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8)
- 2023(13342)
- 2022(11767)
- 2021(11357)
- 2020(9648)
- 2019(22206)
- 2018(22678)
- 2017(44131)
- 2016(24077)
- 2015(27046)
- 2014(27283)
- 2013(27029)
- 2012(24755)
- 2011(22495)
- 2010(22703)
- 2009(21141)
- 2008(21031)
- 2007(18369)
- 2006(16543)
- 2005(14707)
- 学科
- 济(91603)
- 经济(91403)
- 管理(67921)
- 业(66334)
- 企(54721)
- 企业(54721)
- 方法(43179)
- 数学(36507)
- 数学方法(36119)
- 中国(28764)
- 财(26772)
- 农(25216)
- 制(23469)
- 业经(21172)
- 学(20283)
- 银(18725)
- 银行(18686)
- 行(17812)
- 理论(17424)
- 地方(16931)
- 贸(16743)
- 贸易(16734)
- 融(16522)
- 金融(16520)
- 易(16288)
- 务(16126)
- 和(16060)
- 财务(16056)
- 财务管理(16019)
- 农业(15834)
- 机构
- 大学(344068)
- 学院(339779)
- 济(134512)
- 管理(134159)
- 经济(131434)
- 理学(115017)
- 研究(114813)
- 理学院(113701)
- 管理学(111814)
- 管理学院(111149)
- 中国(88752)
- 京(74063)
- 科学(69989)
- 财(68743)
- 所(58162)
- 财经(53776)
- 农(52953)
- 研究所(52475)
- 中心(51259)
- 江(49835)
- 业大(48840)
- 经(48782)
- 北京(47751)
- 范(45306)
- 师范(44916)
- 农业(41280)
- 院(41229)
- 州(40465)
- 财经大学(40124)
- 经济学(40075)
- 基金
- 项目(223872)
- 科学(175138)
- 研究(165451)
- 基金(161960)
- 家(140309)
- 国家(139102)
- 科学基金(118764)
- 社会(104020)
- 社会科(97664)
- 社会科学(97632)
- 省(85980)
- 基金项目(85959)
- 自然(76874)
- 教育(76266)
- 自然科(75034)
- 自然科学(75012)
- 自然科学基金(73671)
- 划(73176)
- 编号(68169)
- 资助(67283)
- 成果(57270)
- 部(50356)
- 重点(49562)
- 课题(46884)
- 发(46522)
- 创(45757)
- 教育部(43309)
- 科研(42679)
- 创新(42627)
- 项目编号(42352)
- 期刊
- 济(150826)
- 经济(150826)
- 研究(109175)
- 中国(66497)
- 学报(53251)
- 财(51752)
- 管理(49440)
- 科学(48918)
- 农(48250)
- 教育(41118)
- 大学(40472)
- 学学(37759)
- 融(36377)
- 金融(36377)
- 农业(32755)
- 技术(27692)
- 财经(26493)
- 业经(23969)
- 经济研究(23882)
- 经(22430)
- 问题(19856)
- 理论(18418)
- 图书(17343)
- 实践(16861)
- 践(16861)
- 业(15965)
- 技术经济(15786)
- 现代(15567)
- 科技(15484)
- 版(15314)
共检索到510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彭浩然 呙玉红 周坚
本文考察了我国九大行业有代表性的个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所获得的内含报酬率以及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发现: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低收入行业的内含报酬率和绝对替代率都要高于高收入行业;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九大行业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以及社会统筹部分的内含报酬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从九大行业的整体来看,改革后绝对替代率的离散系数小于改革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发挥了一定程度的收入调节作用,缩小了各行业之间的基础养老金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梅 黄雯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不同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些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方式和待遇办法都有明显差别,形成了城镇"双轨制"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不同人群享受到不同的养老保险再分配方式和结果。文章在考虑了各类人群不同的工资水平和工资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假设不同报酬率、贴现率和缴费年限对参与不同社会养老保险人群的终生受益进行比较和测算。研究认为,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设计,养老保险的再分配效应只局限于企业职工;农村居民没有激励去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养老金远
关键词:
制度组成 制度分割 收入再分配 养老保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连芬 刘德伟
全国统筹是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最高层次。基本养老保险从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是解决省级统筹中诸多弊端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在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相比省级统筹,全国统筹更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增强抗风险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了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杨良初 赵大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表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紧迫性。但是目前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与央地支出责任划分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建议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构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许航敏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养老保险统筹事关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内嵌着国家治理能力。在各地省级统筹改革探索基础上,我国自2022年1月起实行全国统筹,这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迈上了统一规范的新台阶。