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4)
- 2023(9855)
- 2022(8606)
- 2021(7876)
- 2020(6938)
- 2019(16275)
- 2018(16393)
- 2017(32330)
- 2016(17566)
- 2015(20103)
- 2014(20450)
- 2013(20240)
- 2012(19385)
- 2011(17974)
- 2010(18470)
- 2009(17704)
- 2008(17791)
- 2007(16132)
- 2006(14711)
- 2005(13825)
- 学科
- 济(95714)
- 经济(95625)
- 管理(47364)
- 业(42929)
- 方法(36392)
- 企(33786)
- 企业(33786)
- 数学(32706)
- 数学方法(32498)
- 中国(24313)
- 农(21097)
- 地方(20940)
- 财(20773)
- 制(19764)
- 业经(17278)
- 学(17027)
- 银(15173)
- 银行(15149)
- 贸(14845)
- 贸易(14838)
- 行(14605)
- 融(14463)
- 金融(14461)
- 易(14345)
- 体(14094)
- 地方经济(13802)
- 农业(13424)
- 和(12148)
- 环境(12081)
- 理论(10830)
- 机构
- 大学(268287)
- 学院(265622)
- 济(125032)
- 经济(122571)
- 管理(97099)
- 研究(96008)
- 理学(81886)
- 理学院(80962)
- 管理学(79841)
- 管理学院(79317)
- 中国(73775)
- 财(59344)
- 京(56773)
- 科学(54274)
- 所(49485)
- 财经(45900)
- 研究所(44249)
- 中心(42392)
- 农(41700)
- 经(41362)
- 江(41026)
- 经济学(40543)
- 北京(36910)
- 经济学院(36363)
- 业大(35194)
- 范(35077)
- 师范(34797)
- 财经大学(33662)
- 院(33310)
- 农业(32577)
- 基金
- 项目(158957)
- 科学(124180)
- 研究(119617)
- 基金(114330)
- 家(98034)
- 国家(97222)
- 科学基金(81842)
- 社会(77286)
- 社会科(73185)
- 社会科学(73159)
- 省(61200)
- 基金项目(59955)
- 教育(55295)
- 划(51256)
- 自然(49317)
- 编号(49003)
- 自然科(48049)
- 自然科学(48032)
- 资助(47578)
- 自然科学基金(47185)
- 成果(41790)
- 部(36853)
- 重点(36235)
- 发(35899)
- 课题(34184)
- 创(32241)
- 国家社会(31929)
- 教育部(31916)
- 性(31010)
- 人文(30798)
- 期刊
- 济(148610)
- 经济(148610)
- 研究(90042)
- 中国(52866)
- 财(45568)
- 农(37601)
- 学报(37232)
- 管理(36270)
- 科学(34568)
- 融(29444)
- 金融(29444)
- 教育(28863)
- 大学(28478)
- 学学(26624)
- 经济研究(25249)
- 农业(24536)
- 财经(24503)
- 技术(23047)
- 业经(21648)
- 经(21272)
- 问题(20189)
- 贸(16712)
- 技术经济(15359)
- 国际(14329)
- 统计(14192)
- 理论(13863)
- 商业(13391)
- 世界(12991)
- 经济问题(12621)
- 业(12461)
共检索到418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威 王声啸 张琳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既是经济范畴,也是历史范畴。本文认为,公平观是经济基础关于分配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产物,具有阶级性、动态性和生产性。效率观是资本追求无限积累中所形成的,具有微观性与宏观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效率与公平具有历史局限性,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的内在逻辑。通过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的"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注重公平"和"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四个发展阶段,提出正确处理两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公平观 效率观 政治经济学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珍
改革开放40年来,财政支农政策在税收、财政补贴、政府投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不断嬗变,彰显出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公平正义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等政治经济学规律。然而,通过梳理历史发现,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不利于倍乘劳动的有效发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异化现象,并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与五大发展理念不符。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来源结构和支出结构,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向马克思公平正义的理想目标迈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世美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长时期快速增长,和谐问题日益凸显。笔者结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对增长、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作出分析;并且着重从劳动、土地、资本、管理要素角度对和谐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认为要在提供公平竞争宏观环境、扭转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效率与公平 生产要素 收入分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杨珍
新政治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方法和角度切入政治学领域,分析由于国家和市场的并存及动态上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试图解释总体的经济政策中政治和经济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我国公共支出变迁的现实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公共支出具有政治性和经济性双重特性,其实质上是一种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主决策支出:公共支出发展变迁的路径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来实现,同时由于市场外部性的存在,公共支出无论从外延规模还是内涵结构来看都需要政府宏观调节进行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
公共支出 政治性 经济性 结构变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任重
自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这个新词开始在我国财经界频繁地提及。11月3日,公开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培育发展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思锦 杜晴 范从来
