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0)
- 2023(17381)
- 2022(14747)
- 2021(13951)
- 2020(11310)
- 2019(26178)
- 2018(26159)
- 2017(49302)
- 2016(26604)
- 2015(29959)
- 2014(30219)
- 2013(29764)
- 2012(27759)
- 2011(25487)
- 2010(25606)
- 2009(23508)
- 2008(22877)
- 2007(20009)
- 2006(18228)
- 2005(16702)
- 学科
- 济(125860)
- 经济(125735)
- 管理(71053)
- 业(66084)
- 企(52953)
- 企业(52953)
- 方法(46322)
- 数学(39995)
- 数学方法(39627)
- 中国(36783)
- 农(31391)
- 地方(30285)
- 业经(27217)
- 财(24972)
- 学(24685)
- 制(23272)
- 贸(22331)
- 贸易(22314)
- 易(21606)
- 农业(21016)
- 银(19734)
- 银行(19692)
- 融(19482)
- 金融(19479)
- 行(19111)
- 环境(18262)
- 和(17945)
- 理论(17713)
- 地方经济(17385)
- 发(17132)
- 机构
- 大学(383310)
- 学院(380329)
- 济(165055)
- 经济(161708)
- 管理(144842)
- 研究(141514)
- 理学(123390)
- 理学院(121955)
- 管理学(120135)
- 管理学院(119437)
- 中国(106820)
- 京(83933)
- 科学(83536)
- 财(74208)
- 所(71907)
- 研究所(65067)
- 中心(61591)
- 农(59581)
- 财经(57959)
- 江(56379)
- 北京(54812)
- 范(52846)
- 经(52764)
- 业大(52427)
- 师范(52400)
- 院(51028)
- 经济学(50643)
- 农业(46020)
- 州(45528)
- 经济学院(45240)
- 基金
- 项目(249913)
- 科学(196334)
- 研究(187650)
- 基金(180102)
- 家(156573)
- 国家(155235)
- 科学基金(131892)
- 社会(119084)
- 社会科(112815)
- 社会科学(112786)
- 省(95375)
- 基金项目(94503)
- 教育(85669)
- 自然(82155)
- 划(80884)
- 自然科(80174)
- 自然科学(80158)
- 自然科学基金(78723)
- 编号(76288)
- 资助(74108)
- 成果(63861)
- 发(57607)
- 重点(56359)
- 部(55996)
- 课题(53977)
- 创(51379)
- 国家社会(49505)
- 教育部(48274)
- 创新(47963)
- 发展(46906)
- 期刊
- 济(193734)
- 经济(193734)
- 研究(125659)
- 中国(81522)
- 学报(56755)
- 管理(56152)
- 农(55704)
- 科学(54407)
- 财(53690)
- 教育(48548)
- 大学(43410)
- 学学(40339)
- 农业(38630)
- 融(38077)
- 金融(38077)
- 技术(33869)
- 经济研究(31851)
- 业经(29697)
- 财经(29180)
- 经(25185)
- 问题(24895)
- 贸(20673)
- 业(20331)
- 图书(20141)
- 世界(19616)
- 技术经济(19516)
- 国际(18700)
- 理论(18236)
- 现代(17383)
- 科技(17381)
共检索到594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虞和平
改革开放40年,在解放思想、现代化建设、改革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不仅取得了空前的成果,而且产生了新的发展路径,开拓了众多的研究领域。本文旨在揭示其发展缘由,从考察近代经济的发展状态、现代化进程、制度变迁、中外关系、社会经济五个方面的研究实践出发,揭示学术研究发展的新路径和新领域,并阐析其演进脉络、视角转变和主要观点,据此认为改革开放是这40年来本学科走向繁荣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丰若非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史研究的黄金期,其研究成果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回顾和梳理了40年来我国经济史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对一些代表性成果进行了评论,对这一时期经济史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于我国经济史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经济史 回顾 展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创新,不仅是自然科学的生命,同样也是社会科学的生命。创新是一个过程,在不同的时代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在很多情况下,方法的创新往往可以导致理论的创新。 中国经济史研究曾在我的老师一辈达到辉煌,现在,研究的主力渐渐地转由中青年学者担当起来了。我们现在的学术条件,同过去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些变化中,有不利的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仲礼
我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的是经济学,二战后到英国华盛顿大学攻读的也是经济学硕士学位,1947年冬至1948年春写的硕士论文题为《关于改组中国证券市场的建议》,当时并没有想到要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意想不到的机遇是1948年秋我获硕士学位后被聘为华盛顿大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超群
