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6)
2023(9900)
2022(8112)
2021(7668)
2020(6580)
2019(14699)
2018(15065)
2017(29282)
2016(15917)
2015(17649)
2014(17898)
2013(18023)
2012(16519)
2011(14792)
2010(15382)
2009(15125)
2008(15435)
2007(13917)
2006(12980)
2005(11902)
作者
(44250)
(37203)
(37112)
(35124)
(23582)
(17670)
(16772)
(14287)
(13965)
(13393)
(12627)
(12340)
(12063)
(11848)
(11548)
(11236)
(10786)
(10732)
(10731)
(10699)
(9375)
(9222)
(9017)
(8604)
(8424)
(8417)
(8336)
(8260)
(7439)
(7290)
学科
(82826)
(72625)
经济(72516)
(65679)
企业(65679)
管理(57426)
(45246)
农业(29830)
方法(28404)
业经(28356)
(24712)
(21471)
数学(21109)
数学方法(20982)
中国(20780)
(16931)
财务(16925)
财务管理(16897)
(16327)
技术(16088)
企业财务(15932)
(15588)
(13595)
贸易(13585)
(13289)
体制(13111)
(12720)
(12703)
(12684)
银行(12679)
机构
学院(236524)
大学(229221)
(108058)
经济(106176)
管理(97359)
理学(82637)
理学院(81956)
管理学(81181)
管理学院(80745)
研究(75271)
中国(63783)
(53068)
(49335)
(47457)
财经(40423)
科学(40066)
(38485)
(37369)
农业(37175)
(36445)
中心(34923)
业大(34835)
研究所(32772)
经济学(31728)
北京(29853)
(29565)
财经大学(29060)
经济管理(28890)
经济学院(28739)
(27304)
基金
项目(141237)
科学(112981)
研究(111379)
基金(102698)
(86248)
国家(85254)
科学基金(74899)
社会(73530)
社会科(69325)
社会科学(69306)
(56654)
基金项目(54626)
教育(49280)
编号(47366)
(44850)
自然(44398)
自然科(43372)
自然科学(43361)
自然科学基金(42658)
资助(40240)
成果(38067)
(34653)
(32670)
(32664)
(32189)
课题(31146)
(30980)
重点(30611)
国家社会(30096)
(29658)
期刊
(134469)
经济(134469)
研究(75215)
(52976)
中国(50254)
(42483)
管理(39047)
农业(35318)
(29759)
金融(29759)
科学(29320)
业经(28757)
学报(27543)
大学(23111)
教育(22547)
技术(22027)
学学(21926)
财经(20435)
经济研究(19362)
问题(18733)
(18273)
(17681)
农村(14697)
(14697)
技术经济(14452)
农业经济(14091)
世界(13590)
(13319)
商业(12991)
经济问题(12681)
共检索到376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春明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农业在认识上有三次突破 ,即大农业、农业产业化和观光农业的提出。这三次突破使我国农业由单纯粮食生产横向拓展为农林牧副渔生产 ,纵向拓展为农业经济再生产的全过程 ,由单纯提供物质产品到既提供物质产品又提供精神产品 ,它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深刻地改变了农业的面貌 ,在推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荣华  
恩格斯早在1876年《反杜林论》中,在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探索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基本原则时就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①,这是马克思...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志敏  
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是集服务、责任、回应性于一体的有限政府,这应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职能定位不甚清晰条件下的自发转变"、"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主转变"、"外力作用下规范政府经济职能"三个阶段为脉络,回顾与评述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只有回归制度建设,才能实现职能转变的战略突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陆凯旋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出现了与理论不相符合的变动趋势。本文利用钱纳里的“世界标准结构”,阐述了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并得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产值份额的提高,是三次产业结构改善的标志的结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文丽  
农业保险是处理农业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财务安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之一,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各国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之一,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农业保险经历的三轮试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立双  张谛  
本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资金投入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2 0年来 ,农业投资总量虽然在数额上逐年增加 ,但增长的波动性较大 ,且投资比重呈下降趋势 ,总体上还是明显不足。在投资结构上 ,农业基建投资增长较快 ,但占全社会基建投资的比例还很低 ,科研投资一直踯躅不前。就投资主体而言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近些年加大了力度 ,只是波动性较强 ;而农户缩减了对农业的投资数额。所以 ,我国农业投资的状况令人担忧。要改变这种严峻的局面 ,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文革  温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立法工作。我国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然而,我国农业立法尚不完善,还存在人文关怀不足、市场考量不够、系统规划不强、国外应对不力、政策法治化不高等问题。必须由宪法确认农业基础性地位;创新农业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农业国际市场;系统农业立法,强化农业执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国斌   代玉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在中国共产党接续推进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特质:在持续性与动态性的统一中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议题,在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中遵循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在聚焦性与系统性的统一中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治理模式,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彰显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意蕴。这些特质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深化改革进程中的政治智慧和实践能力,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玲  朱志军  李嘉  
5月28日.由改革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改革论坛在重庆圆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社科研究机构、政府有关部门、大型重点企业代表70余人出席论坛。与会代表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三农’问题演进"主题开展演讲、评论及互动等学术研讨活动。重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改革杂志社委会副主任孟东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静慧  吴雪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问题,围绕“三农”问题,我国不断进行政策创新实践,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主要有1978-1989年纠偏和探索时期、1989-2002年稳定和发展时期、2002-2012年新农村建设时期、2012-2021年乡村振兴时期四个阶段。“三农”政策的演进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党中央的领导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保障、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注重保持政策的耦合性和连续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保障。在未来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我们应在不同视角下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统筹城乡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屈连伟  印东生  潘百涛  赵兴华  杨佳明  于淼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在辽宁省"三农"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三是促进了农村产业格局的调整,并分析了农业科技对辽宁省主要农作物发展的贡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于我国的历史研究有很大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加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增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知识,可有效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有着重要意义。随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教育也受到相应的重视。自新课改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不过,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决策的依据。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论不断创新的三十年。实践证明,没有思想的解放和教育理论的突破,就没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教育在思想观念上的不断突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开辟了道路,同时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又为教育思想理论的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新的动力。历史地看,对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称得上重大突破的教育理论或思想观念主要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伍超明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物价上涨,有诸多共同之处,但因时代和体制变迁,这几次物价上涨的表现形式、传导机制和治理措施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帅  温铁军  
中国在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之后,进入了以国内资源资本化为实质的产业资本扩张阶段。在这30年中,出现了3次周期性宏观经济波动,并相应地发生了财税体制的3次重大变迁及土地的3次大规模征占。本文以土地资源资本化的机制、主体及增量收益分配状况的变化为线索,分析了三者的相关关系;描述了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在这个资本化过程中形成并高速扩张的趋势;并考察了这个过程中的增值收益分配及成本分摊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