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0)
2023(4807)
2022(4176)
2021(4056)
2020(3572)
2019(8434)
2018(8942)
2017(17573)
2016(9822)
2015(11060)
2014(11180)
2013(11111)
2012(10650)
2011(9979)
2010(10295)
2009(9849)
2008(10227)
2007(8914)
2006(8380)
2005(7838)
作者
(29389)
(24471)
(24285)
(23550)
(15698)
(11598)
(11126)
(9295)
(9238)
(8892)
(8474)
(8307)
(8125)
(7993)
(7882)
(7570)
(7249)
(7249)
(7004)
(6981)
(6663)
(6090)
(6089)
(5672)
(5658)
(5636)
(5601)
(5254)
(4916)
(4883)
学科
(38392)
经济(38342)
管理(22315)
(20607)
方法(16746)
(16090)
企业(16090)
数学(15151)
数学方法(14980)
中国(13450)
(12974)
(10827)
(10538)
(9575)
银行(9555)
(9312)
(9197)
(8802)
(8709)
贸易(8701)
(8513)
(8387)
金融(8386)
(8192)
税收(7755)
业经(7754)
(7681)
体制(7488)
理论(6189)
(6180)
机构
大学(147560)
学院(144250)
(61149)
经济(59831)
研究(56224)
管理(49220)
中国(45502)
理学(40969)
理学院(40404)
管理学(39617)
管理学院(39345)
(34071)
科学(33291)
(32582)
(30250)
研究所(27157)
财经(25596)
(24183)
中心(24088)
(23185)
(22719)
北京(21654)
(20992)
师范(20783)
(19871)
经济学(19606)
业大(19070)
财经大学(19013)
农业(18938)
(17893)
基金
项目(84593)
科学(65553)
研究(61898)
基金(61175)
(54179)
国家(53782)
科学基金(43715)
社会(38018)
社会科(35912)
社会科学(35903)
基金项目(31859)
(30774)
教育(29349)
自然(27877)
(27808)
自然科(27140)
自然科学(27128)
自然科学基金(26646)
资助(26012)
编号(25291)
成果(23021)
(20078)
重点(20055)
课题(18396)
(18146)
教育部(16939)
(16759)
(16709)
科研(16294)
创新(15801)
期刊
(72466)
经济(72466)
研究(52421)
中国(29726)
(24050)
学报(22873)
(21503)
科学(21489)
(21042)
金融(21042)
管理(19014)
教育(18447)
大学(17221)
学学(15987)
农业(13964)
财经(13175)
经济研究(12227)
(11319)
技术(10895)
业经(10730)
问题(10369)
(9549)
国际(8657)
理论(8504)
实践(7526)
(7526)
改革(7074)
(7074)
商业(6836)
(6800)
共检索到234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我国改革以来由于体制变化,通货膨胀在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特征,分析不同阶段通货膨胀的具体特征和在这些特征背后的特殊社会原因和生成机理,不仅可以加深对我国通货膨胀的认识和理解,也能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通货膨胀的具体对策提供依据。根据改革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变化,可以大体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3年,其特征是分配冲突型通货膨胀;第二阶段1984—1988年,其特征是主体扩张型通货膨胀;第三阶段1989—1991年,其特征是政策抑制下的"隐性"通货膨胀。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这三个阶段的特征和成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建河  
体制转型阶段的矛盾与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蔡建河我国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现代经济史表明,经济现代化过程同时也是市场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过程。经济发展是经济运行的永恒主题,经济增长是这一主题的现代化形式。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树清  
中国改革以来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对此,无人否认。但是中国在过去十多年间所发生的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的关系如何,在这个问题上很可能有多种看法。 1991年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是19580亿元,大约相当于1978年数字的5.5倍。同样按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数进行折算,实际国民生产总值,1991年是1978年将近3倍,就是说增长了2倍。由此可见,在13年中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5倍,其中有2.5倍是由于价格因亲引起的虚增。在同期内,货币的增长要高得多。现金增长了大约14倍,M1增长了大约9倍,M2增长了大约17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吉林  原鹏飞  
本文分别构建了两、三以及四机制C-STAR模型来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非线性运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通胀率是平稳的非线性均值回归过程,依据三机制模型划分的通缩、通缩-通胀中间态以及通胀的三阶段能很好地刻画我国通货膨胀的运动特点;但是把我国通货膨胀率划分为通缩、通胀适中、温和通胀和高通胀的四阶段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与拟合能力。我们详细阐述了通货膨胀在不同阶段的转换特点以及持久性与不确定性特征,发现通货膨胀的持久性与不确定性成反向非线性关系,与水平值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在温和通胀阶段,其持久性最强,不确定性最小;在通胀适中阶段,其持久性最弱,不确定性最大。另外,温和通胀阶段也是最优通胀目标区间,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央行应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该区间内。最后,本文给出了实证结果所蕴含的政策涵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兴园  
作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其原因极其复杂。无论是经济结构失衡、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量过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还是国有企业效益低下,法制建设的不健全等,均是由于体制的不健全、体制改革的不完善所致。因此,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深化改革入手,平衡各项政策,协调各种矛盾,这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东  高铁梅  吴桂珍  
