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964)
- 2022(2639)
- 2021(2635)
- 2020(2442)
- 2019(5940)
- 2018(6475)
- 2017(13391)
- 2016(7242)
- 2015(8008)
- 2014(8235)
- 2013(8208)
- 2012(7771)
- 2011(7052)
- 2010(7421)
- 2009(7508)
- 2008(7642)
- 2007(6766)
- 2006(6567)
- 2005(6204)
- 2004(5411)
- 学科
- 济(31559)
- 经济(31523)
- 管理(19456)
- 业(18638)
- 企(14998)
- 企业(14998)
- 方法(13936)
- 数学(13107)
- 数学方法(13047)
- 制(11670)
- 财(11315)
- 中国(11243)
- 银(7989)
- 银行(7987)
- 体(7944)
- 农(7844)
- 行(7736)
- 体制(7055)
- 融(7001)
- 金融(7001)
- 贸(6322)
- 贸易(6318)
- 税(6276)
- 易(6220)
- 务(6150)
- 财务(6139)
- 财务管理(6123)
- 税收(6012)
- 收(5965)
- 企业财务(5900)
- 机构
- 大学(106466)
- 学院(104483)
- 济(50576)
- 经济(49623)
- 管理(38564)
- 研究(36908)
- 理学(31947)
- 理学院(31661)
- 管理学(31351)
- 中国(31158)
- 管理学院(31142)
- 财(29036)
- 京(22880)
- 财经(21634)
- 经(19528)
- 所(18665)
- 科学(17723)
- 经济学(16181)
- 研究所(16121)
- 财经大学(16056)
- 中心(15890)
- 北京(15818)
- 江(15575)
- 经济学院(14687)
- 院(13023)
- 范(12930)
- 师范(12853)
- 州(12507)
- 农(12147)
- 融(11690)
- 基金
- 项目(54451)
- 研究(43685)
- 科学(42314)
- 基金(39312)
- 家(32755)
- 国家(32474)
- 社会(27745)
- 科学基金(27049)
- 社会科(26360)
- 社会科学(26351)
- 教育(20881)
- 基金项目(20295)
- 省(19079)
- 编号(18666)
- 资助(17208)
- 成果(16910)
- 划(16671)
- 自然(15363)
- 自然科(14923)
- 自然科学(14916)
- 自然科学基金(14636)
- 部(13906)
- 课题(12884)
- 教育部(12406)
- 性(12352)
- 重点(12041)
- 人文(11687)
- 项目编号(11622)
- 制(11621)
- 发(11504)
共检索到175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在描述改革以来我国储蓄的总量趋势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考察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结果发现:从总量看,我国在储蓄率很高的条件下国内总投资仍长期超过总储蓄,这有悖于储蓄水平与资本流动关系的多国模式(钱一赛模式),说明国内资本需求从而投资规模过大;从结构看,我国在储蓄结构向居民倾斜的条件下投资结构向企业倾斜,这说明企业投资越来越依赖于居民储蓄,同时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日益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国富
众所周知,投资在一国的经济增长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储蓄则是投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为此,各国都试图从制度上作出适当的安排,以促使本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不断有所提高。然而,受统计资料的限制,多年来我国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十分少见。比如,与国际水平对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谷军
论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变革严谷军现代发展经济学认为,没有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便没有经济增长。而资本最终来自储蓄,但储蓄本身并不能确保资本的形成,只有当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持。因此,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红叶,周国富
In this article,authors systematically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transformation from savings to investment from several aspects:channel of the transformation,essence and dimensions of savings gap,interior composition of investment,allocation of saving resources in different regions.
关键词:
资本形成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有效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国强 卢立明
我国巨额居民储蓄存款未能转化为投资,反映出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效率低下,这种状况若得不到解决,势必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增强投资者信心,完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适应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 效率 金融市场 利率市场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俞建国
一、问题的提出经济学界许多人撰文谈到目前我国储蓄与投资失衡的问题,而谈及"失衡",多半都认为储蓄大于投资,结论自然就是要加强、加快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他们的依据,一是银行的存差(存款大于贷款)越来越大,二是外汇储备越来越大。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总体来说资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天祀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问题张天祀一、“九五”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面临的问题“九五”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完善和优化所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有效配置城乡居民部门的总储蓄构成,即:部门内部实物投资与净金融投资的关系;二是如何把居民部门巨额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超平 张梓榆 吴超 翟琼
本文基于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利用1950年到2014年宏观数据,围绕储蓄形成与储蓄结构、投资活动与投资结构,考察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历史特征和现实问题,发现:储蓄投资转化的多项指标有重大利好转变,但储蓄方式单一、城乡居民储蓄结构严重失衡、资金配置途径单一、居民投资增长十分缓慢、投资资金的使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长期存在,存款转化为投资资本的效率持续降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建议从社会保障体系和融资体系建设与完善、国有资本结构优化与投资效率改进、法律法规建设与市场环境优化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措施,促进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提高,以更有效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 结构演变 转化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国起 赵光磊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居民储蓄率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消费市场,居民储蓄率和消费行为的改变将直接关系到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并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龙志和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居民储蓄呈高速增长态势 ,居民储蓄率不仅高于GDP增长率 ,而且高于居民收入增长率。银行存款仍是居民金融性储蓄主要部分 ,其中近 80 %为定期存款 ;90年代以来 ,农户存款余额比重呈下降趋势。从 80年代后期开始 ,居民资产超过居民收入 ,住宅成为居民实物资产的主体 ,居民金融性储蓄中有价证券、保险比例偏低 ,市场潜力很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强
一、储蓄与投资的质的关系储蓄和投资的质的关系主要是说明谁决定谁即是储蓄决定投资还是投资决定储蓄?这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不同的思想。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储蓄代表货币资本的供给,而投资则代表对货币资本的需求,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函数。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它随利率的升降而升降,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强
一、储蓄转化为投资: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关键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经济学家一般用经济增长一词指一国在一时期中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出的增长,或者更恰当地说,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经济发展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一些经济学家把它定义为增长伴随着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政治结构的变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云赟
一个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动可能影响这个国家的储蓄率,进而影响该国的经济增长。本文利用安兰.阿沃班克等(AlanJ.Auerbachetal,1991)提出的代际核算体系来分析人口因素对我国国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民储蓄率与总和生育率成反比,与少儿抚养比成反比,与老年抚养比成正比,与城镇化率成反比。但是总和生育率和城镇化率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并不大,总和生育率调整到0.6或者3.1时,国民储蓄率的变动幅度也才2个百分点;即使2050年时完全城镇化,储蓄率只下降1.5个百分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君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居民储蓄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储蓄倾向由原来单一的储蓄存款向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和兴办私人企业多种方式并重的方向发展,居民储蓄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本文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讨论我国居民储蓄倾向的变化规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正琦 王理政
本文通过计算我国国民储蓄率和部门储蓄率,发现我国国民储蓄率自2010年后就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居民储蓄率下降是导致国民储蓄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随后,本文测算了我国的最优储蓄率水平,得出结论,虽然我国的储蓄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高水平,但总体上依然处于最优储蓄率的测算区间。最后,对储蓄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储蓄率的下降会显著降低投资率水平并增加金融风险,而且储蓄率的下降可能是一个长期且无法避免的问题。据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民储蓄率 居民储蓄率 投资率 杠杆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