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7)
2023(9633)
2022(8312)
2021(7903)
2020(6766)
2019(16033)
2018(16253)
2017(32013)
2016(17636)
2015(19889)
2014(20150)
2013(20175)
2012(18983)
2011(17345)
2010(17850)
2009(17227)
2008(17455)
2007(15933)
2006(14444)
2005(13129)
作者
(51183)
(43258)
(43076)
(41353)
(26935)
(20702)
(19670)
(16798)
(16090)
(15434)
(14690)
(14360)
(13638)
(13485)
(13402)
(13393)
(13253)
(12591)
(12439)
(12265)
(10912)
(10832)
(10567)
(9910)
(9838)
(9815)
(9734)
(9512)
(8851)
(8796)
学科
(79354)
经济(79272)
(52285)
(50393)
管理(41573)
农业(33184)
方法(32395)
(30509)
企业(30509)
数学(29567)
数学方法(29360)
中国(22323)
业经(21865)
(20696)
(19220)
地方(15897)
(15170)
贸易(15165)
(14815)
(14656)
银行(14631)
(14276)
(14014)
(13217)
(13181)
(12897)
金融(12895)
农业经济(12429)
(10882)
发展(10732)
机构
学院(259121)
大学(255935)
(113458)
经济(111136)
管理(97188)
研究(89436)
理学(82608)
理学院(81761)
管理学(80611)
管理学院(80132)
中国(73269)
(63026)
(54068)
(53815)
科学(52531)
农业(48361)
(46364)
业大(42974)
中心(42750)
财经(41491)
研究所(41473)
(40830)
(37515)
经济学(34596)
北京(34245)
(33855)
师范(33573)
(32089)
经济学院(31456)
(30384)
基金
项目(159896)
科学(124327)
研究(121457)
基金(114001)
(98001)
国家(97059)
科学基金(81604)
社会(77052)
社会科(72581)
社会科学(72553)
(63978)
基金项目(60959)
教育(54596)
(52425)
编号(52001)
自然(49355)
自然科(48064)
自然科学(48049)
自然科学基金(47189)
资助(45845)
成果(42928)
(36668)
(36413)
重点(35809)
(35090)
课题(34972)
(32858)
(31687)
国家社会(31506)
教育部(30904)
期刊
(134645)
经济(134645)
研究(81203)
(66848)
中国(53527)
农业(44585)
(40242)
学报(39606)
科学(36667)
(34843)
金融(34843)
大学(30796)
管理(30030)
学学(29107)
业经(28092)
教育(26310)
技术(21208)
(20782)
财经(20595)
问题(19821)
经济研究(19554)
(17631)
农村(16196)
(16196)
农业经济(15375)
(14623)
世界(13806)
理论(13766)
经济问题(13670)
技术经济(13529)
共检索到401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喜  李子奈  
本文通过基于VEC模型的协整分析,实证研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分配效率。我们对协整模型形式的选择给予了特别重视,从而保证了结论的稳健性。结果发现,在政府主导的指令性信贷模式下,金融机构的农村贷款投入在长期与农民收入、农村投资之间不存在均衡关系,在短期也未能有效地促进农村投资的增加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这些结果为我国过去农村信贷缺乏分配效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重视资金投入的效率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战威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是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运用SCP范式对我国农村信贷市场进行分析,认为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则受到金融政策较为严格的限制;市场结构不合理引致农村信贷供给不足,正规金融机构资金转移行为和抑制性金融政策加剧农村信贷资金供给短缺。为此,应以优化农村信贷市场主体结构为突破口,破除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壁垒、发展民间金融组织,通过激励措施引导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回馈农村,减少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父爱主义"政策,从而建立有序竞争的农村信贷市场体系,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邝梅  赵柯  
在财政支农和正规放贷额度已存在较大制约的情况下,商业性金融在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农村金融信贷关系博弈的研究表明,在信贷交易成本和贷款利率降低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和农户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可以实现信贷博弈的长期均衡,而这需要以较高的规模效益水平为前提;声誉制约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能够部分克服双方信用关系中的"囚徒困境"难题。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政策性金融和财政补贴的重要性,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需要区分对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竹  覃基广  
本文通过DEA模型对我国农村信贷的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分析,并对吉林省农村的信贷效率进行了专项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村信贷的效率较低,这与吉林省农村经济政策相关,并发现资本并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盛琴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存在的管理体系问题、信贷流程问题和保障机制问题,揭示了制约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改革的存量因素、经济环境、风险因素、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提出了内涵式调整、管理型调整、稳健经营调整以及扩张性调整等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改革的策略,最后阐述了大力拓展低风险市场、审慎完善信贷结构清理、有效优化信贷服务措施、积极稳妥发展潜在客户等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改革的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徽省徽州中心支行调查组  
长期以来,农村存贷款利率倒挂,限制了利率杠杆作用的发挥。近几年,两次调整利率,情况有所好转,但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今年来,面临各级农业银行实行经济包干,信用社体制改革,实行自负盈亏,农村信贷利率改革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现就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谈几点看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信凯  
在利用深深植根于西方社会制度、经济组织等土壤之中的现代西方消费理论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构造其消费函数模型时,必须以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理论分析为前提。本文在分析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做出了其较吻合相对收入假说的理论假定,并在对其进行"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的实证检验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了理论假定。最后本文提出了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朱信凯  雷海章  
本文在分析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做出了其较吻合相对收入假说的理论假定,并通过对其进行“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的实证检验,进一步对理论假定作了修正。最后本文提出了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雪燕  王雪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而小额信贷能实现农村金融的普惠性,所以应积极努力地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事业,使其可持续发展。用小额信贷撬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艳华  王家传  
文章在对农村信贷配给度的历史变迁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协整和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给效率。研究表明,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变迁决定了农业信贷配给度的变迁;农业信贷配给度有所降低,但其信贷配给效率低下;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度逐年增加,但其信贷配给效率较高;农村金融体制深化改革阶段的农业信贷配给效率低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初期阶段;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效率高于农业信贷配给的效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克强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效率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财政支农结构效率低下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互为表里。必须整合财政和金融两股支农力量,使二者发挥各自支农比较优势,在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基础上扩大支农资金规模,从而大幅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满华  
改革30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均纯收入在人均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现金收入成为收入的主体,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稳步提高,家庭经营收入仍是纯收入的主要来源,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来自一、二、三产业的收入发生一定的变化。针对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蕾  王怀明  杨向阳  
本文在扩展农业部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农业生产率指数和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农村发展指标,以此来衡量农村发展水平及其变化状况。为了考察中国农村发展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我们采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的不同方法对其收敛性进行了严格的计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考虑了时间和省份特殊效应、序列相关等因素的影响后,中国各省农村发展差距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内部差距均存在条件性β收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林秀  白云丽  杨云帆  王卫东  
结合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跟踪调查数据,本文对1978—2015年中国农村公共投资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详细描述了不同时期农村公共投资总量和动态特征的基础上,识别了农村公共投资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公共投资的效果。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共投资总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开始后投资规模快速增加,投资项目类型体现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征。但与发达国家同样发展阶段相比,中国农村公共投资仍显不足;此外,中国农村公共投资体现了很强的反贫困特征,在上级政府参与的投资中这一特征更加明显。从投资成效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投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邓可欣  张倚胜  
信贷配给是制约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建设的重要因素,也阻碍了农村金融环境优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引入制度因子,量化信贷配给,构建了信贷配给宏观计量模型,对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状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明,利率和制度因子是造成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的两大因子。应合理调控利率、推进深化改革、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