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8)
2023(9415)
2022(7484)
2021(6900)
2020(5939)
2019(13325)
2018(13525)
2017(24957)
2016(13794)
2015(15315)
2014(15482)
2013(14852)
2012(13489)
2011(11807)
2010(12163)
2009(11669)
2008(11927)
2007(10753)
2006(9759)
2005(9257)
作者
(39241)
(33052)
(32914)
(30983)
(21098)
(15566)
(14869)
(12736)
(12467)
(11809)
(11223)
(11065)
(10885)
(10638)
(10473)
(9826)
(9758)
(9591)
(9448)
(9328)
(8357)
(8307)
(8071)
(7616)
(7511)
(7461)
(7207)
(7162)
(6725)
(6499)
学科
(72162)
(68828)
企业(68828)
(57848)
经济(57757)
管理(57348)
业经(25884)
(23618)
(21349)
方法(21119)
(17974)
财务(17951)
财务管理(17935)
(17880)
企业财务(16911)
农业(15563)
(15476)
技术(15471)
中国(13945)
数学(13534)
(13500)
理论(13461)
数学方法(13438)
体制(12689)
(12329)
(12269)
企业经济(12177)
经营(11350)
技术管理(10232)
(9425)
机构
学院(197467)
大学(190450)
(81321)
经济(79766)
管理(77274)
研究(65201)
理学(64838)
理学院(64193)
管理学(63410)
管理学院(63024)
中国(53984)
(41982)
(41229)
科学(38460)
(36134)
(33863)
(33038)
财经(31537)
研究所(30078)
中心(29055)
(28489)
农业(28329)
业大(28036)
北京(26041)
(25274)
(23837)
经济学(23260)
(22926)
财经大学(22790)
师范(22651)
基金
项目(122332)
科学(96932)
研究(92963)
基金(87422)
(75692)
国家(74913)
科学基金(65117)
社会(58230)
社会科(54981)
社会科学(54968)
(49626)
基金项目(45803)
教育(41972)
自然(41197)
自然科(40239)
自然科学(40228)
(40217)
自然科学基金(39574)
编号(38367)
资助(34527)
(32037)
成果(30901)
(28995)
重点(27630)
课题(26934)
(26854)
(26524)
创新(26145)
(25367)
(24403)
期刊
(102203)
经济(102203)
研究(61167)
中国(44849)
(38021)
管理(35364)
(34897)
学报(27810)
科学(27054)
农业(23556)
教育(23411)
大学(21544)
(20785)
金融(20785)
学学(20447)
技术(19861)
业经(19716)
财经(16781)
经济研究(15592)
(14799)
(14632)
问题(12708)
技术经济(11435)
财会(11359)
现代(10498)
世界(10417)
(10107)
商业(9905)
会计(9745)
经济管理(9424)
共检索到315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发成  
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法律主体地位由确立到逐步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国有企业法人主体地位的确立促进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法律制度和公司法人制度则实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突破,而现代产权法律制度和出资人法律制度则发展了国有企业市场经济法律主体地位,奠定了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剧锦文  
本文论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国有企业产业分布与产业重组的历史过程与发展趋势。1979年至1991年为第一阶段,国有企业经历了剧烈的产业重组:在重化工业领域产业份额不再增加;在轻工业等产业中,因其他非国有企业的进入,国企的产业份额出现了相对下降。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产业功能上进一步分工。国有企业在竞争性产业领域受到来自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从而加快了向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领域的集中。在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领域的国有企业得以充实和加强的同时,其他竞争性产业领域的中小国企则进一步陷入困境,由此形成了中小国企从这些领域被动退出的局面。1991年至今为第二阶段,国有企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与市场经济发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瑛  杨琳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沿袭"探索酝酿—成长跨越—调整完善—深化加速"的演进脉络,经历"形式"混合、"资本"混合、"产权"混合阶段后进入"机制"混合阶段,整体取得了积极进步与显著成效,但囿于体制约束、机制障碍、结构欠佳、模式传统、文化差异与环境制约等现实问题,仍存在诸多深层次矛盾与不足。"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在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3个层面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通过环境驱动、宏观引领、产业优化、企业发展、外生冲击赋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立足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在总结成就和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重塑目标体系,提出"十四五"时期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小玲  唐荣  
本文主要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在港澳的粤资窗口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影响过程与作用。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提出借鉴改革开放时期在港澳的粤资窗口企业的建立和发展经验,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俊杰  章敏  黄速建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国有产权具有公共性和垄断性两大基本特征,产权改革的基本逻辑和动力是解决国有产权基本特征所导致的外部性问题。本文从放权让利、两权分离、产权明晰、权责统一四个阶段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演进历程,从产权理论视角归纳了每一阶段的改革主题、举措及成效,并提出未来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应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机制,并实现交易过程的公开、公正与透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唐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制度创新、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分类深化改革四个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全球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功能界定和社会责任、垄断与竞争、经营自主权和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着眼于规范并推广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机制,进一步重组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全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双轨并行的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国有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钱诚  马羽彤  
