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7)
2023(3907)
2022(3349)
2021(3294)
2020(2763)
2019(6910)
2018(7082)
2017(12558)
2016(7108)
2015(7718)
2014(7678)
2013(7291)
2012(6928)
2011(6356)
2010(6584)
2009(6157)
2008(6476)
2007(5473)
2006(5223)
2005(4829)
作者
(20567)
(17553)
(17341)
(16670)
(11471)
(8357)
(7899)
(6852)
(6597)
(6418)
(6259)
(6130)
(5871)
(5728)
(5686)
(5564)
(5298)
(5083)
(5069)
(5042)
(4652)
(4402)
(4220)
(4202)
(4045)
(3931)
(3835)
(3611)
(3552)
(3501)
学科
(27510)
经济(27463)
管理(13593)
(11864)
中国(9732)
地方(8790)
(8789)
企业(8789)
(8528)
方法(8340)
(7987)
(7417)
数学(7188)
数学方法(7052)
(6225)
业经(5787)
(5677)
农业(5237)
体制(5177)
(5154)
金融(5153)
人口(4961)
(4683)
银行(4669)
(4569)
理论(4265)
教育(4251)
地方经济(4092)
(3765)
(3763)
机构
大学(98987)
学院(95001)
研究(42664)
(37363)
经济(36579)
管理(31327)
中国(31075)
科学(26944)
(26172)
理学(26137)
理学院(25614)
管理学(24857)
管理学院(24656)
(23055)
研究所(21021)
(18957)
(18717)
中心(18222)
北京(17596)
(16599)
师范(16453)
(15898)
(15250)
业大(14956)
农业(14657)
师范大学(13867)
财经(13714)
(12909)
科学院(12740)
(12532)
基金
项目(62844)
科学(49082)
基金(45129)
研究(44888)
(40721)
国家(40376)
科学基金(33416)
社会(27572)
社会科(25911)
社会科学(25903)
基金项目(23844)
(22517)
自然(22061)
自然科(21511)
自然科学(21502)
(21264)
自然科学基金(21111)
教育(20748)
资助(18195)
编号(17623)
成果(15770)
重点(14972)
(14227)
(13780)
课题(13739)
(12479)
创新(11837)
计划(11822)
科研(11749)
大学(11511)
期刊
(46808)
经济(46808)
研究(35668)
中国(25986)
学报(17566)
科学(17186)
(16975)
教育(15624)
(13249)
大学(13158)
学学(11945)
管理(11434)
农业(11206)
(10391)
金融(10391)
技术(7098)
经济研究(7078)
财经(6818)
问题(6403)
业经(6349)
资源(6241)
(5922)
(5869)
(5259)
(5197)
世界(4722)
业大(4684)
改革(4674)
(4674)
图书(4663)
共检索到160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雯菲,张文新  
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分布的演变特点及其现状特征。揭示了北京市城区 ,近郊区 ,远郊区县 ,以及城近郊区各区之间人口分布的演变 ,并对北京市人口合理分布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即积极疏散中心城区人口、加快近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卫星城、加强交通与通讯设施建设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延春 汤苍松  
本文使用了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北京市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共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相关数据.综合利用人口重心研究方法和标准离差椭圆分析方法.借助于Arcgis 软件分析工具.分析了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集中和离散的变化趋势.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演变态势。研究结论表明.近30年间.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呈现为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规模总量不断膨胀的基本态势.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领先.全市人口重心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北部位置.位移距离变化较小.基本保持稳定;北京全市域人口密度由内到外呈现较为显著的阶梯状递减特征.中心城区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荣清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从居住地看,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人口分布趋向于均等化;外围区人口迅速增长、地域人口密度差别很大;郊区人口缓慢增长。人口分布向单极集中。从工作地看,从业人口继续向城区,特别是市中心区集中,但城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第三产业人员增加,且比例在提高。由昼夜人口算得,中心区的昼夜人口比提高,外围区的昼夜人口比减少。以上变化说明,北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地域扩大的同时,中心区的中心地功能也在加强,各地域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晓帆  张海峰  高子轶  孙骜  
基于西宁市1982-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利用人口分布结构指数、Theil系数、标准差椭圆,对西宁市主城区人口空间分布变化进行研究。发现了:①近30年西宁市主城区人口空间分布人口郊区化趋势明显,说明人口空间分布趋于离心分散状态;②在城区内街道间的层面上,城北区出现人口极化现象,另外三个城区人口分布呈离心分散状态;③主城区人口集聚区域分布呈"东南—西北"方向,对标准差椭圆的整体、顶点、重心分析,发现主城区人口集聚区域逐渐向西南与西北方向扩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张纯  吴淑萍  高萌  梁环  
中国已成为老龄化国家,且有加速趋势。北京的老龄化程度和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根据第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以三种空间单元分析了北京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老年人口数量在城区呈圈层式集中分布,在郊区呈点状分布;高老龄化率地区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和生态涵养区西部和北部山区,其他地方较低;高老龄化率地区出现了空间扩散趋势;老年人口的居住隔离程度较低,且有所上升。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的直接原因是本地老年人口的增长和迁移;老龄化率的空间分布变动的直接原因是非老年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影响它们的因素有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政策、社会保障和老年福利政策、市场等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艳虹  顾定倩  焦青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数据,并借助文献法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结果显示:改革开放30年以来,北京市从学前特殊教育到高等特殊教育的体系已构建,并形成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特点,民办特殊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办特殊教育的不足;北京市已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学校为骨干、其他形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绝大多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经费投入方面对特殊教育有所倾斜。
[期刊] 改革  [作者] 贺阳  
