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9)
2023(11315)
2022(9156)
2021(8410)
2020(6846)
2019(15753)
2018(16196)
2017(31046)
2016(17308)
2015(19415)
2014(19698)
2013(19011)
2012(17635)
2011(16048)
2010(16551)
2009(15826)
2008(16086)
2007(14253)
2006(13325)
2005(12479)
作者
(49805)
(41715)
(41360)
(39644)
(26628)
(19485)
(18881)
(15871)
(15862)
(14873)
(14539)
(13950)
(13658)
(13412)
(13165)
(12935)
(12190)
(12168)
(12137)
(12104)
(10780)
(10199)
(10098)
(9569)
(9392)
(9357)
(9338)
(9213)
(8338)
(8185)
学科
(71148)
经济(71044)
管理(50743)
(44856)
(36246)
企业(36246)
中国(26038)
方法(24904)
(21734)
数学(21479)
数学方法(21233)
(20090)
(19876)
业经(17205)
(15296)
(14566)
银行(14542)
地方(14482)
(13989)
(13690)
(13079)
金融(13076)
(12655)
贸易(12648)
体制(12570)
农业(12409)
(12302)
环境(11081)
(10807)
理论(10652)
机构
大学(254175)
学院(250865)
(106048)
经济(103678)
研究(91287)
管理(90372)
理学(76240)
理学院(75254)
管理学(73997)
管理学院(73520)
中国(70260)
(55434)
(55077)
科学(53089)
(46273)
财经(41992)
研究所(41345)
中心(40002)
(39539)
(38680)
(38004)
北京(35501)
(35032)
师范(34719)
经济学(33872)
(33320)
业大(33284)
(31015)
财经大学(31009)
经济学院(30392)
基金
项目(157127)
科学(124222)
研究(117079)
基金(114488)
(99747)
国家(98960)
科学基金(83854)
社会(76159)
社会科(72106)
社会科学(72086)
基金项目(60285)
(59272)
教育(54240)
自然(51739)
(51088)
自然科(50487)
自然科学(50470)
自然科学基金(49543)
编号(47266)
资助(45338)
成果(40840)
重点(36152)
(35793)
(34393)
课题(34124)
(33809)
国家社会(32155)
(31827)
教育部(30912)
(30242)
期刊
(125897)
经济(125897)
研究(85366)
中国(54204)
(42161)
学报(36532)
(36130)
管理(35786)
科学(35418)
教育(30731)
大学(28582)
(28453)
金融(28453)
学学(26608)
农业(23601)
财经(21645)
技术(20403)
经济研究(20303)
业经(19607)
问题(18938)
(18700)
(14272)
理论(12713)
现代(12679)
国际(12553)
(11639)
(11426)
(11367)
商业(11321)
技术经济(11264)
共检索到397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俞燕山  
通过城市化格局的国际比较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格局的变动态势 ,以及形成这一格局的制度成因。指出 1978年以来以分散化为特征的城市化格局并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而是在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作用下形成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琼  
改革开放以后的 2 0多年来 ,城市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 ,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也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以 1 997年中国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为界 ,将关于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的讨论划分为两个阶段 ,分别对这两个阶段出现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 ,文章还对各种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提出了自己对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的一点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妤凡  王开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频繁,撤县(市)设区更是成为中心城市扩容提质的主要行政手段。统计和分析1978年以来全国撤县(市)设区的数量变化和分布特征,并总结和归纳了这一行政区划调整频繁的动因,研究发现:①1978—2016年间全国共有231个市辖区调整的案例,90%以上的市辖区调整发生在1997年以后,且以撤县(市)设区为主;②1997—2002年和2011—2016年为全国撤县(市)设区的高峰期,尤其是2010年以后增长态势明显;③撤县(市)设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且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是撤县(市)设区的主力军;④基于"核心—外围发展理论",我国撤县(市)设区频繁的动因可归纳为六点,即撤地设市后的建制性调整、市管县体制下的区域统筹、撤县设市冻结后的体制性调整、省管县体制下的政府竞争、大城市情结下的结构性调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主要手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东阳  
随着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资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工资制度、工资水平和工资决定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我国的工资制度也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型的工资制度,走向四元分割的工资制度,市场化因素逐渐加强。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我国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任重而道远。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君阳  
教育督导是国家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恢复与发展起来的。从不同维度来分析,教育督导制度变迁路径是不同的。从议程设置维度来分析,教育督导制度变迁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路径。从价值取向维度来分析,教育督导制度变迁有激进性与渐进性两种路径。从举措动因维度来分析,教育督导制度变迁有强制性与诱致性两种路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变迁在三重维度路径均有发生,每一重维度上的路径变迁皆具有双重性特征,相互补充。影响教育督导制度变迁路径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各种不同原因之间交互作用与交互影响。为消解教育督导制度变迁中存在的阻力,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督导的行政地位,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提升教育督导组织自身持续地自我学习能力。未来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变迁仍然会在三个维度上发生,每一维度上的变迁皆有相应的适应性要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文耀,邹彬,刘庆春  
