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5)
2023(5379)
2022(4594)
2021(4331)
2020(3661)
2019(8330)
2018(8529)
2017(15501)
2016(8832)
2015(9570)
2014(9632)
2013(9348)
2012(8592)
2011(7717)
2010(8162)
2009(7976)
2008(8078)
2007(7117)
2006(6597)
2005(6407)
作者
(24100)
(20268)
(20057)
(19429)
(12987)
(9621)
(9181)
(7861)
(7732)
(7287)
(7036)
(6834)
(6778)
(6686)
(6550)
(6256)
(5961)
(5923)
(5909)
(5857)
(5414)
(4992)
(4892)
(4663)
(4610)
(4588)
(4520)
(4458)
(4057)
(4028)
学科
管理(29546)
(29451)
经济(29382)
(24480)
(22330)
企业(22330)
(16205)
(12673)
(10611)
中国(9641)
体制(9328)
方法(9196)
业经(8461)
(8215)
教育(7653)
(7646)
银行(7634)
数学(7497)
(7437)
制度(7433)
数学方法(7382)
(7266)
(7120)
金融(7118)
(6895)
财务(6878)
财务管理(6856)
企业财务(6515)
(6480)
税收(6153)
机构
大学(123270)
学院(119401)
(50172)
经济(48821)
研究(45003)
管理(43058)
理学(35723)
理学院(35295)
管理学(34756)
管理学院(34484)
中国(33679)
(29262)
(26625)
科学(23541)
(22115)
财经(21054)
(20860)
中心(19426)
研究所(19206)
(18919)
(17901)
北京(17141)
(16699)
(16235)
师范(16089)
经济学(15760)
(15573)
财经大学(15463)
(15204)
业大(15199)
基金
项目(73128)
科学(57936)
研究(57316)
基金(52745)
(45172)
国家(44761)
科学基金(38422)
社会(36630)
社会科(34624)
社会科学(34617)
(28516)
教育(28272)
基金项目(27038)
(23893)
编号(23260)
自然(23064)
自然科(22496)
自然科学(22489)
自然科学基金(22101)
资助(21088)
成果(20974)
(20651)
课题(17802)
(17364)
重点(16897)
(15764)
(15679)
教育部(15409)
国家社会(15249)
(15247)
期刊
(64165)
经济(64165)
研究(45859)
中国(34662)
(25301)
教育(22338)
管理(18706)
(16771)
学报(16547)
科学(15566)
(14814)
金融(14814)
大学(13794)
学学(12452)
财经(11509)
技术(10449)
农业(10411)
(9883)
经济研究(9327)
(9245)
业经(8798)
问题(7653)
(6259)
改革(6150)
(6150)
会计(6127)
(6059)
财会(5732)
理论(5705)
(5694)
共检索到204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碧野  沈岩  杨淑华  吴振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云南  
博士生生源质量是能否培养出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现实录取的博士生生源不尽如人意。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完善博士生招生政策、改革博士生招生制度、加强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等对策,以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若玲  万圆  
对博士生教育长期采取的"考试入学制"存在一些弊端,虽然以考试成绩为基础、以统一性和严格性为基本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招生公平,但难以有效选拔到优秀的博士生生源。因此,在渐进式引入国际上通行的"申请入学制"时,我们尤其要注重科学推进公平的制度完善,综合制定招生计划"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增强导师责任风险让其合理运用招生自主权、重视考察研究兴趣等,并完善整个博士培养过程的设计、执行和监督,让博士生教育改革之路更为顺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跃文  刘秉瑜  黄萌  
博士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质量是博士生教育的生命线,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招生工作是首要环节。本文通过对现行博士生招生考试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今后改革的设想,旨在提高博士生入学水平,确保培养质量,以推动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永存  
在梳理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教学已有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两点设想:一是要拓宽课程内容,树立大哲学观;二是要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实践环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宗益  郑小林  冯斌  夏晓玲  黄雪  
从改善博士生生源结构和生源水平、提高博士生学习积极性和博士生导师在科研工作中的主导性等方面入手,分析生源结构、经费资助方式及强度、招生指标等政策和措施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提出通过实施改革招生政策等外生性约束措施来构建提高博士生招生质量的内生性约束机制的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平  
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博士生培养质量。从国外高校博士生招生制度与课程设置的经验中发现.我国高校必须以"科学研究"为价值取向.通过统筹考虑博士生招生制度与课程设置,来优化博士生培养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忠升  
为使博士生教育的各相关方都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都有效地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设计了一套新的博士生培养机制。主要包括招生名额的确定与配置机制、博导制度、培养质量监控机制等内容,对改进博士生教育提供了初步的制度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任模  屠中华  刘惠琴  姚强  杨斌  
从多样化的学科选拔和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需要出发,阐述了博士生招生改革缘由,分析了"申请–审核"制的优势,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应从人才选拔标准、材料审查、综合考核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博士生选拔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朝阳  
与传统博士研究生招生模式相比,"申请–考核"制有利于明确选拔标准、优化选拔方式,实现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的转变,发挥特色和优势,提高效率和质量。但切忌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应加深思考和认识,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优化运行机制发挥其制度优势。结合武汉大学2010年以来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试点工作的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学铁  邢光军  
我国现行招生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其在教育性质、结构模式、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体制机制、质量效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阐述了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和存在的不利因素,分析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特点,并针对高等教育实际提出建立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实施多样化的招生宣传方式、完善多维度的招生工作机制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英姿  刘泽文  张佳乐  吴小林  
为了回应提升博士生生源质量的现实诉求及深化招生制度研究的理论诉求,本文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出发,探讨导师、学生及研究生院在"申请-考核"制实施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行为选择及潜在的行为结果,提出完善招生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即建立相应的边界机制、监督机制与过程机制以优化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提升"申请-考核"制运行效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孟卫青  吴开俊  王一博  
认为博士生招生与指导制度、导师的指导责任和指导补充制度、课程修读和科学研究的结构化耦合机制都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曹云  
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关涉高校、考生、导师三类主体,三类主体因追求效率、公平和学术自由而存在明显的价值取向差异,进而导致高校与考生间效率与公平的矛盾、高校与导师间追求效率与学术自由的矛盾、导师与考生间自主选才与结果公平的矛盾。高校、考生和导师各主体需发挥各自力量和作用,构建充满张力的三力制衡状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潘峰  张立迁  
近年来,一批高校相继试点探索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并已成为我国博士生招生的重要制度形式。实践研究表明: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与自治两者间存在一定逻辑自洽,自治有助于落实招生自主权,孕育良好的博士生教育生态,契合了博士生教育特点。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需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共性目标,构建符合国情校情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并充分融入非智力因素的考察,以达至"自治"。基于学理分析、比较、调研访谈等方式,认为自治是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必然选择的实施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