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4)
- 2023(10050)
- 2022(8445)
- 2021(8006)
- 2020(6762)
- 2019(15588)
- 2018(15441)
- 2017(28802)
- 2016(15929)
- 2015(17870)
- 2014(17717)
- 2013(17453)
- 2012(16420)
- 2011(15215)
- 2010(15251)
- 2009(14622)
- 2008(14581)
- 2007(12989)
- 2006(11916)
- 2005(11211)
- 学科
- 济(65587)
- 经济(65480)
- 管理(46642)
- 业(39873)
- 企(33597)
- 企业(33597)
- 方法(24945)
- 中国(21997)
- 数学(21430)
- 数学方法(21203)
- 制(19835)
- 财(19158)
- 农(16623)
- 学(16286)
- 业经(14246)
- 体(14144)
- 贸(13773)
- 贸易(13764)
- 易(13526)
- 银(12869)
- 银行(12841)
- 行(12423)
- 融(12239)
- 金融(12236)
- 体制(11973)
- 环境(10232)
- 农业(10065)
- 理论(9937)
- 务(9761)
- 财务(9734)
- 机构
- 大学(235413)
- 学院(228229)
- 济(101684)
- 经济(99872)
- 研究(89849)
- 管理(80284)
- 中国(70755)
- 理学(67281)
- 理学院(66398)
- 管理学(65390)
- 管理学院(64947)
- 京(52605)
- 科学(51939)
- 财(51416)
- 所(46400)
- 研究所(41652)
- 农(39244)
- 财经(39126)
- 中心(38852)
- 经(35706)
- 江(35492)
- 北京(34156)
- 经济学(33460)
- 院(32470)
- 业大(31657)
- 范(31136)
- 农业(30885)
- 师范(30790)
- 经济学院(29719)
- 财经大学(29107)
- 基金
- 项目(144725)
- 科学(114443)
- 基金(107988)
- 研究(105370)
- 家(96303)
- 国家(95571)
- 科学基金(79824)
- 社会(69527)
- 社会科(65924)
- 社会科学(65906)
- 基金项目(55286)
- 省(51668)
- 自然(50037)
- 自然科(48823)
- 自然科学(48803)
- 教育(48789)
- 自然科学基金(47987)
- 划(46260)
- 资助(44769)
- 编号(39744)
- 成果(35138)
- 部(34787)
- 重点(33900)
- 制(31593)
- 发(30931)
- 国家社会(30676)
- 中国(29942)
- 教育部(29849)
- 课题(29713)
- 创(29540)
共检索到372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振良
土地制度是指土地所有制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地使用制度的总和。由于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其开发利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同时还要遵循自然规律。所以,对土地制度的研究既涉及到现实经济运行问题和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同时还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和科学文化问题,所以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振良
土地制度是指土地所有制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地使用制度的总和。由于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其开发利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同时还要遵循自然规律。所以,对土地度的研究既涉及到现实经济运行问题和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同时还涉及到自然生态境和科学文化问题,所以是属于总观经济的范畴。本文试就几个与此有关的基本思路性问谈些粗浅看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本文从我国土地体制改革和立法的目的入手,阐述了土地体制改革中应调整好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粮食安全与房价等社会安全的关系、土地改革和立法与财政体制改革的关系以及农民土地保障与推进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和形成合理的地方政府房地财政收入渠道、延长土地使用年期、形成稳定的土地物权以及开征房地产交易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建议。
关键词:
土地体制改革 财政体制 税收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琳
随着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中小造纸、小制革、小印染的大量涌现,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防治污染已成为我国当代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一、环境污染治理不利的原因分析环境污染治理不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环保部门治理污染所需资金严重缺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谷家伟 徐霞
目前我国很多社会、民生问题都与现行的土地制度密切相关,文章从现行的土地制度及存在问题着手,并结合对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土地制度和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认为土地私有制不是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选项,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明确城市土地所有权,实行中央对土地的垂直管理;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形成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
关键词:
土地制度 问题 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钱忠好 曲福田
研究目的:从理论上研究政府土地征用垄断的经济诱因,分析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垄断制度安排下政府、农民、厂商利益受益或受损状况,进而探讨中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方法: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典型特征是政府垄断。这一制度在保护政府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农民和厂商的利益。研究结论:中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是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约束机制,避免政府暴利潜能;打破政府土地征用垄断坚冰,允许非农建设用地入市等。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征地制度 征地垄断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守英
土地制度是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性安排。过去40年,土地制度的独特安排与变革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变革的发动机,由此形成的"以地谋发展模式"又成为拖累经济转型的重要制度性障碍。随着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平台,结构变革转向城乡互动,土地制度的不适应性凸显,必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告别以地谋发展,以土地结构优化促进结构改革,推进以集体地权制度和宅基地制度为核心的农村土地改革。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改革 经济发展 以地谋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仇叶
