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6)
2023(6984)
2022(5856)
2021(5285)
2020(4373)
2019(10189)
2018(10302)
2017(19542)
2016(10667)
2015(11776)
2014(12020)
2013(11791)
2012(11309)
2011(10539)
2010(11147)
2009(10526)
2008(10277)
2007(9144)
2006(8842)
2005(8321)
作者
(31760)
(27016)
(26838)
(25819)
(17259)
(12579)
(12049)
(10272)
(10179)
(9779)
(9641)
(9010)
(8990)
(8911)
(8791)
(8320)
(7851)
(7808)
(7797)
(7313)
(7302)
(6686)
(6521)
(6356)
(6115)
(6104)
(5999)
(5549)
(5475)
(5323)
学科
(69069)
经济(69013)
管理(25726)
(22970)
方法(20869)
数学(18492)
数学方法(18334)
地方(17941)
(17675)
企业(17675)
中国(16912)
(14033)
(13092)
地方经济(12991)
(12496)
业经(12249)
(12164)
(10620)
(9455)
金融(9454)
农业(9218)
(8506)
银行(8481)
产业(8316)
(8285)
(8238)
体制(7963)
经济学(7717)
环境(7668)
(7487)
机构
大学(164169)
学院(161691)
(80727)
经济(79402)
研究(65739)
管理(55126)
中国(48736)
理学(46479)
理学院(45832)
管理学(45019)
管理学院(44685)
科学(37616)
(37175)
(34997)
(34411)
研究所(31042)
财经(28537)
中心(27355)
经济学(27342)
(26168)
(25931)
(25864)
经济学院(24259)
(22984)
(22983)
师范(22759)
北京(22647)
财经大学(20884)
业大(20671)
农业(19765)
基金
项目(98648)
科学(77949)
研究(72643)
基金(72473)
(63382)
国家(62890)
科学基金(52846)
社会(48702)
社会科(46202)
社会科学(46191)
基金项目(37221)
(37027)
教育(33242)
自然(31666)
(31299)
自然科(30889)
自然科学(30875)
自然科学基金(30365)
资助(30042)
编号(27641)
成果(24428)
重点(23239)
(23158)
(22624)
国家社会(21217)
课题(20462)
教育部(19650)
(19516)
发展(19069)
(18915)
期刊
(100365)
经济(100365)
研究(59063)
中国(34901)
(28273)
学报(25359)
科学(23522)
(23486)
管理(22562)
大学(19477)
学学(17994)
经济研究(17735)
教育(17655)
(16779)
金融(16779)
财经(15833)
农业(15216)
(13960)
技术(13944)
问题(12987)
业经(12623)
技术经济(9773)
世界(9652)
(9601)
统计(9048)
国际(8643)
改革(8269)
(8269)
经济问题(8214)
经济管理(7689)
共检索到266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范剑勇   颜燕   王加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明清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其过去传统以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将西藏产业结构变迁过程分为4个阶段,并对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宇  邓翔  
本文利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重点研究了不同生产要素的贡献,特别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国的持续增长主要动力仍来自于要素的投入,特别是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其技术进步的贡献仍相对较小,这进一步说明中国未来的发展重点仍在于创造一种更为市场化和公平的制度环境,以使得创新,包括制度和金融创新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孟卫华  
本文利用实证的方式就中部地区内各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毅  汪独友  曹林峰  
通过测算苏北地区三次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及进行偏离—份额分析,揭示了产业结构对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借鉴并提出苏北地区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曾维莲  孙前路  王明涛  敬久旺  赵玉红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选取2006—2017年西藏的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数量、地区生产总值等数据,运用丹尼森因素分析法和劳动简化法,研究西藏高等教育自就业改革以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就业改革以来西藏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为1.99%,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西藏劳动产出弹性系数偏低、人均高等教育年限太低,有限的人力资本没有充分盘活和调动起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有限。基于此,本文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等角度,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元红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1979年到1994年,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6%,种植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也接近5%。毫无疑问,始于农村的改革是这一增长的基本前提,也是农业增长的最初推动力。但改革政策毕竟不是80年代农业增长的唯一源泉,特别是80年代后期农村改革进展缓慢,农业增长仍然要依赖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由技术进步等导致的生产率的提高。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考察各种要素投入的增长及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衡量技术进步在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和种植业生产中的状况和作用。这也是确定未来我国农业发展政策重点和取向的基本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王荧  
产业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运用模型测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前,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其占当年GDP增长率的比重起伏较大;改革开放后,这种波动幅度则相对较小,比较稳定;从整体上看,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历程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历程十分吻合。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相对较小,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高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就显得十分迫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红  刘兆德  陈素青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传统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分析1953-2004年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下降,大体上服从Growth函数,具有长短波复合变动规律,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阶段性和周期性特点。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减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加,人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与经济自身调节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效用和特点。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樊元  惠树鹏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衍生模型和多部门模型分析了甘肃省1978—2004年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其他部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大体服从Growth函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减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乾斌  刘欣欣  王萌  
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及GOP海洋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分析1997—2011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时空特征,研究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7—2004年沿海各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呈增大趋势,2004—2011年呈减小趋势。Z值和M值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波动幅度均较大。贡献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各地区的空间差异明显,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匹配关系合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卫华  
改革开放以来,按GDP支出法推算,我国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总量不断扩大,其中净出口的比重一直保持较低水平。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和拉动效应。三大需求具有波动性和互补性特征,我国经济增长因而也呈波动性增长的态势。合理调控三大需求,能够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文举  范合君  
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是目前我国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经济增长方面相关的研究文献,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在估计方法与数据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改进方法。并根据扩展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取直接估计的方法,在全要素生产率中把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加以分离,分别测度了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发现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贡献率达到14.22%。这对我国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上与实证上的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定胜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来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本文运用经济模型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证明了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能够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而经济的不断增长能带动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国勋  
经济增长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这种变化又对增长产生重要的作用。世界经济的发展显示,增长加速将大量未充分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而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同时伴随着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或者国际贸易的更大开放。就业结构的变化又和产业结构变化密切相关。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又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分析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