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8)
- 2023(13414)
- 2022(11374)
- 2021(10666)
- 2020(8527)
- 2019(19323)
- 2018(19212)
- 2017(35810)
- 2016(19343)
- 2015(21125)
- 2014(20913)
- 2013(20452)
- 2012(19273)
- 2011(17765)
- 2010(18382)
- 2009(17152)
- 2008(16932)
- 2007(15521)
- 2006(14480)
- 2005(13170)
- 学科
- 济(82444)
- 经济(82357)
- 业(64896)
- 管理(54140)
- 农(47813)
- 企(42651)
- 企业(42651)
- 农业(31969)
- 中国(28382)
- 地方(24981)
- 业经(24092)
- 方法(21816)
- 技术(20669)
- 制(20667)
- 数学(18329)
- 数学方法(18063)
- 财(17585)
- 银(16697)
- 银行(16682)
- 行(16301)
- 策(15791)
- 融(15730)
- 金融(15730)
- 发(15581)
- 贸(14635)
- 贸易(14617)
- 体(14238)
- 易(14137)
- 学(13614)
- 技术管理(13235)
- 机构
- 学院(270141)
- 大学(263224)
- 济(118778)
- 经济(116258)
- 管理(104113)
- 研究(99731)
- 理学(87640)
- 理学院(86688)
- 管理学(85517)
- 管理学院(84960)
- 中国(78876)
- 农(57365)
- 科学(56390)
- 京(56279)
- 财(54660)
- 所(50022)
- 中心(45896)
- 江(45686)
- 研究所(44407)
- 农业(43175)
- 业大(40597)
- 财经(40237)
- 范(37997)
- 师范(37710)
- 经(36394)
- 北京(35981)
- 州(35776)
- 院(35321)
- 经济学(33978)
- 省(33018)
- 基金
- 项目(169074)
- 科学(134868)
- 研究(133657)
- 基金(119325)
- 家(102149)
- 国家(101073)
- 科学基金(87131)
- 社会(85456)
- 社会科(80645)
- 社会科学(80629)
- 省(69623)
- 基金项目(62339)
- 教育(60239)
- 划(56616)
- 编号(56501)
- 自然(51707)
- 自然科(50511)
- 自然科学(50502)
- 自然科学基金(49611)
- 成果(46897)
- 资助(46386)
- 发(43450)
- 创(40690)
- 课题(40486)
- 重点(37951)
- 部(37268)
- 创新(37131)
- 发展(36172)
- 展(35544)
- 国家社会(34686)
- 期刊
- 济(150794)
- 经济(150794)
- 研究(90561)
- 中国(71016)
- 农(61010)
- 管理(40872)
- 农业(40841)
- 教育(40160)
- 财(39288)
- 科学(36162)
- 融(36063)
- 金融(36063)
- 学报(34536)
- 业经(29945)
- 大学(28173)
- 技术(26206)
- 学学(26120)
- 经济研究(21817)
- 业(20576)
- 问题(19797)
- 财经(19499)
- 经(16978)
- 农村(15826)
- 村(15826)
- 世界(15339)
- 农业经济(15156)
- 技术经济(14827)
- 科技(14712)
- 经济问题(13822)
- 贸(13725)
共检索到449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文礼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转折点,而“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在改革开放后亦有了新的诠释。“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民收入相对城镇居民收入的下降,这主要是由城乡资源的不对称流通造成的。“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而且对于全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思想和政策的创新与发展集中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六个“一号文件”中。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三农思想 一号文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国友
在当代中国,发展成果共享的创新实质上是在发展成果客体上不断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与在共享主体上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幸福指数的一个渐进过程。它不同于以往的平均主义,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按需分配,这主要是由历史条件和现实因素决定的。发展成果共享创新是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发展成果共享 创新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然
加强党的法规制度建设,注重通过法规制度手段推进和带动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鲜明特点,体现了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不懈努力和接力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法规建设先后经历了拨乱反正和成文化探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体系化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体系和科学高效的法规运行机制。不仅为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有效履行自身使命任务提供了基本法规制度遵循,还为党内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有效机制,从而有效提升了管党治党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提供了可靠制度保障。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党内法规 制度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李小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快速成长为居于世界前列的制造业大国、国际贸易大国和经济总量大国。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时期,中国人民勇于创新制度,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道路。回首这举世瞩目、影响深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伟大进程,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制度创新和对人的尊重。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国家各部委颁发的主要文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权威报告、理论界和学术界在劳动力流动方面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梳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制度和政策的演进历程及发展趋势,秉承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努力还原并展现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静慧 吴雪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乡村治理的重要问题,围绕“三农”问题,我国不断进行政策创新实践,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主要有1978-1989年纠偏和探索时期、1989-2002年稳定和发展时期、2002-2012年新农村建设时期、2012-2021年乡村振兴时期四个阶段。“三农”政策的演进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党中央的领导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保障、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注重保持政策的耦合性和连续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保障。