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4)
2023(7929)
2022(6676)
2021(6674)
2020(5538)
2019(13143)
2018(12973)
2017(24590)
2016(13180)
2015(15097)
2014(15056)
2013(14910)
2012(14157)
2011(13005)
2010(13101)
2009(12400)
2008(12588)
2007(11301)
2006(10165)
2005(9482)
作者
(36955)
(31079)
(30882)
(29739)
(19886)
(14757)
(14145)
(12106)
(11917)
(10991)
(10677)
(10498)
(10169)
(10040)
(10037)
(9509)
(9248)
(8995)
(8823)
(8545)
(8013)
(7631)
(7342)
(7068)
(6991)
(6898)
(6874)
(6592)
(6347)
(6103)
学科
(59852)
经济(59776)
管理(37245)
(31233)
方法(26701)
(26244)
企业(26244)
数学(23898)
数学方法(23694)
中国(19908)
(17870)
(16044)
(13903)
贸易(13892)
(13580)
(13038)
(12331)
银行(12319)
(11998)
金融(11998)
(11939)
(11161)
业经(10727)
(10365)
体制(9490)
(9186)
制度(9177)
(8668)
关系(8359)
地方(8341)
机构
大学(197245)
学院(189864)
(91779)
经济(90026)
研究(73578)
管理(70836)
中国(60601)
理学(59556)
理学院(58845)
管理学(58051)
管理学院(57665)
(45511)
(43306)
科学(39087)
(37204)
财经(34831)
研究所(33058)
中心(32326)
(32074)
经济学(30729)
北京(28783)
(27822)
经济学院(27482)
(26981)
财经大学(26130)
(25936)
(24454)
师范(24255)
业大(22185)
(21685)
基金
项目(116549)
科学(92941)
基金(88769)
研究(86725)
(77148)
国家(76572)
科学基金(65157)
社会(58620)
社会科(55661)
社会科学(55647)
基金项目(45067)
教育(40187)
自然(39609)
(39157)
自然科(38778)
自然科学(38768)
自然科学基金(38155)
资助(38016)
(34732)
编号(32487)
(28990)
成果(28738)
重点(26105)
国家社会(26036)
中国(25977)
教育部(25639)
(24234)
(23472)
大学(23358)
人文(23286)
期刊
(105567)
经济(105567)
研究(68046)
中国(47160)
(35432)
管理(28762)
学报(27002)
科学(26705)
(24653)
金融(24653)
(23996)
教育(21977)
大学(21604)
学学(19953)
财经(19433)
经济研究(18262)
(16956)
农业(15720)
(14843)
技术(14828)
国际(13843)
问题(13709)
世界(12907)
业经(12665)
技术经济(9573)
统计(9528)
理论(9473)
(9361)
(8088)
改革(8071)
共检索到313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付明卫  薛仙玲  
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进程一致,中国医疗行业供方中公立医疗机构的比例下降,民营医院数目已经超过公立医院,公立医疗机构享有的经营自主权大幅增加,因而整个医改进程是市场导向的。但是,在这一进程的某些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变化,具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7年的"市场导向、监管缺位",1997年至2009年的"两相并重、探索前行"和2009年至今的"政府主导、干预回归"。出现这种演变模式的根本原因是市场机制无效这种观点在医疗行业盛行。十九届三中全会推行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医改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提供了可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晓玲  
建国以来,我国医疗市场政府管制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79年计划经济时期行政管制阶段;1980—1989年管制改革起步;1990—2005年改革深入展开;2006年以后改革调整和创新阶段。本文力图以史实为依据,解释中国医疗市场政府管制变革的经济背景,对不同经济背景下医疗管制困境进行理论反思。历史实践表明,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是符合医疗市场发展规律的。为避免医疗供方利用信息优势地位加剧市场利益的攫取,需加强其行为的管制。直接干预的管制方式已被证明是收效甚微的,应通过能改变激励机制的间接管制方式。同时,政府需强化社会性管制,扭转消费者信息弱势地位,确保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翠琴  李林  薛惠元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形成以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为核心、以大病保险为补充、以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取得了覆盖人数不断扩大、筹资数额逐年增长、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服务不断优化等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制度整合缓慢和缺乏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等问题。未来中国医疗保障应向着更加注重城乡公平、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强化医疗保障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费太安  
界定医疗卫生领域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世界难题。由于医疗市场的特殊性,使其相较于其他市场具有更多的契约不完全性。本文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研究医疗体制改革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上,生产边界的确定是对私人市场机制、监管、政府直接生产的成本进行比较。在实践中,根据GHM模型调整剩余权的分配,消除或减少由于实力不对称所引发的机会主义倾向,减少事后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得出的政策建议是:针对契约不完全程度分领域分层次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建立政府和市场在各自领域有效运行机制以及构建第三方购买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斌  王朝才  柯勰  
以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和分税制改革后的地方税体系等构建地方举债融资的自有财力支撑,以及新《预算法》赋予地方自主发债权利为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资本力量的日益壮大,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应三种模式:集资和收费、借助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或发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及与社会资本合作。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地方政府主体地位及相关参与主体权责利的日益清晰化、中央对地方债务管理的日益规范化、举债融资手段的日益市场化、相关配套制度的日益完善化。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演变历程,总结各个阶段特点。在此基础上,阐释三个阶段的演化逻辑,并总结了相关经验及启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汪锦军  李悟  