农业与农村张玮以1942年张闻天调查为中心,研究了抗战时期晋西北的地租、租率的变动。①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决定实行"二五减租"。李德英认为四川的减租运动激化了租佃关系,中小地主和佃农生存均出现了问题。②陈安定等首次利用家谱资料,详细考察了近代以来义乌族田的管理经营状况。③张少筠对近代苏南族田的保护进行了专门研究。④王志龙通过分析指出安徽族田在来源渠道的多寡上存在差异。他还从祠堂数量、捐献族田人数以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超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超群
经济政策民国时期南京、汉口、北平等城市为缓解低收入市民居住困难,由政府出资,选定地块,兴建租金低廉的平民住宅。然而由于政府财力所限,平民住宅出现供应严重不足等问题,其建设没能坚持和扩大,其制度也逐渐形同虚设。唐博以北平为中心对这一制度进行了研究。①彭南生以近代江南地区的碑刻资料为分析基础,讨论了晚清江南地区地方官署对民间经济活动的管理,他认为管理活动中新旧共存的过渡特色,导致了政策与执行之间的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贺耀敏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近些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从研究课题还是从研究内容来看,都呈现出研究问题越来越深入具体、研究方法越来越科学规范、理论支撑越来越系统完整、优秀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俭 宋士云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在此背景下,2018年4月20日—22日,"2018年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聊城大学召开,并将会议主题确定为"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路径、制度与经验"。此次年会由中国经济史
关键词:
中国现代经济史 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肖金成
城镇化是以城市为主导进行生产要素空间再配置的历史进程。不同的国情使得城市化的模式多种多样。城镇化道路有其内涵和发展规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是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相适应,提高各级城市和城镇的承载能力,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要引导城市和城镇集约发展,促进城市群健康发展,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城镇化 发展规律 承载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仲礼 沈祖炜
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展开了一个新的视野。虽然许多学者还 在继续从事较为传统的经济史学研究工作,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受到现实生活中改革和发展的感召,他们为了解答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追溯这些问题的历史渊源,给各种现实问题以历史的透视,或者借鉴历史经验为现实服务。以诸如此类的态度来选择课题、组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本文对近年来尤其“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强调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经济史资料的整理、甄别与利用成绩斐然,经济史研究认真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专题性研究有所突破,经济史研究成果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中青年学者成为经济史研究的主力军,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取得了一定进展,经济史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经济史研究平台进一步扩大,经济史教学与研究相得益彰,等等。文章指出经济史研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主要为:学术评论尤其学术批评是经济史研究的一个瓶颈;对部分新公布的经济史资料的甄别、深入解读和研究显得严重滞后,一些成果只是对关键词的简单量化统计,没有对资料、数据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挖掘与研究;重复研究乃至学术不端现象时有发生;贯通宏大且具有理论突破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历史学的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经济史在研究方法上各自为政,融合或相互借鉴有待加强;经济史教材显得比较单薄,难能满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我国前辈经济史学家论著的整理与研究重视不够;部分研究成果存在为数据而数据、为模型而模型的倾向;近现代档案资料公布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史研究的深入。文章还对中国经济史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千里
周锡瑞(Joseph Esherick)先生是当今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他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讲座教授,目前在北京任美国加州大学驻华中心主任。自1971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以后,他至今已刊出专著3部。其中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The Origins of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