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4)
- 2023(8274)
- 2022(6365)
- 2021(6068)
- 2020(4962)
- 2019(11282)
- 2018(11837)
- 2017(23151)
- 2016(12766)
- 2015(14357)
- 2014(14615)
- 2013(14342)
- 2012(13111)
- 2011(12023)
- 2010(12421)
- 2009(11957)
- 2008(11935)
- 2007(10835)
- 2006(10330)
- 2005(9573)
- 学科
- 济(56345)
- 经济(56275)
- 农(45551)
- 业(38511)
- 农业(29910)
- 管理(26345)
- 中国(20544)
- 业经(18168)
- 企(17372)
- 企业(17372)
- 制(17068)
- 方法(16447)
- 数学(14861)
- 数学方法(14785)
- 体(12661)
- 发(12216)
- 地方(12035)
- 银(11640)
- 银行(11632)
- 财(11456)
- 行(11302)
- 发展(10396)
- 展(10382)
- 贸(10327)
- 贸易(10320)
- 农业经济(10137)
- 易(10123)
- 融(9768)
- 金融(9767)
- 策(9179)
- 机构
- 学院(184295)
- 大学(181190)
- 济(83565)
- 经济(81956)
- 管理(67218)
- 研究(66758)
- 理学(56756)
- 理学院(56201)
- 管理学(55435)
- 管理学院(55109)
- 中国(54306)
- 农(48220)
- 财(39498)
- 京(38674)
- 科学(37156)
- 农业(36323)
- 所(33949)
- 中心(30711)
- 业大(30513)
- 研究所(30146)
- 财经(29646)
- 江(29401)
- 经(26864)
- 范(25407)
- 师范(25233)
- 经济学(25070)
- 北京(24709)
- 州(22869)
- 经济学院(22679)
- 院(22500)
- 基金
- 项目(110476)
- 研究(88219)
- 科学(86416)
- 基金(78416)
- 家(66974)
- 国家(66254)
- 社会(56810)
- 科学基金(55528)
- 社会科(53323)
- 社会科学(53310)
- 省(43530)
- 基金项目(41375)
- 编号(39125)
- 教育(38948)
- 划(35229)
- 成果(32855)
- 自然(31146)
- 自然科(30326)
- 自然科学(30319)
- 资助(30202)
- 自然科学基金(29755)
- 农(28723)
- 发(26391)
- 课题(26147)
- 部(25554)
- 重点(24505)
- 国家社会(23717)
- 性(23490)
- 制(23024)
- 创(22432)
- 期刊
- 济(105192)
- 经济(105192)
- 研究(62331)
- 农(53936)
- 中国(43421)
- 农业(36111)
- 财(26941)
- 融(25921)
- 金融(25921)
- 学报(25700)
- 科学(24701)
- 教育(23206)
- 业经(23182)
- 管理(21804)
- 大学(21160)
- 学学(19697)
- 业(16509)
- 问题(16290)
- 技术(15211)
- 经济研究(14969)
- 财经(14566)
- 农村(14443)
- 村(14443)
- 农业经济(14188)
- 经(12538)
- 世界(11705)
- 经济问题(11203)
- 贸(10344)
- 版(10054)
- 理论(9386)
共检索到299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天旭 郑恺
现代化意味着城市化,意味着人口向城市集中,逐步市民化。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出现部分农民的被动市民化现象。按照农民户口和失去土地的方式差异,农民被动市民化在我国经历了三个变化阶段。
关键词:
被动市民化 城市化 演变阶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刘艳 吴丰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本文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加的新常态背景下,围绕市场化改革这一主线,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市民化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显现与初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及农民工形成与农民工市民化三个阶段,力求探寻农民市民化的演进规律,并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考量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未来我国农民市民化的新目标、新动力、新特征作出展望。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民市民化 展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刘艳 吴丰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本文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加的新常态背景下,围绕市场化改革这一主线,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市民化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显现与初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及农民工形成与农民工市民化三个阶段,力求探寻农民市民化的演进规律,并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考量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未来我国农民市民化的新目标、新动力、新特征作出展望。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民市民化 展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刘艳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遵循民本自发、政府主导的演进机理。以劳动力乡城转移和市民化的特征性事实为节点,其演进轨迹大致可以划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在制度破冰和政策引导下,作为微观主体之一的农民在市场-政府的关系变化之中做出理性选择。在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并呈现出独特的特征。未来,将遵循"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逐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民市民化 演进机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启地
