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0)
- 2023(8818)
- 2022(7421)
- 2021(7311)
- 2020(5961)
- 2019(14000)
- 2018(13774)
- 2017(25932)
- 2016(14181)
- 2015(15784)
- 2014(15439)
- 2013(15009)
- 2012(14156)
- 2011(13095)
- 2010(13193)
- 2009(12356)
- 2008(12314)
- 2007(10726)
- 2006(9925)
- 2005(9138)
- 学科
- 济(55223)
- 经济(55145)
- 管理(34294)
- 业(31770)
- 企(24380)
- 企业(24380)
- 中国(20404)
- 方法(20237)
- 数学(18352)
- 数学方法(18134)
- 农(16648)
- 制(15103)
- 财(14609)
- 贸(13821)
- 贸易(13815)
- 易(13582)
- 银(11642)
- 银行(11634)
- 行(11384)
- 业经(11219)
- 融(10854)
- 金融(10854)
- 策(10785)
- 学(10574)
- 体(10350)
- 农业(10314)
- 税(9808)
- 地方(9713)
- 税收(9433)
- 收(9349)
- 机构
- 大学(195172)
- 学院(192012)
- 济(91525)
- 经济(89889)
- 研究(78236)
- 管理(69878)
- 中国(62297)
- 理学(58599)
- 理学院(57868)
- 管理学(57132)
- 管理学院(56735)
- 财(44362)
- 京(42992)
- 科学(42649)
- 所(39253)
- 研究所(35380)
- 中心(34312)
- 财经(33326)
- 经(30635)
- 经济学(29545)
- 江(29045)
- 北京(28645)
- 农(28494)
- 院(28422)
- 范(27761)
- 师范(27584)
- 经济学院(26412)
- 财经大学(24644)
- 师范大学(22821)
- 业大(22810)
- 基金
- 项目(121020)
- 科学(97079)
- 研究(93205)
- 基金(90356)
- 家(78825)
- 国家(78204)
- 科学基金(65934)
- 社会(60829)
- 社会科(57682)
- 社会科学(57672)
- 基金项目(45748)
- 教育(43019)
- 省(42074)
- 自然(39899)
- 自然科(38969)
- 自然科学(38961)
- 自然科学基金(38305)
- 划(37730)
- 资助(37680)
- 编号(36990)
- 成果(32743)
- 部(29382)
- 重点(28037)
- 发(27169)
- 中国(26922)
- 课题(26743)
- 国家社会(26416)
- 教育部(25624)
- 性(24982)
- 创(24603)
共检索到315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壮 赵红艳
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政策的演进过程,分析演变特征,解释变迁原因。依据中国林业政策的演变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林业建设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生态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3个阶段;资源保护与林业发展阶段又可分为恢复发展、加强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林业投入政策初步建立4个时期;生态建设阶段又可分为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时期和进入生态建设新时期。从中得到变迁启示:未来,中国在林业政策制定方面,不能简单模仿其他产业政策,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要尊重林业发展的特殊规律,突出强化国家所有权,充分发挥市场在林业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升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林业政策 演变特征 变迁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金泉,白华英,杨亚妮
环境政策是协调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手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实现其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本文在回顾8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政策演进的基础上,发现环境政策体系是否完善对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重要的影响。我们指出,为建立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体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正确把握环境政策全息性的理论支撑;采用战略、政策、法规三位一体化的双向调控模式;遵循设计环境政策体系过程中的三大原则;借助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做出理性、非理性以及综合性的决策。
关键词:
环境政策 可持续发展 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凯瑞 申珊
本文在系统梳理1978—2019年国务院及下属各部委颁布的213份科技金融政策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关键历史节点性事件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运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图谱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历史阶段科技金融政策主题聚焦点的变化。研究发现:(1)中国科技金融政策在支持手段、支持对象、政策目标和管理规范4个领域发生了显著的政策主题变迁,呈现出在支持手段上注重多样性和间接性、在支持对象上兼顾全面性和重点性、在政策目标上强调时代性和导向性、在管理规范上具有连续性和发展性等演变特点及规律;(2)科技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技金融支持理念的适时调整、科技金融发展战略的逐步深化、科技金融部门的职能明晰与深入合作以及科技金融政策工具的不断变迁构成了我国科技金融政策演进的动力机制。据此对未来我国科技金融政策制定和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政策文本 政策演变 共词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静慧 吴雪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问题,围绕“三农”问题,我国不断进行政策创新实践,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主要有1978-1989年纠偏和探索时期、1989-2002年稳定和发展时期、2002-2012年新农村建设时期、2012-2021年乡村振兴时期四个阶段。“三农”政策的演进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党中央的领导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保障、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注重保持政策的耦合性和连续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保障。在未来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我们应在不同视角下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统筹城乡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三农”政策 乡村振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元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变迁的回顾与反思表明,改革与发展作为其核心主题,在具体的历史变奏中表现为弥散性、立体化和协同化的实践图景,并因其与中国社会变迁紧密的内在关联而呈现出经济驱动、政府主导、教育跟进、高校实施的实践逻辑和时代特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孔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办学校办学模式改革的政策与实践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至1993年以重点学校制度为特征,采取快出人才的方式追求办学效率;1993—2005年以"混合制"学校为典型,采取简政放权、适应市场机制需求和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的方式追求办学效率;2006年以来以成立"跨学校组织"为特征,采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途径追求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改革政策具有多面性以及试验和调整性;在教育改革政策试验过程中,多项改革政策的叠加效应可能改变单项政策的效应;教育改革政策的调整以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教育发展现实需求和上一阶段的教育政策执行状况为基础。
