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9)
- 2023(8764)
- 2022(7290)
- 2021(7250)
- 2020(6044)
- 2019(14259)
- 2018(14332)
- 2017(26851)
- 2016(14326)
- 2015(16267)
- 2014(15848)
- 2013(15256)
- 2012(13774)
- 2011(12667)
- 2010(12689)
- 2009(11674)
- 2008(11551)
- 2007(9668)
- 2006(8742)
- 2005(8042)
- 学科
- 济(61178)
- 经济(61113)
- 管理(35945)
- 业(31841)
- 方法(29481)
- 数学(27246)
- 数学方法(26714)
- 企(26545)
- 企业(26545)
- 中国(18934)
- 农(14619)
- 制(14282)
- 财(13061)
- 贸(12948)
- 贸易(12940)
- 易(12706)
- 业经(11678)
- 学(11000)
- 体(10809)
- 银(9990)
- 银行(9985)
- 行(9724)
- 融(9462)
- 金融(9461)
- 体制(9009)
- 理论(8981)
- 环境(8553)
- 农业(8526)
- 地方(8103)
- 和(7982)
- 机构
- 大学(198126)
- 学院(194710)
- 济(88897)
- 经济(87457)
- 管理(74097)
- 研究(73668)
- 理学(63754)
- 理学院(63063)
- 管理学(61807)
- 管理学院(61449)
- 中国(58037)
- 京(42964)
- 科学(41758)
- 财(40309)
- 所(36291)
- 研究所(33087)
- 中心(32354)
- 财经(31633)
- 经(29209)
- 经济学(28743)
- 北京(28214)
- 农(27845)
- 院(26988)
- 江(26961)
- 范(25956)
- 师范(25744)
- 经济学院(25732)
- 业大(24893)
- 财经大学(23829)
- 农业(21477)
- 基金
- 项目(130740)
- 科学(104647)
- 基金(98192)
- 研究(96128)
- 家(86745)
- 国家(86166)
- 科学基金(73504)
- 社会(63112)
- 社会科(60012)
- 社会科学(59996)
- 基金项目(50136)
- 省(46460)
- 自然(46427)
- 自然科(45442)
- 自然科学(45435)
- 教育(45256)
- 自然科学基金(44638)
- 资助(41354)
- 划(41211)
- 编号(37156)
- 成果(30910)
- 部(30883)
- 重点(30487)
- 国家社会(27911)
- 发(27896)
- 中国(27233)
- 创(27019)
- 教育部(26926)
- 课题(26416)
- 创新(25516)
共检索到298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亮 赵小凡 齐晔
完善能源治理模式,是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关键之处,也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能源问题而言,治理模式的不同,本质上是科层、市场、社区三种机制对能源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力不同。本文旨在总结改革开放时期中国能源治理模式的特征,以及中国完善能源治理模式的方向。研究发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能源的特征是以粗放的供给满足过快增长的需求,其背后的治理模式的特点是市场机制主导,科层和社区机制的作用甚微。这种模式必然是无法延续的,中国能源革命的目标应该是以科学的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这要求结束原有的过分依赖市场机制的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科层机制和社区机制的作用。具体而言,应将控制能源需求总量列为国家战...
