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5)
2023(7526)
2022(6207)
2021(5855)
2020(4774)
2019(10841)
2018(10681)
2017(20656)
2016(10962)
2015(11932)
2014(11889)
2013(11273)
2012(10404)
2011(9433)
2010(10003)
2009(9777)
2008(8975)
2007(7925)
2006(7570)
2005(7111)
作者
(27521)
(22854)
(22454)
(22095)
(14759)
(10697)
(10558)
(8966)
(8548)
(8430)
(7693)
(7605)
(7501)
(7327)
(7292)
(7249)
(6640)
(6636)
(6605)
(6433)
(5907)
(5525)
(5445)
(5272)
(5262)
(5234)
(5089)
(5007)
(4660)
(4573)
学科
(37822)
经济(37765)
管理(31861)
(30276)
(26052)
金融(26052)
(25603)
企业(25603)
(23857)
银行(23857)
(23239)
中国(20457)
(16780)
(15904)
(13058)
方法(11751)
中国金融(11183)
地方(10660)
数学(10474)
业经(10428)
数学方法(10297)
(9951)
(9543)
(9158)
财务(9134)
财务管理(9114)
企业财务(8759)
体制(8617)
农业(8377)
(8225)
机构
学院(141638)
大学(139060)
(64650)
经济(63167)
管理(53671)
研究(50535)
中国(46960)
理学(44350)
理学院(43925)
管理学(43392)
管理学院(43077)
(37180)
(28619)
财经(26696)
中心(25455)
科学(25048)
(24198)
(24166)
(23254)
(22023)
银行(21291)
研究所(21127)
经济学(20612)
(20517)
金融(20160)
(19996)
财经大学(19730)
(19101)
人民(18966)
(18862)
基金
项目(84415)
研究(68928)
科学(67031)
基金(60556)
(50498)
国家(49990)
社会(44095)
科学基金(43456)
社会科(41942)
社会科学(41936)
(32506)
教育(31365)
基金项目(30227)
编号(29456)
(26837)
成果(26339)
资助(25396)
自然(24725)
自然科(24163)
自然科学(24155)
自然科学基金(23735)
课题(20782)
(19465)
(19273)
(19226)
重点(18996)
(18483)
国家社会(18356)
项目编号(18350)
(18116)
期刊
(76363)
经济(76363)
研究(52743)
(35938)
金融(35938)
中国(33848)
(28978)
管理(21111)
教育(19552)
(18438)
学报(14578)
科学(14553)
财经(13811)
经济研究(12606)
大学(12466)
(11856)
业经(11741)
技术(11683)
学学(11489)
农业(10929)
问题(9283)
(8704)
理论(8527)
国际(8454)
实践(7607)
(7607)
图书(7405)
(7009)
论坛(7009)
改革(6906)
共检索到244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在理论抽象上,金融稳定既是一项公共政策也是一种公共产品。作为公共政策,它是中央银行受公众委托而履行的货币职能之一;作为公共产品,它是中央银行向全社会提供的某种金融安全类产品。一般而言,金融稳定与金融改革属于两个层面的问题,因而并不构成对立;但是,在中国的现实金融公共政策选择上,两者却必然地存在某种潜在对立,这导致公共政策制定者不得不在改革与稳定间寻求权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孟艳  
经过10多年的运转,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也面临着改革。200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政策性金融特别是对三家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原则和思路。其中,国家开发银行将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主要从事中长期业务;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则按照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深化内部改革。对政策性金融业务,今后将通过实行公开透明的招标制来展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江春  邢晓东  李孔建  
一、引言与综述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究竟应该采用政策规则方式还是相机抉择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也是各国货币当局在实际操作中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运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摆脱危机成为主要经济体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而采取何种政策方式又会直接影响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永友  周达军  
财政政策应如何在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之间进行有效权衡,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的研究表明,由于内生的制度缺陷,自动稳定器无法单独胜任稳定经济的角色;而缺乏约束的自由裁量行为又使得相机抉择具有较大的赤字和政治周期风险;尽管一些经济体采取了一些财政规则,但经验证据并没有表明规则约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相反,在一些经济体,财政规则反而引致了更大的隐性财政风险。鉴于两种机制各自的优弊,为在提高财政政策稳定绩效的同时保持市场尽可能高的效率,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应首先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相机抉择的灵活性以弥补自动稳定器的不足。为提高相机抉择的有效性,必须采取过程控制,而非目前被...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余红艳  袁以平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以"区域性、外资性"为主的传统税收优惠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历史演进遵循着增长目标导向下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以及税收制度的变迁逻辑。重新审视并研判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现实约束,可以发现: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度缺陷体现在规模不可度量与预算难以监控、目标多元与政策逻辑匮乏、政策繁杂与效果模糊以及国际视角的考量等四个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税收优惠政策应实现从传统政策实施的"相机抉择"到"稳定机制"的转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天福  
我国金融改革面临的挑战及抉择李天福一、金融改革面临的挑战尽管我国金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已基本确立,但由于缺乏相关改革的协调和配套,必然把金融推到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风口浪尖,首当其冲地承受新旧体制转轨磨擦的巨大压力。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颖  
