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8)
- 2023(5483)
- 2022(4572)
- 2021(4621)
- 2020(3850)
- 2019(9164)
- 2018(9628)
- 2017(17618)
- 2016(10397)
- 2015(11821)
- 2014(12124)
- 2013(11300)
- 2012(10630)
- 2011(9950)
- 2010(10373)
- 2009(9912)
- 2008(10059)
- 2007(9053)
- 2006(8562)
- 2005(8228)
- 学科
- 济(34370)
- 经济(34326)
- 管理(23314)
- 业(20050)
- 教育(19848)
- 中国(18682)
- 企(15960)
- 企业(15960)
- 方法(13121)
- 制(12419)
- 数学(11629)
- 数学方法(11528)
- 财(10661)
- 农(9495)
- 理论(8916)
- 银(8777)
- 银行(8775)
- 体(8663)
- 行(8514)
- 学(8138)
- 体制(7477)
- 教学(7347)
- 融(7322)
- 金融(7322)
- 业经(7042)
- 贸(6927)
- 贸易(6923)
- 易(6821)
- 发(6321)
- 税(6289)
- 机构
- 大学(146581)
- 学院(140641)
- 济(56518)
- 经济(55133)
- 研究(53019)
- 管理(45499)
- 理学(37712)
- 理学院(37205)
- 中国(36690)
- 管理学(36667)
- 管理学院(36351)
- 京(33402)
- 财(31650)
- 教育(30027)
- 范(28734)
- 师范(28624)
- 科学(26931)
- 所(26045)
- 师范大学(23657)
- 财经(23592)
- 北京(23095)
- 研究所(22986)
- 江(22585)
- 中心(21672)
- 经(21316)
- 院(18719)
- 经济学(18229)
- 州(17757)
- 财经大学(17393)
- 技术(16434)
- 基金
- 项目(76409)
- 研究(67683)
- 科学(60901)
- 基金(51644)
- 家(42623)
- 国家(42075)
- 社会(40603)
- 教育(39331)
- 社会科(38060)
- 社会科学(38052)
- 科学基金(34565)
- 编号(31326)
- 成果(29911)
- 省(29103)
- 划(26862)
- 基金项目(25790)
- 课题(24649)
- 资助(21196)
- 年(21158)
- 部(20008)
- 性(19181)
- 项目编号(18993)
- 重点(18529)
- 规划(18260)
- 教育部(18249)
- 自然(18043)
- 发(17793)
- 自然科(17489)
- 自然科学(17483)
- 自然科学基金(17167)
共检索到238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旭 杜时忠
改革开放以来,公众作为教育价值关系的重要主体的地位日渐凸显。30多年间,公众教育价值观经历了由空白到觉醒,到反思质疑,再到今天的渐趋"理性"和多样化的演变,呈现出渐显、反复、功利和一定的时滞性等特点。随着公众参与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公众教育价值观对教育实践和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故须将其与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及教育研究者的教育价值观有机协调与整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纯清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政治和文化为核心的社会转型推动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农民价值观变迁历经了传统价值观的动摇与主体的觉醒、不同价值取向的碰撞、农民价值观多样化、在碰撞进程中逐步走向整合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对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产生深刻影响。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会推动农民的生态观、生产观、教育观、居住观和消费观等发生新的变化。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君阳
教育督导是国家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恢复与发展起来的。从不同维度来分析,教育督导制度变迁路径是不同的。从议程设置维度来分析,教育督导制度变迁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路径。从价值取向维度来分析,教育督导制度变迁有激进性与渐进性两种路径。从举措动因维度来分析,教育督导制度变迁有强制性与诱致性两种路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变迁在三重维度路径均有发生,每一重维度上的路径变迁皆具有双重性特征,相互补充。影响教育督导制度变迁路径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各种不同原因之间交互作用与交互影响。为消解教育督导制度变迁中存在的阻力,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督导的行政地位,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提升教育督导组织自身持续地自我学习能力。未来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变迁仍然会在三个维度上发生,每一维度上的变迁皆有相应的适应性要求。
关键词:
教育督导制度 教育改革 教育基本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涛 戴均
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对社会主导价值观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先后经历了反思与觉醒期、多元分化与价值冲突期、理性与世俗化时期、多元整合与回归超越期。社会变迁特别是阶层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原动力,多维价值冲突以及社会主导价值整合是其变迁的次生动力和外在表现形式,外来文化的辐射和高校校园文化的浸润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催化剂。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轨迹和规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耀 李远煦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变迁的主线可分为酝酿期、萌芽期、自主探索期和全面建设期四个阶段。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创新创业文化推动、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组织变革的成本控制等内部动因的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业学院产生并以蓬勃之势发展起来,但其只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变革轨迹中的一点,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将持续变革。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组织变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邱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经恢复、调整、适应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可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治理中职办学体制为重点的动力机制、以构建民族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为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制度规范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基准的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应实现动力机制由"管理"向"治理"转变、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过程保障由"弱化"向"强化"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威 王声啸 张琳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既是经济范畴,也是历史范畴。