在九届人大会议上,我国政府明确提出1998年既要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以内,同时又要实现经济的适度增长。为实现以上目标,必须采取正确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根据经济学原理,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多种,在不同时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的政策措施也要有所不同。本文利用多变量时间序列变动因素分析模型(MTV),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所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江  韩鑫韬  
改革开放以来至2008年,我国经历了四次比较有影响的通货膨胀。本文首先概述了四次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然后主要从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结构性通货膨胀三方面分析了四次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当前第五次通货膨胀现象,正确制定有关的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策群  
伴随我国十年改革开放的通货膨胀幽灵,进入1988年,已经突破两位数,并呈持续上升之势。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当前通货膨胀率均已大大超过改革“不可避免的代价”的界限和我国人民的承受能力,从而变成急待整治的“顽症”。本文拟就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基因作粗线条描述,并为综合治理这一“顽症”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权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引起广泛关注。文章首先通过对5个主要价格指数1990-2010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通胀—紧缩因子作为对通货膨胀的测度。进而建立多变量时间序列变动因素分析模型对影响通货膨胀的11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三个公因子即成本及经济增长因子、需求因子和货币因子,并通过计量回归模型得出这些因子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量化影响。文章还讨论了我国现阶段的通胀形势,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的容忍区间进行了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在1.87%~4.87%范围内是合理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玲  雷良海  
文章将能源价格、产出、需求、汇率等因素引入反映宏观开放经济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和总供给/总需求(AS/AD)模型,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方法实证分析了2005年7月汇改后至2011年4月期间,各变量对通货膨胀影响系数的变动状况,结果表明:2005年7月汇改后至今出现的通货膨胀现象更多的是一种由人民币升值引起的输入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自身具有持续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今年上半年通胀的特点是: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生产资料的价格回落;城市的物价上涨趋缓,农村的物价上涨较强,消费品物价迅猛上涨,消费品市场疲软;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银行的储蓄存款大量增加;通货膨胀与某些地区经济停滞并行。基本建设投资导致通胀的机制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价格预期;融资成本。但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联系。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难以完全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去解释,它可以概括为收入扩张型的通货膨胀。这种膨胀是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平衡,实现人们心理的平衡,弄得不好会形成涨价——增加名义收入——再涨价的不良循环。现阶段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除了“常规”外,政府要管物价、要消除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树青  丁雅楠  
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始终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基于对上证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在3个代表性阶段的月度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3个阶段内通货膨胀状况不同,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的关系也不同。进而推论:在我国,通货膨胀温和时期,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正相关;在严重通货膨胀时期,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负相关;在经济回落并伴有轻微紧缩时期,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负相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及1993年之后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在2004年和2007年又两次明显地出现了通货膨胀迹象,特别是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涨至5.6%,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本轮物价连续上涨与历史上的通货膨胀有什么不同的性质特征?物价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对股市会产生什么影响?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一些比较和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芳芳  
文章论述了200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并提出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