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5)
- 2023(8319)
- 2022(7012)
- 2021(6958)
- 2020(5851)
- 2019(13275)
- 2018(13389)
- 2017(26030)
- 2016(14514)
- 2015(16471)
- 2014(16792)
- 2013(16781)
- 2012(16027)
- 2011(14824)
- 2010(15598)
- 2009(14765)
- 2008(15099)
- 2007(13613)
- 2006(12889)
- 2005(11832)
- 学科
- 济(62086)
- 经济(62000)
- 农(46350)
- 业(42887)
- 管理(32293)
- 农业(30494)
- 企(21785)
- 企业(21785)
- 中国(20597)
- 方法(19933)
- 制(19210)
- 业经(18108)
- 数学(17578)
- 数学方法(17291)
- 财(14390)
- 地方(13319)
- 体(13282)
- 银(13056)
- 银行(13029)
- 学(12721)
- 行(12617)
- 贸(12005)
- 贸易(11996)
- 易(11715)
- 发(11470)
- 融(11104)
- 金融(11103)
- 农业经济(10292)
- 策(9910)
- 体制(9816)
- 机构
- 学院(216011)
- 大学(214310)
- 济(92345)
- 经济(90394)
- 研究(81920)
- 管理(76786)
- 中国(66658)
- 理学(64351)
- 理学院(63564)
- 管理学(62437)
- 管理学院(62037)
- 农(56033)
- 科学(48982)
- 京(47056)
- 财(45652)
- 所(44163)
- 农业(42693)
- 研究所(39213)
- 中心(36931)
- 业大(36325)
- 江(35918)
- 财经(33902)
- 范(31028)
- 师范(30783)
- 经(30546)
- 北京(30398)
- 州(27956)
- 院(27910)
- 经济学(27094)
- 省(26879)
- 基金
- 项目(129346)
- 科学(100293)
- 研究(99306)
- 基金(91538)
- 家(79931)
- 国家(79107)
- 科学基金(65018)
- 社会(61712)
- 社会科(57807)
- 社会科学(57790)
- 省(50371)
- 基金项目(47989)
- 教育(44540)
- 编号(43183)
- 划(42457)
- 自然(39225)
- 自然科(38151)
- 自然科学(38137)
- 自然科学基金(37403)
- 成果(37301)
- 资助(36805)
- 农(31355)
- 课题(29945)
- 发(29841)
- 重点(29766)
- 部(29745)
- 性(26580)
- 创(26066)
- 制(25325)
- 国家社会(25189)
- 期刊
- 济(117586)
- 经济(117586)
- 研究(72460)
- 农(59932)
- 中国(52176)
- 农业(40128)
- 学报(34389)
- 财(32503)
- 科学(32313)
- 融(29403)
- 金融(29403)
- 教育(27664)
- 大学(26605)
- 管理(25686)
- 学学(24847)
- 业经(24060)
- 业(18693)
- 问题(17600)
- 技术(17430)
- 财经(16815)
- 经济研究(16113)
- 农村(14868)
- 村(14868)
- 经(14481)
- 农业经济(14337)
- 世界(12727)
- 版(12469)
- 贸(12133)
- 经济问题(11921)
- 资源(11340)
共检索到358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温思美 黄冠佳 郑晶 李飞飞
本文从政策法规、主流期刊及新闻媒体三层面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问题关注重点的变化,从国家经济实力和城乡关系演变的视角剖析这种变化背后的内在逻辑,讨论了未来我国三农问题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研究表明,三农问题关注重点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温饱问题,到市场经济运行期的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再到工业反哺农业期的农村小康问题,最后到推进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发展问题。不同时期关注重点有所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关系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矛盾。对未来三农的关注点应该以乡村的视角,从科技、人才、文化、生态和治理等方面进行乡村振兴。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关注重点 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文晓巍 杨朝慧 陈一康 温思美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基于政策法规、主流期刊、权威媒体的三维视角,首先从"是什么"的角度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关注重点的变化进行了系统梳理,总体上,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关注重点的变化轨迹可描绘为"食品数量安全→食品数量和卫生安全→食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和营养安全";其次进一步从"为什么"的角度剖析不同历史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关注重点变迁的内在逻辑,揭示导致以上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成就,指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云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依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倡导区域协调发展、区域总体发展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并行。在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区域类型划分逐渐精确、相关配套政策日渐丰富、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完善、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日益明确、区域协作逐渐精细。总体看,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市场化变革、由相对封闭向对外开放的国际化探索、由学习模仿向中国特色的自主性构建的过程。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文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减贫取得了巨大成就。从宏观逻辑看,经济高速增长自发带来市场的减贫力量,原因在于我国形成了农户收入增加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基本同步的关系,且农村和城市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关系。同时,政府主导下推行切合实际又与时俱进的减贫战略和实践,带来强大的国家减贫力量,与市场减贫力量相得益彰。从微观逻辑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劳动分工得以恢复,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分工不断演化和向非农领域延伸,使家庭收入结构不断改善、家庭总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贫困 减贫战略 家庭分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关系矛盾定位为人民内部矛盾,探索形成了既兴市场化之利又除市场化之弊,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体现效率又促进公平的劳资利益协调与平衡体系。中国特色劳动关系调整的实践路径与内在逻辑是:以市场化为基,释放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活力;以法治化为本,平衡劳动关系灵活性与安全公平性;深化工会改革,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和企业民主管理;优化行政治理,督查激励地方政府与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社会参与,推进劳动关系网络化、精细化、专业化治理。其中,政府发挥了"劳动关系的改革者""劳动契约的规范者""劳资集体自治的推动者""和谐劳动关系的引导者""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的促进者"的重要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历经了以调整和扩大为重点的政策恢复阶段、以建设和推广为关键的政策加速阶段、以强化和提升为手段的政策规范阶段、以注重质量与公平为主旨的政策完善阶段。基于教育政策学分析的视阈,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政策遵循着以管理体制变革为驱动的政策动力机制、以效率与公平为导向的政策价值取向、以机构与制度为保障的政策实施过程、以经济学与教育学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等演进逻辑。展望未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创新需建立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政策动力机制、追求以多元价值为旨归的政策目标取向、强化以督导评估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构建以多元参与为主体的政策话语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汪寿成 刘明辉 陈金勇