本文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回顾,分析了当前全球经济回暖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当前国内外存在是否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争论以及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最后提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与否要建立在深入分析实体、政府等经济主体的基础上,并进行国际间的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锋元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统计改革,已经摆上重要议程。具体如何进行改革,广大统计工作者议论纷纷,可谓百家争鸣,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在此,笔者也谈几点想法。一、必须考虑的问题为确保统计改革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设计改革的总体方案时,必须首行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明确指导思想,就是以什么理论,什么思想来指导统计改革。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青原  张泓语  
本文以A股市场上首家推出优先股发行方案的广汇能源在获得证监会发行核准后终止优先股发行的案例为切入点,探讨上市公司采用优先股融资需要考虑的因素及其对普通股股价的影响,进而揭示优先股融资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保持良好的现金流状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优先股融资方案、选择合适的发行时机、完善相关政策等规避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永友  
通过对我国经济与财政政策波动的有效度量,文章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关联性进行的研究表明:经济与财政政策波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互扰性;经济波动引致的财政收支波动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并成为我国自1994年财政赤字产生的主要原因;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波动之间存在不完全的双向因果关系,其中,经济波动引致的财政收支变化对经济波动的反向调节力度较小,并具有明显的时滞,而相机抉择机制引致的财政收支外生变化对经济的反向调节虽然时滞较短,但工具之间存在明显的协调失灵;财政政策波动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效果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扩张性政策较紧缩性政策好,相机抉择机制较自动稳定机制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琪  杜崇珊  
近年来,由于全球传统货币政策空间不足等原因,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该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器来实现。相较而言,主要发达国家往往拥有较为强大的自动稳定器。特别是受困于深度经济衰退的压力,一些国家设计并应用了"第二代财政自动稳定机制",该机制可以说是融合了相机抉择和自动稳定器的优点。我国囿于历史和现实条件,自动稳定器发育不良,长期依靠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来平抑经济波动,不仅影响了逆周期调节的效率,也造成了政策依赖症等经济社会问题。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过多依靠传统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方式不仅不符合主要经济体调控手段的发展趋势,而且也难以满足抵御风险、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确定性的要求。笔者梳理了主要发达国家财政自动稳定器的制度设计及调控机理,以此为借鉴,提出我国增强财政自动稳定器功能、构建财政双重调节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安岭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再次实行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并非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最佳选择,实际上重复了长期以来增长依赖、投资拉动的传统发展思路,并没有解决影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其结果将会重蹈或放大投资——增长——回落——再投资的周期波动旧辙。中国已处在经济发展的新的拐点。在新的历史平台上,要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迫切需要转换发展思路,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走一条消费主导、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道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康  孟艳  
政策性金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状态,其中确实存在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潮流;但这种潮流只是政策性金融发展的一个局部特征,而不是整体特征,不宜泛化,尤其不宜直接照搬到政策性金融尚未经历过较充分发展的后发经济体——中国身上来。我们需要理智地借鉴政策性金融改革的国际经验,避免误导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强调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负面影响,更不能将此作为确定政策性金融改革路径的主要因素与考量依据。要从战略与长远的角度看待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改革,积极建设、合理发展,发挥政策性金融之利,遏制政策性金融之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套利机会和定价体系的极度扭曲导致金融创新偏向跨界和跨境的套利,导致投资者风险自负的原则失效,导致政府过度干预,也导致定价体系进一步扭曲金融稳定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金融稳定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样成为了各国央行的主要政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大幅波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各国对金融稳定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金融稳定的重要性、金融和货币政策冲击渠道的多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套利机会和定价体系的极度扭曲导致金融创新偏向跨界和跨境的套利,导致投资者风险自负的原则失效,导致政府过度干预,也导致定价体系进一步扭曲金融稳定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金融稳定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样成为了各国央行的主要政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大幅波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各国对金融稳定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金融稳定的重要性、金融和货币政策冲击渠道的多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