一、改革开放以来辽宁人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建国以来,辽宁人口城市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49~1960年为迅速发展时期;1961~1970年为城市化水平下降时期;1971~1977年为停滞时期;1978年开始进入再发展时期。第四时期正值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新时期。这一时期,辽宁人口城市化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城市市区规模扩大,新建市镇大量增加,农业人口中非农经济活动人口大量出现,城乡人口比重发生了重大逆转。1978年除后来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及其所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虹潘  刘渝琳  
本文将城乡二元制度元素引入城市化普遍规律建立了一个数理模型,分别从城乡差距、乡城转移就业等动力来源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等发展绩效入手,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城市化演进机制和路径,基于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统计数据在改革开放至今的演进趋势和主要特征上相吻合。而未来情景模拟预示了多种可能的演进路径和均衡状态,在农民、农民工与市民三者的工资中,如果前两者趋同快于后两者收敛,将可能在未达到城乡均衡前落入城市化停滞陷阱,反之则可以最终实现城乡均衡。研究认为城市化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政策选择上应根据相关规律把握侧重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文杰  
FDI为东道国服务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资本活力,城市化为服务业创造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二者共同促进了服务业的高速增长。本文采用1979年以来的数据,使用VAR等计量方法对该机制予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化是推动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城市化引致的非农人口比重的提高极大刺激了对服务业的需求,劳动力就业的服务化直接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对外开放下的FDI为服务业增长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司晓莉  
改革初期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的原因是 :制度的创新 ,农副产品价格政策的调整 ,乡镇企业的发展等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迟缓 ,其原因包括生产投资减少而生产成本增加、资源的约束加剧、农民负担增加等诸多方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永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均田制,通过劳动努力与获得劳动剩余直接挂钩的形式,形成激励机制,使得土地资源配置在特定的人地矛盾的背景之下,达到社会最优。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使得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通过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强化集体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震  杨永春  乔林凰  
从西部省(区)及城市的GDP和城市人口两个方面入手,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西部省(区)城市发展状况研究过程中,选取GDP增量贡献度、人均GDP增量贡献度和城市化水平、城市首位比、城市首位度等指标,分别表征经济和人口两方面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①西部省(区)经济增长状况较差,且多数增长稳定性较差。②西部各省(区)城市化相似度较低,在截集水平大于0.678 3的情况下,西部12省区各为一类。③在对城市化与人均GDP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中,内蒙古和新疆的b值均高于b值平均值加一个标准差,城市化对人均GDP增长的反应较灵敏;而广西和西藏的b值均低于b值平均值减一个标准差,反应较迟钝。④西部多数省(区)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邢海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市化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我国城乡用地规划管理制度经历了不断创新、完善的改革过程。以我国城市化发展为背景,以用地规划法律制度建设的历史轨迹为主线,对我国用地规划管理制度的变迁过程和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并以问题为指向,概括了当前我国用地规划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进一步改革发展的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慧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始终不断地在深化。但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仍是收入分配中出现的两个突出问题,并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文章认为,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应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慈善分配三个领域来进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管卫华  林振山  陆玉麒  甄峰  
本文从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复合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区在1982、1990和2000年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是反映和影响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体现城市化水平的因子却发生了较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城市中心性因素为主导,上世纪90年代以区域发展为主导,当前以城市与区域的互动为主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