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6)
2023(11320)
2022(9793)
2021(9029)
2020(7950)
2019(18312)
2018(18589)
2017(36522)
2016(19890)
2015(22480)
2014(22997)
2013(22853)
2012(21780)
2011(19913)
2010(20467)
2009(19588)
2008(19717)
2007(17810)
2006(16046)
2005(15007)
作者
(59482)
(49871)
(49726)
(47994)
(31975)
(23773)
(22927)
(19248)
(18647)
(17942)
(17152)
(16512)
(16144)
(16037)
(15756)
(15536)
(14909)
(14620)
(14454)
(14358)
(12680)
(12328)
(12169)
(11422)
(11360)
(11200)
(11152)
(10818)
(10228)
(9861)
学科
(104312)
经济(104216)
管理(54561)
(51897)
方法(41659)
(41600)
企业(41600)
数学(37390)
数学方法(37106)
中国(26047)
(25172)
(22673)
地方(21360)
(21236)
(19454)
业经(18701)
(16690)
银行(16659)
(16481)
贸易(16474)
(16328)
金融(16326)
(16004)
(15963)
(14943)
(14694)
财务(14671)
财务管理(14630)
农业(14542)
企业财务(13983)
机构
大学(302340)
学院(299572)
(138046)
经济(135313)
管理(109646)
研究(107752)
理学(93112)
理学院(92041)
管理学(90584)
管理学院(89998)
中国(82843)
(66427)
(63685)
科学(62367)
(56245)
财经(51759)
研究所(50373)
(49244)
中心(47530)
(46758)
(45841)
经济学(44438)
业大(41294)
北京(41152)
经济学院(39874)
农业(38683)
财经大学(38219)
(38115)
师范(37746)
(37638)
基金
项目(182775)
科学(143011)
研究(133597)
基金(133173)
(115686)
国家(114743)
科学基金(96697)
社会(85894)
社会科(81467)
社会科学(81438)
(69664)
基金项目(69640)
教育(61627)
自然(60655)
自然科(59181)
自然科学(59157)
(58996)
自然科学基金(58127)
资助(56009)
编号(53595)
成果(45405)
(42126)
重点(41565)
(40049)
课题(37295)
(37065)
教育部(36269)
(36043)
国家社会(35949)
科研(34959)
期刊
(160535)
经济(160535)
研究(98130)
中国(59210)
(52163)
学报(45415)
(44116)
管理(41149)
科学(41087)
大学(34383)
(33462)
金融(33462)
学学(32479)
农业(28842)
教育(28777)
财经(27556)
经济研究(27374)
技术(25229)
(23814)
业经(23036)
问题(21579)
(18517)
技术经济(16865)
国际(16249)
统计(16176)
理论(15255)
(14901)
商业(14510)
世界(14116)
(13854)
共检索到466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辉  
本文利用1978-2007三十年期间我国投资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波动和经济波动情况进行了态势分析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投资的周期性波动是导致我国的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投资波动既有宏微观经济体制的原因,又有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完善投资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然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分析冯煜一、经济波动的基本态势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量上增长很快。按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88.1亿元增加到1995年5773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5%,比改革开放前1953~1978年平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珂英  张鸿武  
在对国内外存货投资与经济波动相关文献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中国的存货/销售额比率及存货投资与中国经济周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存货/销售额比率的逆周期性特征比较明显,并体现出一定的持久性;就长期而言,存货投资的顺周期性特征比较明显,就短期来讲,存货投资与经济波动的规律性并不存在。作为政策参考,建议采取存货/销售额比率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的参考指标,并密切跟踪存货投资的顺周期性特征的未来表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百毅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20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分为5个周期,并且就每个周期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同时深入分析了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最后指出,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存在着自我膨胀的特点,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控制,中国经济波动是投资和消费需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董筱丹  温铁军  
经济基础方面的"三农"问题与上层建筑方面的"三治(村治/乡治/县治)"问题高度相关,构成矛盾的对立统一。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随宏观经济的波动而时紧时缓;不同的经济增长机制对于矛盾的演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改革30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周期趋紧,中国农村地区先后发生了三轮"治理危机";到1990年代以后表现为大量的对抗性冲突。主要原因是违背了"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造成的制度成本——"去组织化"的个体小农难以提供足够的剩余来支撑与大包干伴生的"撤社建乡、撤队建村"之后逐步庞大、异化于经济基础的农村上层建筑。因此,越是现代化的农村"上层建筑"就越是需要政府全额承担制度成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当前我国经济周期阶段研究》课题组  李星  谢静  陈乐一  
