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9)
2023(11928)
2022(10184)
2021(9754)
2020(8411)
2019(19528)
2018(19409)
2017(36596)
2016(20250)
2015(23134)
2014(23216)
2013(23187)
2012(21892)
2011(20067)
2010(20281)
2009(18936)
2008(19296)
2007(17257)
2006(15118)
2005(14005)
作者
(60954)
(51200)
(51167)
(49143)
(32873)
(24531)
(23365)
(19696)
(19435)
(18234)
(17870)
(17237)
(16612)
(16606)
(16474)
(15924)
(15294)
(15039)
(14947)
(14740)
(13035)
(12648)
(12520)
(11699)
(11664)
(11626)
(11562)
(11068)
(10437)
(10355)
学科
(88878)
经济(88784)
管理(52340)
(50818)
方法(41400)
(40165)
企业(40165)
数学(36874)
数学方法(36497)
中国(25751)
(23430)
(22158)
(19741)
(19385)
(18616)
贸易(18610)
(18154)
业经(17468)
(15294)
银行(15255)
农业(15158)
(14866)
金融(14863)
地方(14725)
(14655)
(13358)
(12779)
(12446)
财务(12416)
财务管理(12377)
机构
大学(304757)
学院(298501)
(132139)
经济(129679)
研究(114977)
管理(107991)
理学(92389)
理学院(91196)
管理学(89473)
管理学院(88889)
中国(86988)
科学(69404)
(66560)
(60830)
(60736)
(55771)
研究所(55297)
中心(50362)
财经(48107)
业大(44879)
(44739)
农业(44084)
(43886)
北京(42929)
经济学(42862)
(40849)
(40625)
师范(40209)
经济学院(38674)
财经大学(35892)
基金
项目(194797)
科学(152952)
基金(144021)
研究(139123)
(128133)
国家(127182)
科学基金(106214)
社会(89385)
社会科(84806)
社会科学(84783)
基金项目(74480)
(71790)
自然(68269)
自然科(66729)
自然科学(66702)
自然科学基金(65600)
教育(64298)
(63046)
资助(60691)
编号(53501)
成果(45569)
(45466)
重点(45315)
(42127)
(39519)
国家社会(38738)
教育部(38516)
课题(38325)
科研(37829)
中国(37349)
期刊
(143672)
经济(143672)
研究(94600)
中国(61275)
学报(51546)
(49646)
科学(47100)
(46653)
管理(39412)
大学(38418)
学学(35925)
农业(33494)
教育(32597)
(29364)
金融(29364)
财经(24769)
经济研究(24576)
技术(24257)
(21466)
业经(20028)
问题(19505)
(19496)
(18351)
世界(16749)
国际(16476)
统计(16010)
技术经济(15579)
(15087)
(13522)
理论(13463)
共检索到457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千里  罗斯基  郑玉歆  
一、引言 如何评价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和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这不但为中国经济学家所关注,而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经济学家的兴趣。可以看到,始终有一部分人对中国改革的成就持怀疑态度,这表现在对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的外延增长模式向依靠生产率提高的内涵增长模式转变的争论上。近来新的研究表明,和人们曾设想的相反,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增长,更多的是依靠储蓄、投资,而不是依靠生产率的提高(Lau and kim 1992;Young 1994;Krugman 1994)。这些研究似乎加重了对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的怀疑。特别是中国国有工业生产率与自...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歆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生产率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中心问题之一。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收支状况的改善、通货膨胀的抑制等都与工业生产率的状况密切相关。而在中国,由于工业改革极为引人关注,因此,作为评估改革努力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的中国工业生产率的状况就格外引人注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义青  聂辰席  
一、方法及数据 生产率的测定采用了常用的柯布-道格拉斯(C-D)函数Y=AL~αK~β为基本工具,式中,Y为工业增加值(亿元),L为从业人员年平均数(万人),K为资金总额(亿元),α、β分别为L、K的产出弹性,A为结构参数,α、β、A由观测年度各省市区工业有关指标的混合数据经回归计算确定。通过引入适当条件,对柯布-道格拉斯(C-D)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千里  罗斯基  郑玉歆  王莉  
一、引 言 本文是我们关于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系列研究(谢千里,罗斯基和郑玉歆,1990,1995,Jefferson,Gary H.,Rawski,Thomas G.,and Zheng,Yuxin,1992,1996)的新扩展。所作的主要扩展包括:时间跨度由1992年扩展到了1996年,涵盖范围由只涵盖国有和集体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挺国  王霞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实时数据的基础上,选用六种常用的退势方法对我国1992—2010年季度实时GDP实施了多种形式的产出缺口估计,对产出缺口修正进行分解,并进一步分析了产出缺口实时估计的可靠性。研究表明,不同方法对产出缺口的测度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产出缺口修正在实时估计中起重要作用,数据修正效应明显存在,从而反映了近年来我国GDP数据修正频繁和核算方法不断完善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在这些退势方法中,Clark(1987)不可观测成分模型对产出缺口的测度最为可靠,并可以对我国经济周期阶段进行较好的划分,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而其他方法的产出缺口估计不可信,尤其是HP滤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征旗  滕宇汯  