关键词:
公办学校 办学模式 教育政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耀 李远煦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变迁的主线可分为酝酿期、萌芽期、自主探索期和全面建设期四个阶段。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创新创业文化推动、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组织变革的成本控制等内部动因的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业学院产生并以蓬勃之势发展起来,但其只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变革轨迹中的一点,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将持续变革。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组织变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思莲 范士陈
基于社会观念变迁视角,梳理和探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岛黎族地区在经济、婚姻、服饰、宗教观念等方面的主要变化,本文认为这种变化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保守性向进取性转变、依附性向自主性转变,并对导致这种观念变迁的三个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社会观念 变迁 改革开放 海南黎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乔俊果 王桂青 孟凡涛
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海洋科技政策的支撑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科技政策经历了启动、体制调整背景下的建设、全面部署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立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政策的重点领域从传统海洋产业逐渐延伸至新兴海洋产业,政策弹性逐渐增大,政策的统筹力度逐渐增强。各阶段政策层面的共时性特点对海洋经济的高速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海洋科技政策 演变 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柏福 邓子璇 杨建清
政策变迁涉及新政策的出台和现有政策的修改或废止,是一件或多件新政策取代现有政策的过程。本文采用政策文献的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分析法,研究不同时期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演变分为改革窗口期(1978—2001年)、积极推进期(2002—2011年)和战略发展期(2012—2018年)三个阶段,并在总体阶段性评判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多源流政策变迁理论,从三个源流动力分析视角探讨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变迁的动因。
关键词:
文化贸易政策 政策变迁 欧氏距离模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雅俊
制度、观念与利益及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是学前教育政策变迁的关键因素。促进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必须重视观念层面的研究,重视新观念的推广与传播。在当前相对和平的局势下,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学前教育政策宜采取渐进性的变迁模式,应注意学前教育政策内外矛盾的"阈值效应",避免制度产生破坏性断裂;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政策时,应全面考虑学前教育政策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可能引起的种种变化。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有助于理解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调整和制订学前教育政策,把握学前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拓远 张晓晓 刘金龙 龙贺兴
本文以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为研究背景,以分权改革框架中顶层政策框架、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决策环境与衔接机制为研究主线,分别演绎了"财政包干制"、"分税制"改革、"后税费"时期三个时期我国林业税费体制形成逻辑与结果。研究表明,在财政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林业税费体制改革始终是受制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集权手段之下的改革,政府间缺乏对下负责机制;我国林业税费制度集权性绝非是由单一环节所造成,而是受顶层制度、外界政治经济干预、激励与基层政府决策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且上述影响因素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此外,基于民主分权改革理论与我国财政分权改革实践的差距,本文认为我国这种政府体系庞杂、选举制欠缺的民主集中制国家,在财政分权乃至未来分权改革的实践中,应更加注重省级政府对其下属部门的分权,促使各级政府间、政府与社区间对下问责制机制的形成,并充分纳入对历史因素的考虑。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林业税费体制 集权 问责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干春晖 王强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产出结构、内部结构以及就业结构变迁的历程和特点,可以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变迁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并且已经具备了后工业化时期的特点。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产业结构依然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区域间发展失衡、产业内部结构存在问题、产业间要素配置存在扭曲等。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中国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产业价值链升级,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家素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易伍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财富心态上经历了一个"怀疑——认可——兴奋——焦虑"的过程。政策推动、媒体建构及传统文化价值祛魅是财富心态变迁的主要动力;成熟理性、宽容分享是财富心态建构的最终归宿;继续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从传统文化传承中寻找财富理性化基因是最佳路径。
关键词:
财富心态 变迁 焦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弓顺芳
问责制作为"一个具有操作性意义的大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政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领导干部问责制不仅是政府执政理念的创新,也是公共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领导干部问责制呈现出"严、强、实、法、度"的新趋势,要围绕问责的政治性、合法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常态性,将整个行政问责各环节链接起来,形成有规范、可操作的问责循环链,构建中国特色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关键词:
领导干部 问责制 容错纠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