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947)
2022(1696)
2021(1818)
2020(1426)
2019(3538)
2018(3756)
2017(6783)
2016(3881)
2015(4226)
2014(4368)
2013(4185)
2012(3819)
2011(3337)
2010(3730)
2009(3285)
2008(3311)
2007(2649)
2006(2611)
2005(2486)
2004(2344)
作者
(9473)
(7954)
(7843)
(7737)
(5055)
(3800)
(3604)
(3010)
(2924)
(2863)
(2783)
(2779)
(2749)
(2675)
(2627)
(2437)
(2351)
(2293)
(2140)
(2138)
(2123)
(1943)
(1896)
(1876)
(1824)
(1816)
(1778)
(1719)
(1658)
(1623)
学科
(12862)
(11557)
经济(11530)
财政(10786)
管理(9377)
(8808)
(8368)
(6875)
(6462)
(6075)
企业(6075)
体制(5944)
中国(5887)
制度(4329)
(4329)
(4198)
(3876)
银行(3873)
(3740)
(3534)
金融(3534)
地方(3490)
(3458)
税收(3372)
(3334)
(3323)
方法(3214)
教育(3142)
(3012)
及其(2988)
机构
大学(45766)
学院(44881)
(20120)
经济(19696)
研究(19693)
(17574)
中国(16534)
管理(14523)
理学(11528)
理学院(11370)
管理学(11221)
管理学院(11103)
(10538)
科学(10364)
(10330)
财经(9847)
研究所(8995)
(8956)
(8378)
中心(8373)
财政(7766)
(7721)
(7418)
财经大学(7245)
北京(7118)
(6993)
(6920)
经济学(6552)
(6541)
师范(6489)
基金
项目(24392)
研究(20241)
科学(18569)
基金(16775)
(14341)
国家(14196)
社会(12147)
科学基金(11564)
社会科(11422)
社会科学(11418)
教育(9986)
(9130)
成果(8341)
编号(8325)
基金项目(8304)
(7895)
资助(7040)
课题(6712)
自然(6326)
(6242)
自然科(6135)
自然科学(6131)
自然科学基金(6022)
(5901)
重点(5742)
(5676)
(5537)
教育部(5288)
(5135)
(5122)
期刊
(27694)
经济(27694)
研究(22834)
中国(16134)
(16097)
教育(9907)
(8845)
金融(8845)
(6784)
管理(6618)
(6383)
财政(6383)
学报(6219)
财经(5789)
大学(5176)
科学(5161)
(4990)
经济研究(4982)
学学(4558)
技术(3988)
农业(3589)
问题(3408)
业经(3230)
改革(3180)
(3180)
(2868)
(2727)
农村(2600)
(2600)
职业(2597)
共检索到89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正平  何广文  
改革前,邮政储蓄由于“只存不贷”、坐享高额转存利润等问题而倍受指责,2003年9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邮政储蓄转存利率、资金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本文旨在考察改革以来邮政储蓄在获得资金自主运用权后资金的流向情况,尤其关注它是否还在继续充当农村资金“抽水机”的角色,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文卿  
落后地区邮政储蓄业务应有所改革人民银行乌兰察布盟分行刘文卿近几年来,落后地区邮政储蓄迅猛发展。无论就其存款余额、机构数目,还是规模、影响力正接近甚至超过专业银行。由于经营储蓄业务比邮电业务成本低、风险小、收入稳定,邮政储蓄已由邮政部门的附营业务转为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正耀  彭琦  田苗  
从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角度入手分析邮政储蓄改革的进程,以邮政储蓄改革的变迁为主线,对我国20年来的邮政储蓄问题进行重新梳理,认为,虽然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符合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思路,但由于缺乏全面考虑邮政储蓄改革的基础条件和没有认识到政府因素的介入,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并非是邮政储蓄改革一劳永逸的方案,邮政储蓄改革未来的发展道路仍然很漫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洪海玲  
基于博弈论的基本原理,银监会、国家邮政储汇局和各级邮政储蓄所是主要的博弈方。银监会与国家邮政储汇局在改革工作中形成矛盾的主要方面,争夺对邮政储蓄的监管;各级邮政储蓄是一个较微妙的角色,既要服从上级的监管,又要考虑自身的收益。在邮政储蓄改革中,三者都权衡自己的利益成本,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博弈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晓东  赵小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章玲  强志龙  赵小松  
20 0 3年 ,是邮政全面扭亏为盈的第一年 ,邮政储蓄经过 18年的发展 ,收储余额已超过 80 0 0亿元 ,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五大金融机构 ,2 0 0 2年实现业务收入 175.55亿元 ,占总收入的 1/3强。 2 0 0 3年 9月初 ,人民银行发出通知 ,要求从 8月 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太  
我国邮政储蓄自1986年开办以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截止到1991年底,存款总额已达315.32亿元,以1986年为基期,1987至1991五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4%。邮政储蓄存款额的日益增大,使得邮政储蓄在金融领域的作用不断地加强。以往我们在谈论邮政储蓄时,只强调其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和引导消费的职能,将其与专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职能相提并论,而忽略了邮政储蓄另一个特有的职能,即作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控手段的职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石泉  朱小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小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邮政储蓄现行的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日益暴露,邮政储蓄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邮政储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加快我国邮政储蓄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吉乐  
邮政储蓄银行首先需要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银行机制,然后再逐步进行体制改革我在中国生活了8年,一直负责德国与中国相关方面的合作事宜。应该说,德国与中国这两个国家的邮储银行有很多共同点。德国邮政银行的改革历程德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德国邮政银行)的改革经历了多次变迁。第一次改革是在25年前,即1989年东德、西德统一后,德国进行了邮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伟生  刘钟钦  魏微  应丽艳  
针对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邮政储蓄资金应该回流农村,支持三农建设。本文提出邮政储蓄资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回流农村:尽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独立承担经营风险,通过自身实现邮储资金回流农村;利用邮政储蓄资金购买农发行金融债券,间接回流农村;部分邮政储蓄资金交由农村信用社运作;把部分邮政储蓄资金借给小额贷款机构使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国珍  邵小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