本文作者在测度农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的差距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昊昊 张棉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这段时期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发现其经历了重建恢复期、改革定性期和成型发展期三个时期,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文章依据规律与现状,展望了职教教师教育的未来走向,即未来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将走向协同化、信息化和卓越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教育 历史演变 未来走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农民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分田到户、人民公社解体,农民重新获得农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二是20世纪末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村干群矛盾激化,进入21世纪,国家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并最终在2006年取消了历时千年的农业税;三是取消农业税后,国家开始向农村转移大量资源,并探索新型的国家与农民关系形式以及探索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如何更加有效地向农村转移资源,如何让自上而下的资源转移变成让农民组织起来自己建设自己美好生活,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金龙 王丽萍
改革开放以来,最初的农地产权政策调整源于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需要,做法是不断缩小土地耕作的责任主体,直至农户家庭。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始赋予农户稳定的土地经营权,通过"两权分置"使农户成为市场经营主体。随着农民的非农化就业趋势,中央开始推进"三权分置",即在所有权不变、承包经营权稳定的基础上,放活经营权,利用经营权的市场化配置实现耕地的有效利用。农地产权演变的特征体现为:农地产权政策演变顺应宏观环境的变化;产权主体的重心不断下移直至承包户;承包经营权身份属性弱化而财产属性增强。未来农地产权将不断细化,经营权可能得到强化,所有权主体面临重构,但改革难度也将不断加大。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地产权 两权分置 三权分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孔祥智
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在劳动力、土地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3大方面做出的隐性贡献累计高达18.9万亿~23.9万亿元,此外,农村资金净外流累计高达约12.5万亿元,为国家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巨额资金支持。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有能力解决工农和城乡的不平等问题。因此,要坚决贯彻落实新时期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持续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尽快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
城乡差距 农民 贡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纯清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政治和文化为核心的社会转型推动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农民价值观变迁历经了传统价值观的动摇与主体的觉醒、不同价值取向的碰撞、农民价值观多样化、在碰撞进程中逐步走向整合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对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产生深刻影响。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会推动农民的生态观、生产观、教育观、居住观和消费观等发生新的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封闭僵化的传统社会向开放流动的现代社会过渡。在社会转型中,农民阶级不断流动,不断分化,为学者研究分析农民阶级的分化分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民阶级分化分层的历史动因、分层标准、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民阶层 分化 综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司晓莉
改革初期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的原因是 :制度的创新 ,农副产品价格政策的调整 ,乡镇企业的发展等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迟缓 ,其原因包括生产投资减少而生产成本增加、资源的约束加剧、农民负担增加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河南省 农民收入 变动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贵良 胡雨灿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价格改革40周年。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水价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水资源经历了由无偿的公共物品向有价的商品水的转变。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水价制定由政府定价演变为政府市场两手协同发力,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水价改革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开始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城市供水价格、农业水价以及水权价格改革历程的回顾,指出目前我国在水价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新时代进一步深化水价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树培 魏下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和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农投入带有明显的"人治"特征,缺乏有效的体制与制度保障。虽然财政支农总体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由于支出结构不合理,各分类支出间效率差异较大,使得总体效率较低。之所以在国家不断调整财政支农政策和扩大支农支出规模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与"三农问题"却日益严峻,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支农缺乏有效的体制保障,另一方面可归因于支农支出结构安排不合理。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城乡差距 三农问题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季丽新
农民政治参与的广泛化是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规模、渠道、方式不断扩展和参与的理性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政治参与主体逐步扩大化,农民政治参与渠道日益多元化,农民政治参与形式更加复杂化,农民政治参与逐渐自主化,农民政治参与广泛化的轨迹逐渐清晰。
关键词:
农民 政治参与 广泛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