在未来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我们应在不同视角下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统筹城乡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三农”政策 乡村振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海宾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才的发展。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设立的特区之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深圳市的人才政策发展演变是我国人才政策演进的缩影。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全面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及深圳市人才政策的重要历史变革,分析其中的演进规律,并展望未来深圳市人才政策的发展方向,也为国内其他城市人才政策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人才政策 改革发展 深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红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起步、探视、发展、完善四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政策有不同的特征。从社区教育政策变迁历程来说,其价值取向从单一走向多元,内容中的主体地位逐渐人本化,实施过程的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展望未来,我国社区教育政策应在价值取向上更加多元化,在内容上更加体系化,在保障机制上更加明确化。
关键词:
社区教育 政策 变迁 逻辑 展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小丽
科学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是高等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经历了萌生探索、形成发展和内涵建设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高等职业教育政策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持和导向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至今仍存在公平、质量和取向等方面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应该从提高高职教育政策的可行性、完善政策执行的支持保障系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这三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政策 改革开放 三改一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小丽
李小丽在《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29期中撰文,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演进,分析了我国现行高职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发展调适的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1.萌生探索期,即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国家开始把眼光放到被长久忽视的职业教育上,促使高等职业教育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金娜
小学生"减负"是基础教育领域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减负政策在政府管理监督方面一直弱化对学生的选拔,其他方面以新时代为转折点,存在着从逐渐弱化到有限强化学校教育教学、从放任到规限社会力量办学、从引导家长成为减负配合者到成为减负主体的发展特征。依据"减负实效性"和"能否引起教育分层"两条标准,发现减负政策存在以下局限:弱化学校教育教学忽视了学习负担的阶层差异;禁止设重点校(班)与传统的教育政绩观相矛盾;就近入学的减负功能具有阶层差异;治理社会力量办学的措施不完善。新时代小学生减负政策一方面要确立适度学习负担、合理全面发展的减负目标;另一方面要优化策略,包括转变教育政绩观、强化学校教育责任、开展"多校划片"入学和加强治理社会力量办学。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小学生 减负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经济理论研究包括纯理论研究和现实经济研究。前者是对经济理论体系的修正、改进和完善,对原有的命题或定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根据这一命题或定理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体系更为合理和完善。后者是对经济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作理论研究,对有关经济现象作出理论上的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 范旭
以改革开放以来127份中国科技成果评价政策文本作为分析样本,将中国创新能力演变划分为3个阶段:跟跑阶段(1978至2005年),跟踪、并行、领跑并存且以跟踪为主阶段(2006至2015年),并行、领跑为主阶段(2016至2035年),运用共词与聚类分析法揭示不同阶段下政策的注意力及其优化途径。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创新能力日益提升,科技成果评价政策呈现"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导向"与评价内容并重演进的规律,政策焦点变化总体上贴近国家创新能力发展实践,其中第一阶段主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方法,第二阶段从评价方法转向评价内容,第三阶段从关注评价内容转向评价导向与评价内容并重,目标导向和绩效考核趋势日益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科技成果评价政策今后应更加注重科技评价的导向作用,关注科研诚信建设;同时应更加关注成果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文丽
农业保险是处理农业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财务安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之一,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各国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之一,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农业保险经历的三轮试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尹西明 陈红花 陈劲
通过理论创新完善中国特色创新理论体系,是未来中国超越追赶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支撑。批判性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原创性创新范式发展历程、演变特征与趋势,发现从早期的自主创新,到如今全面创新、协同创新、整合式创新和有意义的创新,中国特色创新理论经历了从单一范式到多元范式并存,从微观走向宏观、从局部走向全面、从战术走向战略的演变过程,也是中国创新学者扎根中国改革开放和企业创新实践的理论探索过程。讨论中国创新学派形成与发展趋势,指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创新理论体系的方向,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理论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闭关自守是中国长期愚昧落后的重要根源,邓小平在总结中国数百年闭关锁国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颇具特色的开放思想体系,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经过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继承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指导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