生产过剩是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相矛盾产生的结果,归结于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就体现为缓解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消费力依托于生产力,因此解决好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关键在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提高生产力的核心在于解决好驱动企业创新的问题,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创新型企业具有不确定性高、风险大和投资周期长等特点,根据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除了发展传统的信用形式外,资本型金融(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金融力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晨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住房功能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定位,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是蕴含了对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二因素辩证法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住房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二是明确了让住房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良性动力,而不能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三是揭示了住房金融化在经济"脱实向虚"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有助于在实践中有效治理经济脱实向虚问题,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莹 郑礼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材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突破苏联教科书和传统计划经济理论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教材时期以及正在进行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时期。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历史背景、结构体系、研究主题、发展脉络等的研究,可以发现坚持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现实性与时代性、重视研究经济学理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以及在批判中借鉴西方经济学是我国在建设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材过程中取得的主要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吸收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海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多个方面呈现的典型特征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能人、农村产业、经营体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信息市场、乡村治理和贫困状况十个方面,归纳了农村改革发展中"变与不变"的典型特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进行理论阐释,并分别从"市场—资本—政府"视角和"国情—制度—立场"视角,对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不变特征将持续主导和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典型特征 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庞庆明
当前中国人民所追求的高质量发展是效率与公平内在统一的发展,这种内在统一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效率与公平相统一高质量发展可追溯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既要发展生产,又要改善民生,既要统一计划,又要自主管理"的方针政策,并通过国家和企业两大具体层面展开。新时代中国只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并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努力完善竞争激励机制、物价稳定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才能使职工收入与生产效率同步提高、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同步推进,进而加速效率与公平相统一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效率 公平 高质量发展 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刚
近年来,我国以房地产和股票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急剧上涨,结构因素、总量因素和重新定价因素等相继成为解释的原因。笔者以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国际传导为视角,对我国资产价格暴涨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认为资金太多才是本轮资产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下,对资产价格进行正常蒸发,同时谨防短期国际资本以概念炒作的方式对我国进行远程非接触式攻击。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资产价格 股票 房地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房地产业被定位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严重脱离了社会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从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尽管政府对房价一再调控,但无济于事,这其中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更关键的是复杂的政治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杨善奇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仅仅从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住房问题,要区别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和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不同属性。住房首先是满足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需品,是劳动者的一种"客观需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定住房政策的理论出发点。我国住房问题的产生与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背离满足"客观需要"这一本质属性直接相关,具体体现在住房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地方政府行为的企业化;住房属性的资本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必须要回归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的属性;合理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坚决打击住房投机行为,适时转变住房上涨预期以及培养"以租代购"的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杨善奇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仅仅从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住房问题,要区别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和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不同属性。住房首先是满足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需品,是劳动者的一种"客观需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定住房政策的理论出发点。我国住房问题的产生与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背离满足"客观需要"这一本质属性直接相关,具体体现在住房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地方政府行为的企业化;住房属性的资本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必须要回归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的属性;合理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勤
从宏观角度介绍了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从政府、政策和政治三个角度阐述了宏观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分析框架。在政府部分,讨论了政府的三个特征: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抽象的还是具体的、机会主义的还是党派型的;在政策部分,介绍了新政治经济学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般框架;在政治部分,对利益集团、改革和非民主政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政治经济学 政府 政策 非民主政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