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87)
2023(16728)
2022(14169)
2021(13034)
2020(11045)
2019(25189)
2018(25021)
2017(48212)
2016(26176)
2015(29480)
2014(29610)
2013(29293)
2012(27949)
2011(25697)
2010(26185)
2009(24563)
2008(24477)
2007(22034)
2006(19875)
2005(18537)
作者
(79563)
(66497)
(66465)
(63350)
(42510)
(31997)
(30311)
(25858)
(25187)
(23708)
(22846)
(22085)
(21492)
(21255)
(20997)
(20650)
(20038)
(19713)
(19429)
(19116)
(16815)
(16796)
(16213)
(15224)
(15175)
(14928)
(14836)
(14729)
(13499)
(13167)
学科
(128573)
经济(128434)
管理(72407)
(69427)
(54015)
企业(54015)
方法(49847)
数学(44189)
数学方法(43883)
中国(35976)
(32759)
地方(29730)
(29356)
业经(26123)
(25707)
(24616)
(23109)
贸易(23096)
(22306)
农业(22012)
(21624)
银行(21565)
(21074)
金融(21072)
(20809)
(17669)
环境(17632)
地方经济(17199)
(16598)
技术(16199)
机构
大学(391365)
学院(389679)
(172461)
经济(169059)
管理(143382)
研究(142037)
理学(121986)
理学院(120536)
管理学(118754)
管理学院(118019)
中国(108356)
科学(84894)
(83274)
(80861)
(74023)
(70859)
研究所(66623)
中心(63292)
财经(63106)
(59887)
业大(57738)
(57170)
农业(55721)
经济学(54126)
北京(53581)
(51681)
师范(51061)
(50074)
经济学院(48662)
(47387)
基金
项目(246787)
科学(192875)
基金(178393)
研究(177928)
(156941)
国家(155563)
科学基金(130954)
社会(114740)
社会科(108768)
社会科学(108737)
(95988)
基金项目(93711)
自然(83295)
教育(81607)
(81433)
自然科(81319)
自然科学(81291)
自然科学基金(79883)
资助(73382)
编号(70833)
成果(58828)
(57761)
重点(56422)
(55288)
(50886)
课题(50087)
创新(47749)
国家社会(47736)
教育部(47242)
科研(47106)
期刊
(201375)
经济(201375)
研究(123810)
中国(80698)
(64628)
学报(63585)
(61061)
科学(56825)
管理(53293)
大学(47315)
学学(44619)
(43011)
金融(43011)
农业(42931)
教育(41119)
经济研究(33803)
财经(32761)
技术(32217)
业经(31749)
(28260)
问题(26754)
(22654)
(22352)
技术经济(20622)
商业(19541)
国际(19273)
统计(18724)
世界(18613)
理论(18534)
(17729)
共检索到606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需求变动对宏观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湖北省城调队回顾建国以来的历史,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历史阶段像改革开放以来一样,消费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对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影响。总结这一段历史经验,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德熙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胡德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消费需求呈现新的特点,非生活必需品比重上升,消费的选择性增强,消费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对宏观经济的指导作用日趋明显。国际资料表明,在由低收入向中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新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后进国家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震撼世界的成就。本文从国内与国际的角度分析了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特别对于主要特征、原因、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琦  
从1978年到1992年,中国宏观经济思想完成了从"综合平衡"到"宏观调控"范式的转换,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治理三次经济过热的实践。1993年到1997年,中国宏观调控的思想基本形成,并成功运用于经济"软着陆"。1998年到2012年,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充分展现,突出表现为应对两次外部经济冲击。2013年至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宏观调控的新亮点。中国的"宏观调控"这一概念,在内涵上远大于宏观经济学中的"需求管理政策"。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也都被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当中,这是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最典型的特征。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有利的一面在于,当面临外部冲击时,政府可以动用一切能够动用的政策工具,将外部冲击导致的总需求下滑迅速调整到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水平,甚至超过潜在增长率水平;不利的一面在于,以牺牲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长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新的亮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剑  丁洁  周俊  
从金融财务理论出发,采用趋势分析和计量模型检验得到的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能够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能够有效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改善无法有效地反映到股票价格之中,股票价格与企业经营业绩显著背离。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经营绩效的脱离是导致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运行相背离的主要内部原因。为此,要实现资本市场的稳定,必须解决宏观经济发展与股票市场发展的双向传递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隋建利  刘金全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以及GDP年度数据,运用"双阶段"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教育投资周期以及宏观经济周期动态过程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转移分析。结论表明:(1)教育投资在1983年至2005年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在2006年至2012年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GDP在1995年至2002年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在1983年至1994年以及2003年至2012年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教育投资(GDP)处于"低速(快速)增长阶段"时的持续性强于其处于"快速(低速)增长阶段"时的持续性,教育投资步入"低速(快速)增长阶段"时的持续性强于(弱于)GDP步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燕妮,胡维熊  
对上海经济增长中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本文试图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中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上海市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个需求因素,对经济总量的拉动作用及影响程度,由此而确定其经济运行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类型。本文结合相关经济理论,通过对实际统计数据所呈现的数理特征来进行分析,研究的结论更具客观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又是防止经济萧条的稳定力量。近几年来政府通过扩大投资启动经济的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启动新一轮景气周期的政策重心应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激活消费需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晓东  牛叔文  吴文恒  
农村经济发展及其区域差异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分析探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省区差异、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缩小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省区差异的时空演变过程与演变趋势,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和国家政策等方面探讨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省区差异形成和扩大的成因,提出了新时期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群跃  胡矿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起伏波动,有时还十分剧烈。既有经济增长过热并导致通货膨胀,也有经济增长低迷而物价负增长。对此国家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多次调控,保证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物价的基本稳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本文对改革以来宏观经济调控的若干经验做了以下探索:实现宏观经济调控根本指导思想的转变;准确把握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变化,以确定和调整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把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和总供给的调控结合起来;在调控社会总需求方面,主要是要调控好投资和消费以及内需与外需的关系,还要把握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的平衡点;在调控社会总供给方面,要把对当年的调控与长远的调控结合起来;要注重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变革和创新,并将其与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的改革结合起来;重视宏观经济调控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明  朱斌  雷翼丞  
选取2001—2017年青海统计数据,首先简要分析了青海宏观经济发展水平概况,显示17年间青海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求进态势,但波动幅度大于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国一样正处在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期。在此基础上,基于熵权法和TOPSIS模型两种评价方法,对青海经济发展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变化趋势和内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7年来,青海省经济发展结构层面不优,内部诸要素之间不够协调,经济转型发展进度缓慢,导致青海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以上问题应在新时代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予以重点关注并予以解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守贵  高汝熹  
运用全国31个地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采用下梯形法计算出了1978 ̄2003年26个年份的3种区域基尼系数,并将三者进行对比,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区域差异变动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区域差异度目前处于很高的水平,基于区域人均GDP的区域基尼系数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并且继续呈上升之势。就总体趋势而言,反映实际生活水平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区域差异与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区域差异的变动并不一致,尤其是1988 ̄1998年10年间的变动甚至呈相反之势。文章尝试分析了其中的变化原因,并从社会经济意义上揭示了区域公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学彬  
供求总量失衡是宏观经济和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具体地度量和分析总供给与总需求各自和共同变动的影响,是应用AD—AS模型分析总量失衡型宏观经济和价格波动的一个难点。根据AD曲线(总需求曲线)与AS曲线(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真实总产出和价格总水平的一般均衡原理,如能正确地描述和分析各年AD—AS曲线的实际移动轨迹,无疑将有助于以上难题的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