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47)
2023(16500)
2022(13737)
2021(12869)
2020(10445)
2019(23910)
2018(23535)
2017(44612)
2016(24179)
2015(27081)
2014(26831)
2013(26740)
2012(25078)
2011(22980)
2010(23509)
2009(21973)
2008(22056)
2007(20014)
2006(18465)
2005(17048)
作者
(68974)
(57746)
(57422)
(54632)
(36986)
(27659)
(26021)
(22395)
(22063)
(20794)
(19881)
(19149)
(18768)
(18651)
(18285)
(17495)
(16961)
(16727)
(16650)
(16582)
(14574)
(14381)
(13977)
(13263)
(12975)
(12936)
(12894)
(12855)
(11723)
(11509)
学科
(112371)
经济(112236)
(93782)
管理(75828)
(74537)
企业(74537)
(49155)
方法(39767)
中国(35303)
业经(33686)
农业(32796)
数学(31281)
数学方法(31021)
(30891)
地方(26474)
(25882)
(22147)
贸易(22128)
(21547)
(20874)
技术(19748)
(19302)
财务(19274)
财务管理(19245)
(19128)
银行(19111)
(18887)
(18657)
(18233)
金融(18232)
机构
学院(350235)
大学(343701)
(160501)
经济(157605)
管理(135589)
研究(127524)
理学(114567)
理学院(113342)
管理学(112028)
管理学院(111342)
中国(102743)
(74248)
(73617)
科学(71415)
(67008)
(64607)
中心(57731)
研究所(57604)
财经(56640)
(55852)
(51451)
农业(50958)
业大(49525)
经济学(48500)
北京(47365)
(45403)
师范(45032)
(44935)
(43673)
经济学院(43563)
基金
项目(219555)
科学(175759)
研究(167768)
基金(160668)
(138170)
国家(136825)
科学基金(118286)
社会(110170)
社会科(104165)
社会科学(104138)
(85448)
基金项目(83657)
教育(75025)
自然(72193)
(70795)
自然科(70539)
自然科学(70524)
自然科学基金(69321)
编号(68286)
资助(64622)
成果(56082)
(53129)
(50037)
重点(49217)
(48064)
课题(47490)
国家社会(46122)
(44298)
创新(44272)
发展(44271)
期刊
(195481)
经济(195481)
研究(114637)
中国(80982)
(68302)
(57528)
管理(54847)
科学(48695)
学报(46997)
农业(45740)
(42959)
金融(42959)
教育(39141)
大学(37338)
业经(35453)
学学(35149)
技术(31423)
经济研究(30383)
财经(28919)
问题(25719)
(25205)
(24779)
(21350)
世界(21138)
技术经济(19558)
国际(19489)
现代(16970)
经济问题(16896)
农村(16489)
(16489)
共检索到567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富刚  刘彦随  张潆文  翟荣新  
探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发展演变规律,是明确新时期农业发展战略决策、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发展演变规律分析表明:①农业生产大致经历了复苏发展-快速发展-缓慢发展-加快发展4个阶段,已由传统的、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转向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政策不断调整发展的客观反映;②受建设占用耕地以及抛荒、撂荒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减少,年均减少233.38×104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逐步下降(从78.74%下降到63.10%);③粮食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占全国的比重逐步下降(从35.36%下降到26...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春松  王俊芳  
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推动了农户金融需求向高层次、多样化方向发展。这种持续变化和升级着的金融需求,构成了农行农户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也是新的县域"蓝海"所在。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行农户金融业务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也面临着服务能力不足、金融产品供给效率不高等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把握当前"三农"政策特征与经济环境影响,找准农户金融业务目标定位,加快产品创新,多层次构建农户金融服务渠道,最终实现"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的目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旺盛  
根据典型调查资料,分别从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及生态持续性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近年来发达地区农业发展态势表现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而基础性粮棉业“钝化”或“萎缩”,并且讨论了发展与代价、工业化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占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咏梅  黄宝连  米松华  
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处于工业化的后期,具有发展循环农业的良好基础,在该区域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亦是落实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在农业领域的体现。文章以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为实证案例分析,探索东部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循环农业的优势、约束及模式等问题,提出推进农作制度创新、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增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加强组织领导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具体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和平  
沿海发达地区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模式选择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经济系博士后蒋和平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趋势及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形势.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新的思路。从扬长避短、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的原则出发.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力,陈良彪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有发达的农业福建广东两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农业部政策体改法规司丁力陈良彪为了研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我们调查了福建省的厦门、漳州两市和广东省的潮州、汕头、佛山、深圳四市所属的县乡,与有关的十多个...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琦  虞孝感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地区。在持续十几、二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该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已经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城市连绵化的格局,为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该地区将继续担负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和国内经济发展示范的重要作用。然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缺口较大、耕地流失严重、粮食安全问题、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生态环境恶化等已成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分析该地区发展状况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协调经济、环境与社会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宝明  李俊超  黄非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面临着新的问题、任务与挑战,为此,必须调整思路、转变机制,努力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效率和效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国  
当前沿海发达地区行的发展重点刘晓国今年年初的全国分行长会议结合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与农行发展的规划,适时提出了农业银行系统的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发展战略,这是农业银行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沿海发达地区是一类行集中的区域,处于这部分地区的各行经营管理搞...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荣刚  程序  
本文对制约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土地资源紧缺,土壤肥力退化,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民务农积极性下降,分户承包,基本农田年久失修,洪涝灾害加剧等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发展“三高”农业,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实施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业投入。建立高标准农田;健全农村服务化体系;科学施肥与用药;加强对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的研究6项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默含  张世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速快于贸易,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已逐渐从贸易主导型转向投资主导型,区域间联系的主要机制已由贸易转向了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后者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就我国来说,通过贸易融入全球经济的模式对沿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薇薇  
珠三角农村地区经济发达,最近10年当地离婚现象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年轻夫妻是离婚主体,大部分离婚案例由女性主张。调查发现,当地农村离婚现象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当地农村是全国农村的婚姻高地,外地女性大量流入,当地女性在婚姻市场进而在家庭权力结构、家庭矛盾中处于劣势地位;二是当地农民家庭缺乏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使得夫妻之间难以形成紧密的相互依赖、协商、支持的关系,夫妻关系完全维系于情感;三是当地农村夫妻之间在经济、亲戚关系、交往圈子上相互独立,使得夫妻之间在家庭责任、义务方面去公共性,夫妻关系纽带不牢固;四是当地宗族观念重,中老年人掌握财产权,维系着传统家庭秩序和权力格局,这与年轻女性主体性伸张形成较大张力,容易导致婆(翁)媳矛盾,进而可能引发夫妻矛盾。这样,年轻女性在家庭中无法获得应有的地位和话语权,难以实现主体意志,因而在发生家庭矛盾或失去夫妻感情之后容易提出离婚,而年轻男子则因为容易再婚亦不畏惧离婚,从而导致当地离婚、再婚、复婚现象频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