关键词:
能源 治理 中国 改革开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雷 黄园淅
由于存在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明显局限性,能源供应范围的不断扩张成为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必然趋势。文章通过中国能源生产、消费和平均运距刻画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供需格局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的生产、消费量和供应空间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了巨大的增长和扩展;第二,能源供应空间的扩展过程不仅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结果,更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产物,其中煤炭绝对主导地位的下降和石油及天然气作用的提升在全国和区域均得到很好的印证;第三,在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二者共同作用下,国家能源供需格局变得更加清晰。为了满足东部地区能源输入需求的持续增长,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输出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尤以西部地区能源输出地位的提高至关重要。
关键词:
能源供需 供应半径 格局演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杨红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分权改革的关键性特征在于将部分高等教育举办权、管理权下放给高校或地方政府。但这两种分权模式都存在重财政责任转移,轻决策分权,且行政部门控制和干预较强,缺乏法律规范和法律授权等问题,易使分权改革陷入"放乱收死"的恶性循环。治理的关键在于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和法治,转换政府职能,将办学权逐步交还高校,并增强其自主管理能力,形成能够确保大学自治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体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宏观治理 分权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馨
对陕西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基于Kaya恒等式,采用LMDI建立陕西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解析陕西1978—2018年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了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因素、能源强度因素和能源结构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导致陕西人均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能源强度因素和能源结构因素则起到了抑制作用,但贡献作用相对较小。根据人均碳排放呈现先缓慢增长再略微下降最后快速增长的演进特征,划分为三个阶段探讨各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作用程度。最后提出二氧化碳减排的对策建议,推进实现陕西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LMDI分解技术 陕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馨
对陕西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基于Kaya恒等式,采用LMDI建立陕西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解析陕西1978—2018年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了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因素、能源强度因素和能源结构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导致陕西人均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能源强度因素和能源结构因素则起到了抑制作用,但贡献作用相对较小。根据人均碳排放呈现先缓慢增长再略微下降最后快速增长的演进特征,划分为三个阶段探讨各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作用程度。最后提出二氧化碳减排的对策建议,推进实现陕西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LMDI分解技术 陕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乐山
本文从消费模式的范畴与类型、合理的消费模式、中国消费模式的选择和可持续消费模式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消费模式研究进行了回顾,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
消费 消费模式 可持续消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璋 唐兆涵
2015年末以来,中央多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提法暗含着一个共识和假定,即在此之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主要偏重需求管理。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需求管理并不能解决长期中的经济增长问题。然而一个事实却是,我国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下,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长期以来,我国在偏重需求的管理模式下,供给方面却没有出现制约经济增长的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特征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进而从根源上剖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认为其是我国未来长期中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本文还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泳泽
基于中国1978~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检验后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利用两套资本存量核算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来源及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4万亿元投资政策进行了效率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属于典型的投资主导型经济,资本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持续稳定的最主要来源,TFP贡献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资本、劳动力和TFP三驾马车平衡拉动,形成了现阶段的资本投入与TPP反向角力态势;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源于资本投入与TFP双重差异,但TFP差异是最重要因素;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下中国经济复苏属于典型的"投资主导型复苏",是以牺牲中国生...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增长动力 TFP 时空特征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元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变迁的回顾与反思表明,改革与发展作为其核心主题,在具体的历史变奏中表现为弥散性、立体化和协同化的实践图景,并因其与中国社会变迁紧密的内在关联而呈现出经济驱动、政府主导、教育跟进、高校实施的实践逻辑和时代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震东
根据变革的特征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行政区划变更归纳为三种:撤县设(县级)市;县、市升格或地区改(地级)市;撤县(市)设区。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三种行政区划变更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与趋势,并认为行政区划变更是市场化分权改革在城市层面的反映。
关键词:
城市行政区划变更 分权化 特征 中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壮 赵红艳
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政策的演进过程,分析演变特征,解释变迁原因。依据中国林业政策的演变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林业建设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生态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3个阶段;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阶段又可分为恢复发展、加强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林业投入政策初步建立4个时期;生态建设阶段又可分为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时期和进入生态建设新时期。从中得到变迁启示:未来,中国在林业政策制定方面,不能简单模仿其他产业政策,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要尊重林业发展的特殊规律,突出强化国家所有权,充分发挥市场在林业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升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林业政策 演变特征 变迁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希明 倪萍
改革开放40年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必然带来图书馆学教育的深刻变革。文章梳理和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认为深化改革需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要坚持"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要进一步强化图书馆学教育与实践的联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晔
作为化解基层财政困境的重要手段,PPP模式已经成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重要机制。本文对我国PPP模式研究文献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对既有PPP模式研究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即中国在此领域的既有研究数量还是十分落后,这种研究状况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和未来PPP的发展模式趋势不相适应。
关键词:
PPP模式 财政风险 政府监管 研究综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金华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职业教育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天津以"工学结合"为办学特色,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恢复期、发展期、创新期三个阶段,坚持行业办学、校企合作,通过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密切教育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之间的关系。在未来,天津"工学结合"理念贯彻将更加深入,视野将更加开阔,成果影响将更加深远。
关键词:
天津 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发展历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宁军明
2008年11月21-23日,由湖南商学院承办的全国第12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星城长沙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新闻出版界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围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消费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现选择发表其中部分发言和论文,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