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理解地方政府的重要样本。浙江地方政府在发展中既遵循一般的地方政府理论解释,也展现出了独有的气质特征。与一般性理论认知不同的是,浙江政府在发展中逐步呈现"回应-赋权"型政府的特征:政府的行为逻辑表现出更多的自下而上的特征,地方政府有很强的回应社会的主动性。政府主动向下级政府、向市场与社会赋权,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政府运行机制和职权结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倪红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经历了中央"放权"改革、提高中央财政财权财力的分税制改革、以"共享"和"共担"为特点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调整等三个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应是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玉鸿  李强  
30年来粤港产业合作一直是决策者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粤港双方在合作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济互动是如何演进的仍没有清晰的答案。本文在系统梳理30年来粤港产业合作关系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利用1979—2008年粤港经济发展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粤港经济互动关系及两地在合作中相对地位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广东第二产业与香港服务业的关系,经历了"关系不显著→互为因果→单向相关"的三阶段变动过程,而粤港服务业的关系则经历了"关系不显著→单向相关"的两阶段演变过程。同时,在此演变过程中,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延中  龙玉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与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仅财政支出的总量不足,而且支出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不理想。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勇  
高质量“走出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中国对外投资政策基调经历了由“严格审批”“放松规制”再到“主动作为”的演化;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为特征的中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日趋走向成熟。从国内国际环境视角分析,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是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历史与现实经验。基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与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关系变化的视角,分析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形成逻辑,可以发现:促进工业化发展与释放工业化产能是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内在宗旨之一,对外投资政策是国内市场化制度改革的线索之一,对外投资政策正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阶段,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特征为目标价值的多元化、体系功能的“综合优势”以及原则理念的“两个结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虹潘  刘渝琳  
本文将城乡二元制度元素引入城市化普遍规律建立了一个数理模型,分别从城乡差距、乡城转移就业等动力来源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等发展绩效入手,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城市化演进机制和路径,基于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统计数据在改革开放至今的演进趋势和主要特征上相吻合。而未来情景模拟预示了多种可能的演进路径和均衡状态,在农民、农民工与市民三者的工资中,如果前两者趋同快于后两者收敛,将可能在未达到城乡均衡前落入城市化停滞陷阱,反之则可以最终实现城乡均衡。研究认为城市化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政策选择上应根据相关规律把握侧重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胜祥  
文章基于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分析框架,依据相关经验资料,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职招生制度不同时期的改革内容及其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即将全面推行的新一轮中职招生制度改革作了初步探索。研究显示:早期(1988-2002年)中职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政府退出、市场跟进"的市场取向改革过程,最终使市场在中职生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很快出现市场失灵。接下来近十年(2002年至今)的改革,实质是政府为了纠正市场失灵而不断干预招生市场的过程,但由于政府干预措施与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目标相抵触,从而导致政府失灵。为此,新一轮中职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政府尊重与引导市场理性,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够促进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短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海连  刘亚相  赵保魁  
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存在着由于医生与患者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道德风险问题,为了规避这种行为的发生,运用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医生的激励问题加以分析,得出医生的收入不应只与业务数量挂沟,更应该对其业务质量上的努力给予更高的重视,最后对我国未来医疗体制改革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医院要注重管理;建立医疗服务评价机制,用信誉指数替代表达医生的私人信息;建立病人对医生的医疗服务评价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常刚  吕国营  
监管和自律是克服医生道德风险的两种主要途径,但是政府对医疗领域的过度干预会挤占市场声誉机制的发育空间,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医生的道德风险。改革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以及医院等级评定和医生职称评定制度,同时放松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控制,以恢复被扭曲的医疗供方市场声誉机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柳思维  陈薇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消费品市场出现了七大历史性变化:一是消费品市场实现了由规模狭小到全球第二大消费品市场的历史性变化;二是消费品市场实现了由供给短缺的卖方市场到供给充裕的买方市场的历史性变化;三是消费品市场实现了由结构粗放到质量提升阶段的历史性变化;四是消费品市场实现了由单一流通渠道到多元流通渠道体系的历史性变化;五是消费品市场实现了由"过冷过热"急剧波动到常态性平稳运行的历史性变化;六是消费品市场实现了由半封闭到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历史性变化;七是消费品市场监管实现了由传统监管模式到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历史性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