根据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我国1979~2003年的年度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经济波动与消费、投资及进出口之间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和短期的波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消费和投资是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两大主要力量,进口和出口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不大,净出口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付洪良  周应恒  
经济波动是国民经济各行业波动的综合反映,也是各行业波动的原因,波幅的大小决定于各行业的自身特征和行业比重。将产业关联作为食品行业增长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然后通过HP滤波法分解出二者的波动成分和趋势成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和格兰杰检验了食品行业和实际GDP在水平值、增长率及其波动成分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实际GDP产出波动将引起食品行业产出波动,其他形式下二者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宏观经济的稳定是食品行业稳健增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婷  庞东  
金融系统对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影响是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经济的周期波动性是否减缓等问题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就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性问题展开分析,分别从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利率走势和股票市场三个角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中介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波动性的影响不是平滑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而是扩大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利率变化与经济增长波动存在相互因果关系,说明我国的经济波动对利率是敏感的;股市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还相当有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朝阳  马方方  陈玉娇  刘皓玥  
文章选取2011—2018年的相关数据,筛选出一般物价综合指数因子、资产价格综合指数因子、货币价格综合指数因子三个核心指标。以核心指标的测算结果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计量模型对影响经济波动的价格指数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符合一般经济意义和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揭示了价格波动与经济波动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乐一  李良  
本文以GDP增长率为指标,按照谷-谷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并从经济史角度对每一次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政府今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剧烈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海燕  刘金全  
本文通过分析和检验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工业产出在经济总规模中所占比重正在逐渐趋于增加,工业产出在水平值上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影响;工业产出增长的波动性是经济周期波动性的重要成分,并对经济周期波动起到连带作用;由于经济周期波动也对工业产出波动具有反馈影响,因此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仍然是重要的政策调控目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代帆  
考察我国能源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和GDP增长率数据进行滤波分解、剔除趋势成分,研究二者的波动关系,并构造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能够准确、直接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源消费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就能提高0.36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乐一  路宁涛  肖明驼  
本文以详实可靠的中外批发物价指数资料来研究1867-1937年中外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当把国外批发物价指数变换成以银计价的指数后,中外经济波动的相关性显著增强。这不是巧合,说明国外经济波动对国内经济波动有较强的传导性,近代中外经济波动之间有内在联系。研究表明,近代中国经济波动深受美、英两国经济的波动影响,但美、英两国经济波动几乎不受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造成近代中外经济波动的相关性深受计价货币影响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物价核算基础货币的不同,造成计价货币变换前近代中外经济波动的相关性不强;二是在自由汇率制度下,国际白银购买力的波动造成了国内白银的流入与流出,从而影响到中国经济的繁荣与萧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玉华  方建春  
本文针对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这一日益重要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性比世界经济稍强,但中国经济的波动幅度较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经历了由强到弱,再逐步转强的过程,但总体上相关性程度较低;中国经济波动滞后于世界经济波动,表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在10%显著性水平下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与中国对外贸易、中国经济与FDI流入之间有较强的相互冲击效应;中国对外贸易对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力较大,而世界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力却有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玲艳  
文章运用HP滤波及季节调整等方法,对我国资本市场波动的特征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时差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有效地验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先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