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2)
- 2023(14841)
- 2022(12629)
- 2021(11872)
- 2020(10158)
- 2019(23162)
- 2018(23177)
- 2017(44220)
- 2016(24023)
- 2015(26610)
- 2014(26239)
- 2013(25673)
- 2012(23518)
- 2011(21270)
- 2010(21456)
- 2009(19743)
- 2008(19287)
- 2007(17055)
- 2006(15307)
- 2005(13762)
- 学科
- 济(94044)
- 经济(93895)
- 业(72624)
- 管理(67208)
- 企(52236)
- 企业(52236)
- 农(48192)
- 方法(38159)
- 数学(33287)
- 数学方法(32780)
- 农业(31827)
- 财(26498)
- 中国(26169)
- 业经(25546)
- 制(25122)
- 学(19067)
- 体(18054)
- 地方(17479)
- 银(16496)
- 银行(16461)
- 贸(16082)
- 贸易(16073)
- 行(15772)
- 易(15702)
- 融(15687)
- 金融(15683)
- 务(14863)
- 财务(14803)
- 财务管理(14761)
- 理论(14535)
- 机构
- 大学(328422)
- 学院(327355)
- 济(137226)
- 经济(134500)
- 管理(126775)
- 研究(112392)
- 理学(109089)
- 理学院(107939)
- 管理学(106010)
- 管理学院(105400)
- 中国(87467)
- 农(69207)
- 京(68763)
- 科学(66907)
- 财(65879)
- 所(56077)
- 中心(53621)
- 农业(53289)
- 业大(52762)
- 江(51347)
- 财经(50738)
- 研究所(50410)
- 经(46329)
- 北京(42742)
- 范(42683)
- 师范(42194)
- 经济学(41449)
- 院(40148)
- 州(39497)
- 财经大学(37575)
- 基金
- 项目(220890)
- 科学(174934)
- 研究(163019)
- 基金(161919)
- 家(142082)
- 国家(140570)
- 科学基金(120517)
- 社会(104647)
- 社会科(98870)
- 社会科学(98842)
- 省(85950)
- 基金项目(85336)
- 自然(77489)
- 自然科(75665)
- 自然科学(75639)
- 教育(75122)
- 自然科学基金(74307)
- 划(72330)
- 编号(66177)
- 资助(65115)
- 成果(54192)
- 部(50114)
- 重点(50023)
- 发(47756)
- 创(46521)
- 课题(45205)
- 制(45187)
- 国家社会(43703)
- 创新(43552)
- 教育部(43082)
- 期刊
- 济(158015)
- 经济(158015)
- 研究(98817)
- 中国(72282)
- 农(69769)
- 学报(52593)
- 财(51631)
- 科学(48400)
- 农业(47025)
- 管理(46888)
- 大学(41817)
- 学学(38893)
- 教育(37844)
- 融(34570)
- 金融(34570)
- 业经(29582)
- 技术(28960)
- 财经(25028)
- 业(23222)
- 经济研究(22607)
- 经(21534)
- 问题(21348)
- 版(17801)
- 图书(17015)
- 世界(16654)
- 农村(15579)
- 村(15579)
- 技术经济(15116)
- 理论(15068)
- 科技(14617)
共检索到505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开文 原正军 王小雪
运用大量的口述史料和期刊论文,对改革初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国营农场中建立家庭农场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表明,当时当地兴办家庭农场,最关键的原因是当时国营农场制度效率低下,生产经营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重重。由于变革现存制度可能带来的巨大的潜在利润,加上生产技术水平高、制度创新成本较小、外部环境不断优化等有利条件,家庭农场才得以陆续成功兴办。因此,必须出于一定的客观动因,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具备应有的条件,家庭农场才会水到渠成;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好大喜功。这是这段历史对今天的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亚萍 罗勇
在家庭农场发展的不同时期采用的雇佣制度有所差异:初建阶段,主要是临时雇佣农工,以年薪制付给报酬;发展阶段,可以采用人身顶股制的做法;高级阶段,主要采用以"顶身股"为核心与临时雇工相结合的雇佣制度。文章重点论证说明了家庭农场中新型雇佣制度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①从雇佣性质上,农场主是活跃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民营"企业主",是新的社会阶层的成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②雇佣的原则是长期稳定。③雇佣制度有一般的雇佣制度和以"顶身股"为核心的新型雇工制度。④选择农业生产经验丰富、与农场主的利益关系相对一致的一家一户的雇工。⑤雇佣的形式主要有"带地佣工"、"二八种地"、"种地头"等。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人身顶股制 雇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韩朝华
本文依据国家农垦系统的档案和相关统计资料探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为什么要创办国有农场,以及创办的成效如何。基本结论:创办国有农场是新中国追求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战略举措之一,国家领导层希望由国有农场作样板,引领和推动全国农业的集体化和现代化。国有农场自创建以来开垦了大片荒原,生产了大量农副产品,发展了非农产业,实现了高速成长。但由于其内在的制度局限,未能摆脱效率低、成本高和大量亏损的被动局面。国有农场的经营不善还含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即国家为积累工业发展资金,通过行政统制汲取农业剩余,给农场的运营绩效带来深远的负效应。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而大量接收安置城镇知识青年和其他富余人员,也妨碍国有农场效...
