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6)
2023(15322)
2022(12766)
2021(11643)
2020(9617)
2019(22376)
2018(22336)
2017(42054)
2016(22879)
2015(26027)
2014(26408)
2013(26042)
2012(24558)
2011(22505)
2010(22767)
2009(21151)
2008(21301)
2007(19088)
2006(17226)
2005(16167)
作者
(67223)
(56143)
(56075)
(53680)
(35986)
(26849)
(25681)
(21818)
(21564)
(20113)
(19371)
(18809)
(18109)
(18080)
(17719)
(17567)
(16725)
(16665)
(16334)
(16134)
(14287)
(13884)
(13739)
(12910)
(12740)
(12685)
(12566)
(12498)
(11373)
(11314)
学科
(107688)
经济(107583)
管理(58503)
(55786)
(41988)
企业(41988)
方法(38955)
中国(36177)
数学(34328)
数学方法(34075)
(30250)
地方(27853)
业经(23660)
(22286)
(21850)
(20965)
贸易(20950)
(20295)
农业(19973)
(19538)
(18521)
银行(18489)
(18000)
金融(17998)
(17935)
(16921)
环境(16096)
(15333)
(14682)
地方经济(14620)
机构
大学(333158)
学院(331384)
(146537)
经济(143546)
研究(127008)
管理(119727)
理学(100648)
理学院(99365)
管理学(97835)
中国(97344)
管理学院(97175)
科学(74728)
(73741)
(66828)
(65340)
研究所(58839)
(57493)
中心(56369)
(51967)
财经(51520)
北京(47921)
(46776)
(46772)
经济学(46393)
师范(46344)
业大(46343)
(45572)
农业(44748)
经济学院(41714)
(41248)
基金
项目(210689)
科学(165535)
研究(156800)
基金(151753)
(132241)
国家(131131)
科学基金(110848)
社会(100914)
社会科(95660)
社会科学(95633)
(80987)
基金项目(79217)
教育(71327)
(69011)
自然(67846)
自然科(66270)
自然科学(66252)
自然科学基金(65058)
编号(63212)
资助(61903)
成果(52997)
(51368)
重点(48420)
(47263)
课题(45369)
(43279)
国家社会(42720)
发展(41943)
(41294)
创新(40768)
期刊
(171910)
经济(171910)
研究(110073)
中国(76194)
(54236)
(50105)
学报(49938)
科学(47516)
管理(45229)
教育(40957)
大学(37828)
农业(36466)
(36172)
金融(36172)
学学(35027)
技术(29110)
经济研究(28508)
业经(27278)
财经(26082)
问题(24401)
(22674)
(20478)
(20182)
国际(18413)
世界(18125)
技术经济(16928)
图书(16271)
现代(15334)
统计(15126)
理论(14947)
共检索到529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耀彬,王启仿  
在阐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涵义的基础上,引用了协调度概念,建立了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与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之间协调度模型,并对1978年以来的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看,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即1978—1991年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发展时期,而1992—2001年是基本协调发展时期;②从空间上看,我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明显存在着地带性差异:东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协调发展程度较高,中西部除了少数省区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外,其它大部分省区的协调发展都较低;③我国省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地区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区的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省区协调发展相对较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达捷  
工业化与城市化必须协调均衡发展,国民经济才能得到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通过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化水平,二者在发展进程中的失衡状态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综合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促进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的思路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城市化的雄厚物质基础;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萍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车轮”,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到达现代化发展的彼岸。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市化作为一项国策,对于扩大需求、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调整产业结构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不相协调的方面,也决定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复杂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以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中国工业化的现状必定会影响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亦决定中国城市化是否是可持续的。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形成节约、环保、文明意识,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战略是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新雷  郭鸿雁  
运用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理论,本文详细分析了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河南省工业化、城市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与特点、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加速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仕凤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当今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工业化、城市化是否动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在低成本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失地人口的可持续安置和发展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和平衡,工业化、城市化如何与农地非农化结合。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处理好诸如平衡好农地保护与农地非农化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以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顺利发展,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并且为最广大的社会所分享。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丁翠翠  
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本文通过研究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模式,以及对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的历史考察与实证分析,提出促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秉镰  王家庭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经济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所依赖的基本路径,结合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演进历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海  周哓唯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规范工业化与城市化衡量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85年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时空规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萍  杨筠  童彦  
本文建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利用熵变方程建模,对西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交互促进,推动经济社会有序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具有空间的不平衡性和动态波动性,从空间看,协调发展区域自西北到东南呈带状分布,不协调发展区域分布在其两翼;随时间推移,西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和协调区域呈不稳定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慧慧  胡秋阳  张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同区域间城市化和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城市化与镇化并重,中西部地区镇化快于城市化,东北地区镇化水平偏低。从省级层面来看,人口城市化与镇化之间的关系由正相关逐渐转为负相关,反映出城市化与镇化间并没有实现良好的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表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其改善的时间节点在2005年前后。同时,由于镇化与工业化的正向互动不断增强且与城市化的竞争关系逐步显现,导致镇化与"两化"协调性间的关系渐趋负向。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应明确城市化与镇化分工定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为城市化发展培育新动能。同时,打破行政化分割,促进区域间融合发展,推动国内大循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安筱鹏  陈凌虎  
发达国家信息化进程是在其实现了工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分析了中国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 ,并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现阶段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振滨  
工商协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反映工业与流通业两部门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和流通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工商协调发展模型却反映出我国工业的发展更多受益于政策转变,流通业对工业的支撑作用有限。而通过流通业与工业的对比分析发现,流通业的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持续低下,且两部门间部分要素投资流向存在错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陶浪萍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化过程启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在工业化的有力推动下不断向前推进。首先,从“推力”角度作用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其工业化早期开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