基于1978-2018年我国国有企业工资分配改革的重要史实,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确立"承包经营"和"工效挂钩"、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新国资监管体系以及全面深化工资分配改革等五个阶段,回顾和评价国有企业工资分配改革的制度变迁和政策演变,为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提供解读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澜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先后经历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所有权深度改革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不同阶段,并被冠以国家企业、国营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等多种称呼,这种称呼的变化体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本质——所有权改革。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有企业基本建立了企业现代管理体系,经营效益与治理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今后必须继续遵从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内在规律,实行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分类推进,营造更加公平无歧视的市场环境,推行员工持股以保障劳动者利益,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唐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制度创新、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分类深化改革四个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全球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功能界定和社会责任、垄断与竞争、经营自主权和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着眼于规范并推广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机制,进一步重组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全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双轨并行的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国有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克玉  
境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应纳入政府审计监督的视野,对其法律风险防控机制进行审计,是现代政府审计目标综合性的基本要求。境外国有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审计具有其特殊性,尤其在资产权属界定、内部治理、财务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以及外部交易和投资等领域,审计对象受制于我国和当地国双重法律环境的影响,法律风险因素赖以产生和应对措施所依据的法律不尽相同。对境外国有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进行审计,应当顾及中外法律冲突这一现实,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法律和规则为其审计和评判依据。境外国有企业审计还应顾及审计机关跨境实施审计监督权的属地性,需要相应创设并推进跨境的联络与合作机制。对此,我国应完善现有的审计制度和规则,以应对境外国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红  
本文从法律角度以对“两权分离”的反思为主线,探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困境的深层原因。指出政企职责分开的难点是理顺产权关系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并提出重塑新型政企关系要以企业法人财产权为核心,构建多元化所有权主体结构的思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成安  杨青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国企改革的主体。然而 ,我国理论界在国有企业改革主体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 ,国有企业改革应该以企业本身和广大职工为主体 ,本文则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分析、论证了“政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主体”这一命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戒骄  徐孝新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有企业微观组织形态和政企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国有企业性质、功能与存在依据的认识不断深化,总体实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容和共生发展。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从解决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微观组织形式上从扩权让利、政企分开发展到公司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宏观管理上将国有企业管理从一般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体制。新时代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必须坚持国有企业性质和功能并体现国家战略目标,从以下三个关键点发力:创新企业治理,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统一;以资本投资运营为手段,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改革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体制,规范出资人与企业关系,实现国有企业管理从"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国政  
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 ,法人治理结构理论是一套能较好解决公司激励与约束问题的理论。但是 ,该理论与国有企业的融合问题仍未有效解决。作者根据已有理论成果 ,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命题 ,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依照出资比例分配控制权”的已有结论 ,突破了“同股、同权、同利”的基本原则。研究结果表明 :国有企业与法人治理结构理论融合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剧锦文  
所有权改革是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主线和主攻方向,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采取了"公司化"和"民营化"两种主要形式。目前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过去国有企业所有权改革的延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难点在于如何平等对待不同的所有权主体,如何调动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的积极性。应牵住所有权改革这个"牛鼻子",从集团或母公司层面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公司制依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实现形式,要重点解决电力、交通、电信、军工、金融等具有一定垄断性质的行业国有企业的所有权配置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