本文认为,公平观是经济基础关于分配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产物,具有阶级性、动态性和生产性。效率观是资本追求无限积累中所形成的,具有微观性与宏观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效率与公平具有历史局限性,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的内在逻辑。通过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的"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注重公平"和"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四个发展阶段,提出正确处理两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公平观 效率观 政治经济学分析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元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变迁的回顾与反思表明,改革与发展作为其核心主题,在具体的历史变奏中表现为弥散性、立体化和协同化的实践图景,并因其与中国社会变迁紧密的内在关联而呈现出经济驱动、政府主导、教育跟进、高校实施的实践逻辑和时代特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雅俊
制度、观念与利益及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是学前教育政策变迁的关键因素。促进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必须重视观念层面的研究,重视新观念的推广与传播。在当前相对和平的局势下,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学前教育政策宜采取渐进性的变迁模式,应注意学前教育政策内外矛盾的"阈值效应",避免制度产生破坏性断裂;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政策时,应全面考虑学前教育政策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可能引起的种种变化。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有助于理解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调整和制订学前教育政策,把握学前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邢海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市化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我国城乡用地规划管理制度经历了不断创新、完善的改革过程。以我国城市化发展为背景,以用地规划法律制度建设的历史轨迹为主线,对我国用地规划管理制度的变迁过程和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并以问题为指向,概括了当前我国用地规划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进一步改革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城乡用地 规划管理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柏福 邓子璇 杨建清
政策变迁涉及新政策的出台和现有政策的修改或废止,是一件或多件新政策取代现有政策的过程。本文采用政策文献的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分析法,研究不同时期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演变分为改革窗口期(1978—2001年)、积极推进期(2002—2011年)和战略发展期(2012—2018年)三个阶段,并在总体阶段性评判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多源流政策变迁理论,从三个源流动力分析视角探讨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变迁的动因。
关键词:
文化贸易政策 政策变迁 欧氏距离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拓远 张晓晓 刘金龙 龙贺兴
本文以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为研究背景,以分权改革框架中顶层政策框架、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决策环境与衔接机制为研究主线,分别演绎了"财政包干制"、"分税制"改革、"后税费"时期三个时期我国林业税费体制形成逻辑与结果。研究表明,在财政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林业税费体制改革始终是受制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集权手段之下的改革,政府间缺乏对下负责机制;我国林业税费制度集权性绝非是由单一环节所造成,而是受顶层制度、外界政治经济干预、激励与基层政府决策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且上述影响因素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此外,基于民主分权改革理论与我国财政分权改革实践的差距,本文认为我国这种政府体系庞杂、选举制欠缺的民主集中制国家,在财政分权乃至未来分权改革的实践中,应更加注重省级政府对其下属部门的分权,促使各级政府间、政府与社区间对下问责制机制的形成,并充分纳入对历史因素的考虑。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林业税费体制 集权 问责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研究蓬勃发展,教育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群芳争艳。但是,在繁多的教育研究中,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我们要重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育要使人的生命得以发展。从生命发展的视角来说,教育的本质可概括为提高生命质量和提高生命的价值。对个体来说,提高生命的质量,就是使个体通过教育,提高生存能力,从而能够生活得有尊严和幸福;提高生命价值,就是使个体通过教育,提高思想品德和才能,从而能够为社会、为他人作出有价值的贡献。中国核心的教育价值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价值观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各种教育价值取向要在核心的教育价值观的前提下取得平衡。未来教育应该在充分和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培养有理想信念、创新思维、勇于担当、奉献精神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人才。
关键词:
教育 生命发展 教育本质 教育价值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荣辉 孙卫平 吕红
把1980年以来高职院校制度的变迁历程划分为探索兴起(1980-1992)、地位确立(1993-1998)、跨越发展(1999-2003)和内涵提升(2004-2009)四个阶段,分别分析、概括不同阶段高职院校制度变迁的历程。总结、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院校制度变迁的经验、教训和特征,进而为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提供启示。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制度的变迁
[期刊] 改革
[作者]
闵继胜
沿着"政策目标—制度安排—政策举措—环境问题—治理对策"的逻辑思路,通过刻画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政策的演进轨迹,发现我国各阶段农村环境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政策目标指向下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改变政策目标,树立全新的粮食安全观,创新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体系,即树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从内外部消解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可行选择。
关键词:
环境治理政策 “三农”问题 绿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