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演化历程的基础上,以演化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依据,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当成一个复杂系统,通过对其创新机制、选择机制和扩散机制的研究,分析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演化的机理,并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演化的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注册会计师行业 演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爱玉 崔志钰 倪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普分流教育政策在分流频次上呈现出从一次分流到多次分流,在分流方式上呈现从硬性分流到柔性分流,在政策配套上呈现分流与融合相互交织的演变逻辑。当前,职普分流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分流时机上,多次选择的政策设计遭遇现实困境;在分流方式上,柔性分流的政策设计遭遇政策变形;在政策配套上,职普融通未能为职普分流提供足够支持。优化职普分流教育政策,在分流时机上,适度后移并多次分流应成政策重点;在分流方式上,柔性分流加职业指导应成政策方向;在政策配套上,链式供给和集群供给应成政策常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静慧 吴雪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问题,围绕“三农”问题,我国不断进行政策创新实践,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主要有1978-1989年纠偏和探索时期、1989-2002年稳定和发展时期、2002-2012年新农村建设时期、2012-2021年乡村振兴时期四个阶段。“三农”政策的演进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党中央的领导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保障、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注重保持政策的耦合性和连续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保障。在未来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我们应在不同视角下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统筹城乡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三农”政策 乡村振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学工
第一次经济普查之后,国家统计局利用经济普查资料,对支出法GDP历史数据进行了系统地修订。本文利用修订后的支出法GDP历史数据,以及联合国和OECD的统计资料,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国内、国际比较分析,揭示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内在特征。
关键词:
投资 消费 出口 变动趋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淑云 祁占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以扩大规模为重点的政策发展阶段(1978-1984年)、注重规模与质量并行的政策提升阶段(1985-1996年)、以巩固提高为主的政策转向阶段(1997-2001年)、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政策可持续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四个阶段。在这一演进中,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遵循着以多元主体利益为驱动的动力形成机制、由注重效率到注重公平为目标的政策价值取向、以课程与教师及经费的规范为保障的政策实施过程、以经济学与政治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展望未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应建立以"统一协调、简政放权"为根本的动力形成机制、渗透以"多元取向"为中心的政策价值取向、强化以督导与评估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体现以民意表达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祁占勇 李莹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经了以全面重建为中心的初步建设阶段、以结构优化为抓手的规范发展阶段、以规模扩张为动力的繁荣发展阶段和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深刻变革阶段;遵循着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政策动力机制、以价值负载指导利益分配的政策目标取向、以政策工具为策略选择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文本话语表达的政策话语文化等演进逻辑。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要有协调统一的动力形成机制和丰富充分的多元价值取向,过程保障不断创新政策工具,政策话语不断强化民众参与。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茂聪 王宁
通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的纵向梳理,本文将其演进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全面重建的恢复时期(1978-1988)、稳中求进的探索时期(1989-1996)、拓展延伸的调适时期(1997-2011)以及守正出新的转型时期(2012-至今)。在此进程中,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在动力机制、价值取向、过程保障及政策话语四个方面呈现出特定的演变逻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应坚持开放性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新的转型。
关键词:
特殊教育政策 政策演变 政策文本视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邱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经恢复、调整、适应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可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治理中职办学体制为重点的动力机制、以构建民族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为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制度规范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基准的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应实现动力机制由"管理"向"治理"转变、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过程保障由"弱化"向"强化"转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向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函授、远程教育、社区教育、职工教育以及扫盲、老年人教育、全民阅读、终身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在制定、修订或废止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体现了从满足国家需要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从学历补偿到素质提升、从集权管理到简政放权、从分散立法到综合立法、从重城市到面向农村和新型城镇化的价值逻辑。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政策法规 发展历程 价值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