(一) 改革开放的13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13年。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市,也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北京市的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93.1亿元,增长到1991年的763.4亿元;农业总产值,由9.6亿元增长到75.6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由44.2亿元,增长到357.8亿元;外贸出口额由2.85亿美元增长到13.71亿美元;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收入由365元增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易成栋  高菠阳  黄友琴  
文章根据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发现,人户分离人口包括市内人户分离和常住外来人口两类人群,前者大多是由于城市内部的经济社会差距和住房方面的原因迁移,主要是户口福利造成的人户分离;后者更多是由于地区经济差距和就业方面的原因迁移,因户籍制度造成的人户分离。北京市人户分离人口规模不断上升,并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发展新区集聚,两类人群的集聚区在空间上小部分重叠,大部分毗邻,前者位置更好。人户分离人口居住区位分异程度逐步上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常住外来人口比市内人户分离人口更加隔离。人户分离人口空间集聚区受住房、公用资源的布局与分配及个人的收入和移民身份等影响,反映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晓涛  李芳芳  
分析了近10年来北京市物流产业集群变迁的轨迹。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内部物流空间结构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发生了较大的变迁,表现为部分传统优势物流集聚区的加强、部分新兴物流集聚区的崛起及部分物流集聚区的消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蔺雪芹  王岱  王女英  任宇飞  
基于北京市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街道数据,多尺度考察了北京市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演化特征。研究表明:2000—2010年北京城市功能拓展区老年人口分布最为集中,城市发展新区增长迅速;10年间老龄化程度加深,区县间空间分布差异增大;老年人口总体呈"中心高、外围低、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社会隔离度区域面积显著扩大且在郊区集中分布,低社会隔离度区域面积缩小;养老设施总体供给不足,老年人口与养老设施空间分布不匹配;基于老年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布不均衡。最后从人口自然加龄、外来人口、经济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发展战略等方面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倪娜  易成栋  高菠阳  
根据2000年和最新的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2010年北京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近10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研究表明,北京人口增长十分迅速,老城区人口依然在增加,仅有西城和崇文区出现了人口净减少,其他区域人口都在增加,总人口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从市区到郊区递减;人口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区基本为100%城市化,没有出现中心衰退,城市郊区化和远郊区农村城市化加速发展;人口增长主要是常住外来人口的增加,并且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都在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集中。最后探讨了它对城市和区域规划和政策的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淇蔚  李咏华  
以杭州市为例,利用多源数据基于ArcGIS、RS采用圈层分析及空间统计方法获取2000—2010年人口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人口分布格局的空间特征呈现"集聚—离散"的双重特征、"核心—边缘"的递减特征及"圈层—分异"的结构特征;2人口分布格局的动态特征表现"峰值下降—中心偏移"的满溢特征、"内城渗漏—外延增长"的交互特征。在此基础上,将人口分布格局同建设用地增长作空间叠置,并从增量耦合、空间对应、要素关联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人口要素同土地城镇化在不同空间层面的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杭州市人口分布格局优化的策略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开科  王开泳  
R&D资源投入对于区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对于各省区市R&D资源的测度一直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本文立足于全国层面数据估算结果,通过构建拆分比例系数求得中国各省区市R&D资源总量,是该项研究的新探索。充分利用国家统计局关于改革研发核算的相关数据资料对全国R&D资源总量进行估计,较好地回避了R&D产出价格指数的编制问题,提高了估算数据的质量。结合估计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R&D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地区R&D资源的分布带有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东部地区集聚优势不断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中国R&D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2)中国R&D资源地区差异的形成主要源于区域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R&D资源的区域内分布差异明显缩小,但近年来区域间差异的持续扩大问题值得关注。在举国创新的新背景下,推动地区间R&D资源的合理布局,是区域协调发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而这需要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协调推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红霞  
以北京市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认为,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空间分异性、行业分异性和行业间空间一致性等特征。宏观上,在城六区呈现以西北—东南为轴向,在全市域范围内以东北—西南为轴向的向心分布,微观上,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了两轴多中心的空间格局。空间一致性判别的结果显示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一致性最低,研发设计与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一致性较高。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产业升级的空间表现,同时也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走向。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研究提出了以主导产业空间布局规律为基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基于行业一致性统筹产业空间优化市域功能分区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剧锦文  
本文论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国有企业产业分布与产业重组的历史过程与发展趋势。1979年至1991年为第一阶段,国有企业经历了剧烈的产业重组:在重化工业领域产业份额不再增加;在轻工业等产业中,因其他非国有企业的进入,国企的产业份额出现了相对下降。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产业功能上进一步分工。国有企业在竞争性产业领域受到来自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从而加快了向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领域的集中。在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领域的国有企业得以充实和加强的同时,其他竞争性产业领域的中小国企则进一步陷入困境,由此形成了中小国企从这些领域被动退出的局面。1991年至今为第二阶段,国有企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与市场经济发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