关键词:
国营农场 农垦 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文霞 杜志雄 郜亮亮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稳步推进中国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探索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进行研究和及时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全国家庭农场追踪监测数据,检验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家庭农场这种经营主体加入合作社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行为的因素后,2016年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玉米农场加入合作社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没有实施收储制度改革地区的玉米农场。这是因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由原先的国家指定收购转为市场主体自主收购,生产者必须随行就市销售玉米,从而面临市场销售问题,而加入合作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降低销售风险。因此,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激发了农业生产主体的市场化行为,反映真实供求关系的市场机制开始对生产和需求发挥调节作用。
关键词: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家庭农场 合作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德仙 黄中伟
本文从国际经验、生成动力、实践偏离、适度规模、组织关系和经营绩效六个方面细致梳理家庭农场的国内研究动态,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国际经验借鉴形成一个固定分析框架;家庭农场主要具有三种典型的生成动力说;家庭农场实践运行呈现三类特征偏离;家庭农场基于多元层次视角界定适度规模;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和合作社具有紧密的关系;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由经营能力和制度环境决定。进一步分析发现,制度环境对家庭农场具有多重维度的影响。调节制度环境显著有利于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制度环境对家庭农场的生成、适度规模及经营绩效等都具有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剑良
国营农场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营农场的改革一直是个引人注目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原苏联、东欧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对国营农场的改革采取了私有化的办法。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存在的问题很多。有的被迫放慢甚至停止了私有化步伐。我国国营农场的产生,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农场的发展也曾起了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营农场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国营农场究竟向何处去?根据我国国情,私有化的办法看来是行不通的。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国营农场,并提出一条新的改革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戈珠
一个国家的人民,无论什么阶级或什么职业,都容易满足于小小的成功,而不进行重大改革的时候,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实在是应当寒心的。——日本中江兆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鹏 裘少莹
俄罗斯家庭农场,是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公民联合起来,财产共有,在亲自参与的基础上共同进行生产和其他经营活动的组织。俄罗斯《农场法》规定了农场的概念、建立、成员、财产、经营等相关内容,该法确定了俄罗斯家庭农场建立并进行活动的法律、经济和社会基础,对俄罗斯家庭农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俄罗斯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研究对中国家庭农场培育和发展的启示在于:推进家庭农场立法、明确家庭农场的民事主体地位、严格区分家庭成员和家庭农场成员、确认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不可分性、清晰界定家庭农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为家庭农场提供资金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雪梅
本文从交易费用视角,分析了农业经济组织的演进规律,并审视了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组织优势和困境。提出要改革土地管理、农村金融、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社会化服务等制度,进一步降低家庭农场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强家庭农场发展的激励。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规模 交易费用 经济组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鹏
日本家庭农场包括独立农场和一户一法人两类。日本的认定农业者制度和直接支付对其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认定农业者制度明确了农地流转的方向,超级长期贷款制度为认定农业者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直接支付则为家庭农场提供了一个能够继续从事农业并改善其农业经营的环境。日本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研究对中国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的启示在于:应当明确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规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清晰界定家庭农场的"农地"范围、确立家庭农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优先地位、健全支持家庭农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以及加大对家庭农场的补贴力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论文探讨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和内涵,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索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并结合当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民
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利用河南省的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分类测度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并从制度结构场域视角阐释了契约关系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4类家庭农场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地权制度不稳定对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4类家庭农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交易制度场域内,各个契约关系人的行为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和收益的影响及方向不同;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水平对所有类型农场运行效率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管理仅对规模养殖类农场起到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制度结构 家庭农场 契约关系 生产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民
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利用河南省的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分类测度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并从制度结构场域视角阐释了契约关系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4类家庭农场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地权制度不稳定对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4类家庭农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交易制度场域内,各个契约关系人的行为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和收益的影响及方向不同;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水平对所有类型农场运行效率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管理仅对规模养殖类农场起到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制度结构 家庭农场 契约关系 生产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