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8)
2023(2102)
2022(1823)
2021(1758)
2020(1454)
2019(3404)
2018(3603)
2017(6918)
2016(3790)
2015(4113)
2014(4228)
2013(4089)
2012(3714)
2011(3307)
2010(3267)
2009(2957)
2008(2865)
2007(2493)
2006(2116)
2005(1793)
作者
(9420)
(8008)
(7763)
(7660)
(5084)
(3694)
(3636)
(3185)
(3074)
(2799)
(2783)
(2694)
(2589)
(2539)
(2511)
(2410)
(2344)
(2312)
(2249)
(2243)
(1985)
(1952)
(1871)
(1825)
(1801)
(1784)
(1761)
(1724)
(1579)
(1510)
学科
(18636)
经济(18610)
管理(14524)
(9067)
(7733)
企业(7733)
方法(5613)
地产(5238)
(5238)
房地(5238)
房地产(5238)
数学(5055)
数学方法(5028)
(4911)
(4319)
(3708)
城市(3614)
城市经济(3413)
经济管理(3411)
中国(3375)
体制(3080)
(3060)
业经(2785)
(2547)
(2467)
税收(2464)
银行(2464)
(2453)
(2381)
金融(2379)
机构
大学(49613)
学院(49180)
(21943)
经济(21526)
管理(20708)
理学(17687)
理学院(17526)
管理学(17346)
管理学院(17246)
研究(16114)
中国(12444)
(11312)
(9939)
财经(8817)
科学(8553)
(8069)
中心(7440)
(7434)
(7281)
经济学(6965)
财经大学(6682)
研究所(6651)
经济学院(6243)
业大(6205)
(6090)
北京(6060)
(6035)
商学(5669)
商学院(5612)
(5547)
基金
项目(33578)
科学(27012)
研究(25667)
基金(25174)
(21294)
国家(21124)
科学基金(18530)
社会(16955)
社会科(16064)
社会科学(16060)
基金项目(13529)
(12770)
教育(11884)
自然(11536)
自然科(11272)
自然科学(11269)
自然科学基金(11059)
(10683)
资助(10013)
编号(10012)
(9251)
成果(8282)
(8003)
重点(7377)
(7180)
课题(7148)
教育部(7132)
国家社会(7033)
人文(6896)
创新(6806)
期刊
(24548)
经济(24548)
研究(16142)
中国(9154)
(8931)
管理(7785)
科学(6303)
学报(5867)
(5549)
(5283)
金融(5283)
大学(4900)
教育(4742)
学学(4645)
财经(4381)
经济研究(4044)
技术(3813)
(3744)
业经(3590)
农业(3497)
问题(3346)
理论(2993)
实践(2714)
(2714)
现代(2449)
改革(2296)
(2296)
技术经济(2149)
价格(2143)
(2138)
共检索到73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先柱  王敏  
居住条件作为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对于居民幸福感有着重大影响。十九大报告提出"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就是要通过改善居住条件来增强人民幸福感。为了检验我国发展住房保障对于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2010-2013年数据,本文进行系统实证分析:从居民幸福感分布的时间、空间特征上,我们发现2011年样本居民幸福感最高,北方区域、沿海区域的样本居民幸福感较高;从住房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实证分析上验证了住房产权、住房面积等因素显著地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从区域分布特征上证实了住房对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呈"梯化特征";从样本年龄分层特征上验证了住房对不同年龄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发现了在30-50岁年龄段存在"幸福拐点"现象。上述结论全面证实了住房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幸福感,也辨析了住房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内部差异性特征。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富强  
住房制度是微观领域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目标在于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但住房制度如何进行安排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呢?这要视具体国情而定。一般而言,住房资源的配置有三种机制:完全的市场化、完全的计划化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机制。当土地和住房资源丰富且社会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传长  
为了配合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使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构建新的住房体制基本框架,从根本上解决现行城镇住房制度中存在的严重弊端,根据国务院、省、市房改政策,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四川省南部县从住房的投入、建设、分配和管理等一系列环节上,大胆进行了较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士余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经过几年的试点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仍处于以公共积累为投资主体,以低租金高福利为消费主导模式的状况。住房制度改革的滞后不仅制约了住房建设的发展,而且牵制着整个改革的进程。本文在分析住房制度现状及弊端的基础上,用定量分析的办法量化出我国城镇住房惊人的福利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在比较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收入与住房消费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房租调整的基本目标值。