基于乡村工业化历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土地利用与土地价值上出现显著分化,引发了土地制度实践的东西区域差异。总体而言,中西部的土地制度实践主要涉及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而东部地区则在国家与集体间重新配置土地开发权。两者均是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而非原因,如果简单将东部的制度实践照搬到中西部地区可能导致土地制度改革陷入困境。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二元地权结构有较强的合理性与适应性,应当持续发挥公有制的统筹协调功能,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创新机制,以应对不同区域的差异化经济社会问题。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土地制度改革 集体建设用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琦 王昊
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绩令世界瞩目,但从理想目标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看,目前显然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中国土地制度改革成功启动的历史功绩从来都没有人怀疑过,但从权益公平化及改革成果共享化的角度看,很显然,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困惑。一是土地权利非公平性:二元土地制度下的城乡差异依然严重;二是显失公正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扭曲的收入结构日趋严重;三是体制的缺位与错位:政府职责定位的混乱状况尚未根本改观;四是土地管理的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冲突加重;五是农地流转与城市土地储备: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反向逆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万茂
从介绍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现状,包括已经建立的有关土地管理的各项制度及其功能定位着手,论述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执行效果及其存在问题并分析成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取向和发展趋势提出个人的见解、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土地管理 制度 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守英
土地制度是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性安排。过去40年,土地制度的独特安排与变革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变革的发动机,由此形成的"以地谋发展模式"又成为拖累经济转型的重要制度性障碍。随着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平台,结构变革转向城乡互动,土地制度的不适应性凸显,必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告别以地谋发展,以土地结构优化促进结构改革,推进以集体地权制度和宅基地制度为核心的农村土地改革。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改革 经济发展 以地谋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佳飞 杨继瑞
以分析土地管理制度所处的耕地保护红线、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时代背景为逻辑起点,研究了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市场化配置的三种策略:城乡土地流动、耕地资源异地占补平衡和"飞地工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土地改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路径:城市土地一级开发的PPP模式,发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引擎作用,宅基地有限市场化配置和市场化思路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最后,提出政府在土地改革制度环境建设中的四个功能:科学规划、搭建市场交易平台、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和风险评估管控。
关键词: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市场化 土地改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绪亚
土地运行递进“三维空间” 土地是种资源,也是一种资产。土地资产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观念,在历史上早就引起重视,并被历代政府及职能部门所接受。但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或土地经济运行建立在土地资产化基础上,从古到今尚未真正起步。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土地无偿使用制度,真正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外资投向大陆,各地政府以土地入股或合作的形式建立了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这就是最初的土地价值化动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有土地无偿使用制度面临着挑战,旧体制下土地资源浪费与土地不可流转性特征根本无法适应经济改革的要求,于是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迅速建立。与之相应,外资企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先进
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实践与发展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王先进一、改革缘起和发展进程我国非农业工地使用制度改革是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开始的。酝酿国有工地使用制度改革,始于八十年代初。首先是由于城市经济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而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农地非农化。中国政府着力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不断强化征地制度的原因在于,试图在既利用征地制度获取所需要的土地和资金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之间寻找平衡。尽管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但是,在现行行政考核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会诱致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从而阻碍土地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一方面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更多的与事权相匹配的税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