但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是改革的终点,还存在不少矛盾,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认为养老保险统筹改革是事关国家治理能力的改革,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升,既推动了制度的完善,提升了老年人的安全感幸福感,更推动了我国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未来应在准确理解养老保险统筹本质基础上,系统认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紧紧围绕养老保险的共济功能发挥和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保障这个核心目的,坚持问题导向,从加强宣传解读、深化理论研究、完善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构建利益均衡机制等方面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革落地见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姚晓垒 虞斌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运用1989-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与社会养老保险支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1997年养老保险改革前后居民养老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1997年以后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改革以前养老保险对消费的影响,本文认为改革以后养老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以及居民养老金收入的大幅上升可能是形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居民消费 生命周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本文对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然后基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利用精算方法与数据定量分析了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代内再分配和代际再分配效应,最后得到如下结论:与原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新养老保险制度明显减弱了代内再分配效应,并且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代际不公平。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代内再分配 代际再分配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桔云
根据基准参数测算,并轨后不同收入水平员工的目标替代率均有所下降,且工资水平越高,降幅越大,但基本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缴费年限越长,降幅越小;女性因并轨的福利损失普遍大于男性。并轨后替代率随投资收益率提高而增大,增幅亦随之加大。并轨改善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水平的公平性,同时增加了待遇的不确定性。收入水平越高,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差距越大,且男性大于女性;二者差距随着缴费年限和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而缩小,随着工资增长率的提高而扩大;发展企业年金有利于缩小二者差距。如果没有企业年金,企业人员的退休生活水平将会大幅下降,并轨前后二者差距接近,并轨成为新的双轨。税收对减缓二者养老金差距的...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养老金并轨 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强
公平性可分为制度建设的客观公平性及参保者主观的公平性评价。本文利用2011年对全国4个省份1600余份问卷的调查数据,重点探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客观公平性的缺失及其对公众主观评价的影响,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公众公平性评价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评价总体不高,认为制度公平的比例仅为49.4%。公众社会特质层面的职业类型、所在区位及制度层面的保障水平显著影响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感,而公众个人特质层面的四个因素则无显著性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彦 李春根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实行与企业职工一致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使得这三类人群的养老保险问题在整体上得到了统一,体现出制度建设朝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但根据安格斯·迪顿的理论,提升福利和减少贫穷的政策设计,需考虑个体间的消费差异,否则将影响政策设计的公平程度。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公平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并轨后企事业机关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并轨后的制度在保障力、覆盖率、养老责任分担、缴费负担、退休年龄、待遇计发与调整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并在后续的制度建设中,建议通过法治化等强制手段提高...
关键词:
企事业机关单位养老保险 并轨 公平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胜谦
筹资模式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它决定了这一制度在财务上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各种问题,如人口老龄化、覆盖面窄、缴费水平过高、征缴率低等,以及采取的改革措施,如做实个人账户、改革计发办法、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几乎无一不与改善筹资能力有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寇明风
目前,由于日益严峻的基础养老金财务隐患和支付压力,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着严重的冲击。作为养老保险改革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从理论上讲,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中央政府才能在全国各地养老金之间实现调剂余缺,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艳萍 朱夙哲
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改革过程。在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虽然体现出公平性的不断改善,但无论从国际比较还是国内现实来看,目前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明显的非公平性,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多层次统一模式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海燕
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文章从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差别入手,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及其社会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了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具体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登新 周亚娇
文章基于对改革开放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变迁过程的梳理,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总结变迁的基本特点,分析省级统筹安排下制度的非均衡状态,探讨当下推进全国统筹的动力和条件。通过研究发现,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应以全国统筹为导向推动制度渐进式变迁;政府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供给主体,政府应该在制度供给中处于中立地位,兼顾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同时,在推进全国统筹过程中,应顺势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分担,避免制度被"锁定"在无效率的状态而导致停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