通过比较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住房政策及其演变走向的分析,找出一些共性规律:政府由直接参予住房建设和分配,转换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间接调控;将住房列入社会保障范围,以居者有其屋为目标实现社会稳定;而政府功能的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长禄  王家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住房制度改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分配制度的改革。结束福利性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已成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杰  王韧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缺陷在于社会支撑制度的构建明显滞后于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进程。而作为同时具有市场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特殊商品,住房制度的市场化路径必然包含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和社会支撑制度的构建两项基本内容,并需要在保障性和竞争性、消费性和投资性、实物性和货币性、静态性和动态性4个方面进行综合协调与平衡。具体地讲,只有通过以下6个方面的针对性改革,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一是通过保障方式创新实现住房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的互动;二是通过政府角色转变加速住房交易主体与产权形式的配套;三是通过供给结构调整促进住房市场竞争与保障提供的统一;四是通过财税制度改革保证住房消费性与投资性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成都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刘大海  杨灿智  杜文  庄道军  杨钢  蓝定香  梁灏  
文章认为 ,国有企业住房制度的深入改革、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住房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等都要求组建住房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住房股份有限公司 ,首先要界定国有企业存量住房的产权 ,再将国有企业存量住房折价入股 ,组建为住房股份有限公司。要使住房股份有限公司正常运行 ,必须解决好股东企业增发住房工资的问题、住房资金运行渠道的转换问题和股东企业承受力及增资来源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湛泳  
从住房制度改革的角度入手 ,探讨了住房制度改革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刘军民同志的专著《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经济社会转轨中"居者有其屋"的求解》,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房价持续快速上涨,住房供应结构失衡,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房价、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也由此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大热点和难点。在这种现实背景之下,本书作者选择住房制度改革研究课题,形成了这本以专著形式表现的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育琨  
一、我国城镇住房改革的背景和主要过程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城镇住房问题以供给严重不足为主要特点。当时人均居住面积不到3.6平方米,住房困难的家庭(人均4平方米以下,或两家合住一套单元的不方便户与无房户等)占城镇家庭总数的35.6%。而改革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在住房建设上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1979年至1990年的12年中,全国城镇新建住房15亿平方米,建房投资累计2800亿元,分别为1950年至1990年的40年中新建住房及投资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孔凡文  刘亚臣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30年来,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带动了国民经济增长,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但是,也存在着住房市场化过度,房价过高,住房保障制度和政策没能切实实施等问题,完善我国住房制度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健  
本文针对住房私有化是否应该成为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住房商品化的实现形式既可以出售也可以出租,至于在我国现阶段住房出租与出售孰主孰次,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租赁是解决目前商品房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倪鹏飞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经济新常态的要求,顺应房地产发展及住房模式演化的规律,应针对中国住房制度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抑制炒和支持住为出发点,以定型成熟的基础目标为落脚点,按照统一与差别兼顾、政府与市场结合、农村与城镇一体、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一致、购房与租房并举的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和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两级体系和廉居、安居、康居、乐居四个层次的制度体系。文章提出通过深化多项相关的改革,建立产权、开发、消费、交换、分配等五项基本基础制度,建立土地、财税、金融、户籍和行政管理等五项配套基础制度,形成房地产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陆岷峰  
一、当前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 (一)住房投资体制不配套。按照房改目标,住房投资要建立一个责、权、利相结合,投资来源多渠道,逐步加大居民个人住房投资比重的体制。但目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投资政策不配套。目前关于居民购置房产产权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购置房产后服务修缮措施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