积极发展四个时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政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