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7)
2023(8641)
2022(7773)
2021(7212)
2020(6621)
2019(15541)
2018(15924)
2017(32031)
2016(17507)
2015(19907)
2014(20440)
2013(20336)
2012(19392)
2011(17669)
2010(18139)
2009(17390)
2008(17689)
2007(16024)
2006(14343)
2005(13320)
作者
(51122)
(42694)
(42392)
(41070)
(27162)
(20406)
(19921)
(16456)
(15924)
(15227)
(14330)
(14269)
(13747)
(13552)
(13439)
(13311)
(13021)
(12580)
(12410)
(12336)
(10867)
(10475)
(10463)
(9720)
(9696)
(9695)
(9607)
(9523)
(8644)
(8551)
学科
(77275)
经济(77185)
管理(46472)
(46300)
方法(36845)
(36420)
企业(36420)
数学(32802)
数学方法(32558)
(22168)
中国(21552)
(20347)
(18876)
(17507)
贸易(17503)
(17035)
(15024)
银行(14995)
(14974)
金融(14972)
业经(14619)
(14413)
(13755)
农业(12951)
地方(12804)
(12488)
(12337)
财务(12318)
财务管理(12281)
企业财务(11670)
机构
大学(262111)
学院(258674)
(116142)
经济(113878)
管理(96530)
研究(91701)
理学(81729)
理学院(80841)
管理学(79704)
管理学院(79200)
中国(71896)
(57863)
(55877)
科学(51711)
(47951)
财经(44817)
研究所(42860)
(42008)
中心(40752)
(40447)
(38845)
北京(36730)
经济学(36648)
业大(35051)
(33492)
经济学院(33306)
师范(33183)
农业(33120)
财经大学(33035)
(32230)
基金
项目(155664)
科学(121012)
研究(115876)
基金(112196)
(96765)
国家(95943)
科学基金(80461)
社会(72955)
社会科(69163)
社会科学(69138)
(58668)
基金项目(58665)
教育(54216)
(50294)
自然(50131)
自然科(48910)
自然科学(48893)
编号(48194)
自然科学基金(48013)
资助(47904)
成果(40962)
(36808)
重点(35287)
(33719)
课题(33036)
教育部(31671)
(31622)
(30489)
人文(30219)
大学(29969)
期刊
(132635)
经济(132635)
研究(85579)
中国(48955)
(44033)
学报(37070)
(37069)
管理(34881)
科学(33489)
(30328)
金融(30328)
大学(28208)
教育(27840)
学学(26172)
农业(24378)
经济研究(22696)
财经(22578)
技术(21029)
业经(20649)
(19458)
问题(18344)
(18143)
国际(17420)
商业(14159)
理论(13775)
统计(13682)
技术经济(13490)
(13238)
世界(12822)
实践(12246)
共检索到403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雷辉  
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7三十年期间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变动趋势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调整我国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国富  
众所周知,投资在一国的经济增长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储蓄则是投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为此,各国都试图从制度上作出适当的安排,以促使本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不断有所提高。然而,受统计资料的限制,多年来我国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十分少见。比如,与国际水平对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邹蕴涵  
根据历史经验,在一国人均收入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居民消费将经历贫困性高消费、消费率的直线下降、转折性上升、稳步攀升等主要阶段,消费率增长曲线呈现U型。目前,我国正处于消费率U型曲线的爬坡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建议从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多角度入手,大力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消费水平提升,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邹蕴涵  
根据历史经验,在一国人均收入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居民消费将经历贫困性高消费、消费率的直线下降、转折性上升、稳步攀升等主要阶段,消费率增长曲线呈现U型。目前,我国正处于消费率U型曲线的爬坡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建议从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多角度入手,大力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消费水平提升,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阳昌朋  
目前我国投资率持续上升而消费率持续下降主要是体制性制约因素影响的结果,即转轨时期新制度缺陷造成的居民消费倾向下降趋势,旧体制粘性形成的政府投资行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性,导致我国转轨时期的高投资率、低消费率趋势长期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千里  罗斯基  郑玉歆  
一、引言 如何评价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和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这不但为中国经济学家所关注,而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经济学家的兴趣。可以看到,始终有一部分人对中国改革的成就持怀疑态度,这表现在对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的外延增长模式向依靠生产率提高的内涵增长模式转变的争论上。近来新的研究表明,和人们曾设想的相反,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增长,更多的是依靠储蓄、投资,而不是依靠生产率的提高(Lau and kim 1992;Young 1994;Krugman 1994)。这些研究似乎加重了对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的怀疑。特别是中国国有工业生产率与自...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杨永华  
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考虑,中国的消费率和消费结构有以下几个特征:资本形成率过高,最终消费率过低;政府消费率过高,居民消费率过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有所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上升缓慢;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支出差距有所扩大;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消费支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消费支出的差距有所扩大。要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主导型和外贸主导型的增长模式向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化;政府要通过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提高消费率;政府要扩大公共品支出,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消费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宁军明  
2008年11月21-23日,由湖南商学院承办的全国第12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星城长沙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新闻出版界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围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消费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这个主题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现选择发表其中部分发言和论文,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伟  
新兴工业化国家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特征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提升,投资率不断提高,消费率不断下降;在工业化结束或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之后,投资率和消费率将趋于相对稳定状态。同时,从典型新型工业化国家投资率的变化规律看,各国投资率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辉  
本文利用1978-2007三十年期间我国投资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波动和经济波动情况进行了态势分析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投资的周期性波动是导致我国的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投资波动既有宏微观经济体制的原因,又有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完善投资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卿定文  程掀  
本文从国家有关外贸发展的政策、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金融国际化程度等几个因素的发展,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总结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特点,根据中国目前经济外向发展的状况进一步分析了今后发展的趋势。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华  蔡倩  
消费税作为具有特殊调节作用的税种,其变革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消费税的变革也在开征国家、课征范围、税率、国际趋同、税收征管以及资金使用等方面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消费税在征税范围、税目、税率、计征方式、税收归属等方面应借鉴国际经验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文平  刘燕  
新世纪以来,我国中职课改取得了如下主要成就:课程本质观的深化与突破,课程标准建设得到重视并逐步启动,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目标取向,以工作过程为逻辑进行课程内容组织,形成多元化的课程开发模式,出台相关课程政策提高课程质量。但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课程目标的内在价值亟需关注,课程内容滞后于生产技术,课程结构体系仍需不断优化,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准备不足,行业企业参与课程的力量需要深度发挥,对课程评价关注不够。未来中职课改的主要趋势有:研制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接的课程标准,走向全人格的中职课程目标,构建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优化课程实施条件,以校本课程开发深化专业课程特色,形成完善的课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