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MIMIC模型用以估算我国非市场交易费用,研究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市场交易费用相对规模主要受到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水平、政府监管和调控、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1978-2006年我国非市场交易费用相对规模呈下降趋势,而2007年之后呈上升趋势。因此,需要对未来我国非市场交易费用相对规模的增长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柏新富  卜庆梅  谭永芹  朱建军  
水势是植物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水分生理参数之一,水势大小影响着植物的代谢、生长发育及抗逆性,也是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李德全等,1990)。目前国内在教学、科研中植物水势的测定主要采用小液流法、压力势法、热电偶法和木质部压力探针法。小液流法和压力室法测定水势简便易行,但2种方法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王军等,1997)。热电偶法测定水势具有应用范围广、使用样品量少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浩  朱疆  
本文以3项投入(固定资产、船舶主要建造设施量、年平均从业人数)及2项产出(工业总产值、修正总吨)研究中国各省份船舶工业绩效表现,以2007~2009年各省船舶工业为研究对象,利用Super SBM模型进行超效率实证分析,通过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研究各省船舶工业绩效变动趋势。研究结果发现:2007~2008年各省份生产力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较大;而在2008~2009年生产力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技术变化的影响较大。在生产力指数分析上,整体来说,2007~2009年我国各省份船舶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由技术及效率变化交互影响带来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明程  何平  
为了解决传统UGF方法只适用于具有稳态参数的多状态模型,不适用于多状态的瞬态模型的问题,学界提出了一种结合随机过程和UGF的方法,并称Lz变换。Lz变换方法的运用,使得多状态系统的瞬时可用度得到了有效的评估和度量。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参数Lz变换—向量Lz变换,对多性能参数部件构成的多状态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并给出算例,与蒙特卡洛方法进行对比,得出效用较高的结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洪伟  周溪召  
应用原有拓扑法获得城市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图,利用对偶拓扑法得到交通网络的对偶图,建立交通网络的随机网络模型。定义交通网络的渐近连通可靠性,得到路段连通可靠性、路网规模及整个路网连通可靠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结合随机图论、大数定律、渐近方法等证明所得结论;通过实例说明结论的应用价值。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延静  马义中  汪建均  欧阳林寒  王娟  
研究了产品在形成过程中的质量波动—不合格零件和安装误差对其可靠性影响的问题。首先,引入三种质量波动下的产品可靠性模型;然后,基于log-logistic概率分布对模型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参数分析绘制三种质量波动下的失效率图和转换后的log-logistic图,通过非参数分析描述失效率图的形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可靠性模型下绘制出的图形具有显著的形状特征,这些特征图能够监测产品在形成过程中的质量波动,进而有效地控制波动,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永建  
分析了增设缓冲仓物流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难点。研究建立了仓运物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求解得到了系统可用度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增设缓冲仓对物流系统可靠性的贡献。为仓运物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合理而简便的方法。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明  王恩志  刘耀儒  齐文彪  王德辉  
实际工程设计优化、设计空间搜索、灵敏度分析、可靠性分析等问题,若单次模拟比较费时,直接用原模型进行数千、甚至数百万次模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多项式混沌展开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方法表达和程序实现是应用中关注的重点问题.该文介绍了多项式混沌展开方法的数学理论,并将之用于结构可靠性分析.首先,将结构可靠性分析的功能响应函数以多项式混沌展开表示,其中统一采用Hermite多项式.给出Hermite多项式的一种适合计算机程序生成的通项形式,实现多项式混沌展开的计算程序的通用化,以及多项式次数的自适应选择.其次,利用具有显式功能函数的结构可靠性分析算例,考察所构建的代理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多项式混沌展开的次数越高,模型的精度就越高,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同时表明仅就考察代理模型而言,利用显式功能函数是最简便的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超  刘艳秋  张颖  
文章针对多级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将GO法引入到多级LSSC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中,并对系统可靠性进行精确计算与故障状态诊断。构建了多级LSSC系统的运行全过程结构模型,对多级物流服务集成商进行层次化分析,根据GO法思路建立了多级LSSC系统的GO图模型,分析不同物流商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利用GO运算对多级LSSC系统进行可靠性精确计算,通过分析最小割集找出影响系统可靠性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GO法可以为多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提供有效的思路,具有可行性与准确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