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1)
2023(5945)
2022(5264)
2021(5190)
2020(4359)
2019(10277)
2018(10499)
2017(20964)
2016(11362)
2015(12545)
2014(12932)
2013(12627)
2012(11925)
2011(11125)
2010(11535)
2009(11250)
2008(11227)
2007(10014)
2006(9540)
2005(8960)
作者
(31678)
(26330)
(26042)
(25260)
(16856)
(12200)
(12077)
(10012)
(9890)
(9666)
(8895)
(8669)
(8570)
(8540)
(8320)
(8121)
(7751)
(7704)
(7704)
(7634)
(6838)
(6392)
(6367)
(6001)
(5993)
(5993)
(5913)
(5819)
(5308)
(5126)
学科
(44158)
经济(44103)
管理(32758)
(30310)
(23958)
企业(23958)
方法(16431)
中国(15957)
(15143)
数学(14844)
数学方法(14646)
(14025)
(13316)
(11095)
银行(11090)
(10764)
(10193)
贸易(10187)
(9990)
(9903)
(9724)
(9346)
金融(9346)
业经(9330)
(9131)
税收(8799)
(8734)
农业(8285)
体制(8218)
地方(7835)
机构
大学(162423)
学院(162250)
(72509)
经济(70876)
管理(61210)
研究(59269)
理学(50959)
理学院(50417)
管理学(49696)
管理学院(49359)
中国(48823)
(39467)
(35583)
科学(31823)
(30342)
财经(28910)
研究所(26684)
中心(26171)
(26098)
(26088)
北京(23886)
(23094)
(22044)
师范(21901)
经济学(21763)
(21242)
财经大学(21116)
(20499)
经济学院(19495)
业大(18966)
基金
项目(92154)
研究(72991)
科学(72552)
基金(65880)
(55865)
国家(55349)
科学基金(46714)
社会(45185)
社会科(42760)
社会科学(42751)
教育(34318)
(34122)
基金项目(33197)
编号(31461)
(29737)
自然(28319)
资助(28186)
成果(27884)
自然科(27567)
自然科学(27559)
自然科学基金(27057)
课题(22425)
(21983)
重点(20591)
(20421)
(19571)
教育部(19051)
(18804)
项目编号(18743)
(18587)
期刊
(89074)
经济(89074)
研究(59591)
中国(36605)
(28208)
管理(25269)
(23966)
金融(23966)
教育(23048)
(21049)
科学(18838)
学报(18144)
经济研究(14818)
业经(14550)
财经(14390)
大学(14338)
农业(13888)
技术(13646)
学学(12893)
(12385)
问题(12013)
(11779)
国际(10888)
理论(9408)
实践(8399)
(8399)
现代(8122)
改革(8085)
(8085)
商业(8054)
共检索到271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彦艳  赵国杰  丁志卿  
改革开放30年来,吸收外商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外资的参与,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利用外资政策也不断面临困境和挑战,如引进外资技术含量低、外资投向的产业分布和地区分布不合理、对外资的优惠政策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等,需进行适时的战略调整。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要求我国政府必须积极调整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利用其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首先是改变以往引资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通过市场竞争诱导外资的技术投入;其次是强化政策手段对外资利用的产业导向和地区导向;第三,将优惠政策向创造良好的竞争秩序和投资环境转变。一、改革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康  
一、机遇与挑战 冷战后,世界基本矛盾发生了转变,战略转向缓和,对抗转向对话,军备竞赛转向经济竞争。在这场非暴力的贸易战中,各国政府和企业将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寻找和培育有利可图的市场及促进国际资本对本国的投资。我国的改革开放,为的是彻底改变我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玉梅  杨伟国  李帆  
本文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知网"上有关"就业弹性"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回顾,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围绕就业弹性系数的测算和趋势分析,就业弹性在不同地区、行业、企业、群体等所表现出的特点,以及就业弹性的影响因素等展开,伴随着党中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就业弹性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未来研究需在就业弹性的系统性、质量层面以及数据结构等方面下功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庆琪  
从20世纪向21世纪转变的历史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重要历史责任。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政策制定水平不高、自身缺乏吸引力等问题,今后高职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改善政策环境,突出职教战略地位;加强与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沟通;努力增强区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国际化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异常活跃,成果累累,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科学的繁荣。伴随着全国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受到各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文霞  樊立宏  赵延东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科技工作的重心逐渐从单纯重视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移。中国促进社会发展的科技政策已形成了由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专项科技行动和实验区、示范工程等政策工具构成的政策体系,并确定了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城镇化、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若干重点政策干预领域。为保证科技进一步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建议政府应特别重视科技成果的公平分配问题,并着重防范科技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邱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经恢复、调整、适应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可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治理中职办学体制为重点的动力机制、以构建民族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为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制度规范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基准的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应实现动力机制由"管理"向"治理"转变、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过程保障由"弱化"向"强化"转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涵  周乐瑞  孙珊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教校企合作政策经历了探索、形成和发展三个时期。近年来,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陆续出台了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但当前,在国家层面缺乏与职教法相配套的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为了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以及为地方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政府应进一步加快出台校企合作法规,同时健全监管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红卫  
五年制高职政策的初衷是探索一条有利于专科教育有效发展的新途径,直到世纪之交其有利中高职衔接的优势方被大家重视。五年制高职有其独特优势且与我国目前教育政策目标取向一致,故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应大力发展五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的致命弱点及高校扩招、适龄就学人口的减少,使五年制高职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普通教育加职业培训"可能是未来包括五年制高职在内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小筠  刘戒骄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工业化深入推进、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我国产业结构政策在目标、内容、理念、类别、手段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回顾梳理这些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未来产业结构政策取向。整体上看,我国产业层次仍处于低端水平,未来产业结构升级需更多依靠技术创新驱动,这要求政策理念由管制和代替市场向矫正和完善市场转变;政策类别由纵向政策为主向促进竞争、激励创新的横向政策为主转变;政策手段由严格投资审批向负面清单、自由进出转变,由行政性指令向竞争性立法转变,补贴方式由特惠性向普惠性转变,由生产环节向研发和消费环节转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吕咸林  
80年代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年代。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2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民经济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原来的封闭半封闭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正在被一种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的开放型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所逐步取代。积极利用外资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大力完善投资环境已变为各地区利用外资的实际行动。展望90年代,我国经济将进一步发展,利用外资前景看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李海舰  
引进和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它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郭克莎、李海舰合著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结构分析》,从外资利用方式、外贸来源、外资规模、外资进入产生分布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外资结构。该文资料翔实,立论得当,颇值一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翠  马雪梅  陈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实践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步演进过程。本文在分阶段、分区域、分行业全面系统分析外资在我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就业与工资水平提升等方面的显著成效,深度概括了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经验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利用外资的理论、质量、营商环境、区域布局、载体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提升的对策,以发挥外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阳红  
我国的区域互助机制主要是以中央或省级政府指导协调下开展的对口帮扶工作,基本上是按照行政指令,建立区域之间的互助帮扶,形成互助结对关系,包括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央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结成对口帮扶关系,支援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阳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开展了广泛的区域合作,而且合作内容不断拓展,合作方式日益丰富,合作组织类型多样,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有利于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发展。一、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1.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定鼓励开展区域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