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4)
- 2023(9887)
- 2022(8499)
- 2021(7619)
- 2020(6656)
- 2019(15595)
- 2018(15592)
- 2017(29970)
- 2016(16439)
- 2015(18575)
- 2014(18937)
- 2013(18642)
- 2012(17749)
- 2011(16284)
- 2010(16825)
- 2009(15837)
- 2008(15721)
- 2007(14207)
- 2006(12939)
- 2005(11967)
- 学科
- 济(90679)
- 经济(90607)
- 管理(41599)
- 业(38252)
- 方法(33822)
- 数学(30317)
- 数学方法(30086)
- 企(29658)
- 企业(29658)
- 地方(21742)
- 中国(20420)
- 农(20086)
- 财(17747)
- 学(17501)
- 业经(16473)
- 制(16192)
- 地方经济(13805)
- 农业(13507)
- 贸(13022)
- 贸易(13017)
- 融(12606)
- 金融(12604)
- 易(12506)
- 体(12287)
- 银(12011)
- 银行(11971)
- 行(11507)
- 环境(11192)
- 和(11185)
- 理论(10615)
- 机构
- 大学(244934)
- 学院(243212)
- 济(112843)
- 经济(110564)
- 研究(90734)
- 管理(87787)
- 理学(74535)
- 理学院(73598)
- 管理学(72414)
- 管理学院(71912)
- 中国(67301)
- 科学(53933)
- 京(51516)
- 财(50840)
- 所(47508)
- 农(44083)
- 研究所(42872)
- 中心(40084)
- 财经(39454)
- 江(38241)
- 经济学(36358)
- 业大(36001)
- 经(35628)
- 农业(34498)
- 范(33092)
- 北京(32790)
- 师范(32782)
- 经济学院(32552)
- 院(31486)
- 州(29177)
- 基金
- 项目(152962)
- 科学(119239)
- 研究(111313)
- 基金(110119)
- 家(96135)
- 国家(95329)
- 科学基金(80189)
- 社会(71647)
- 社会科(67842)
- 社会科学(67816)
- 省(59435)
- 基金项目(57910)
- 教育(51496)
- 划(50019)
- 自然(49992)
- 自然科(48773)
- 自然科学(48756)
- 自然科学基金(47927)
- 资助(45382)
- 编号(44544)
- 成果(37594)
- 重点(35237)
- 发(34728)
- 部(34438)
- 课题(31634)
- 创(31084)
- 国家社会(29986)
- 教育部(29471)
- 创新(29216)
- 科研(29076)
- 期刊
- 济(133110)
- 经济(133110)
- 研究(80328)
- 中国(50181)
- 财(40345)
- 农(39449)
- 学报(38933)
- 科学(34907)
- 管理(31991)
- 大学(29209)
- 学学(27528)
- 教育(26410)
- 农业(25786)
- 融(24155)
- 金融(24155)
- 经济研究(22899)
- 技术(21378)
- 财经(20996)
- 业经(18736)
- 经(18317)
- 问题(17533)
- 技术经济(14102)
- 业(13725)
- 贸(13494)
- 统计(13067)
- 世界(12164)
- 国际(11493)
- 理论(11433)
- 商业(11397)
- 版(11279)
共检索到381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旭初
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0年,这12年上海的经济增长是在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本文试图从经济增长因素的定量与实证分析角度,对上海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作出测度与评价,以期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琳
笔者运用标准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特征事实,测算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贡献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结果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和包括人力资本、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等全要素生产率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贡献。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完全是投入驱动型的,而是真实可靠的增长。
关键词:
因素贡献 经济增长 协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俞晔 王方华 杨剑侠
我国经济结构由二元向三元的转变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与城市发展显著失衡,使得许多社会问题凸现。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运用计量的方法,对1990~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探讨,并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比重对我国GDP增长的影响,据此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希望通过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探讨我国工农业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对经济增长是否健康、是否合理进行审视,进而为政府的进一步经济改革提供可以借鉴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就业比重 城乡消费水平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昶
降低税负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利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联合考察了宏观税负、市场化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会受到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思考税负水平的问题。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且要适度地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如此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昶
降低税负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文利用我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联合考察了宏观税负、市场化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同时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会受到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并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思考税负水平的问题。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且要适度地降低宏观税负水平,如此方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的因素分析·庄健·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能反映这些变化的最重要标志是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回顾这2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燕妮,胡维熊
对上海经济增长中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本文试图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中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上海市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个需求因素,对经济总量的拉动作用及影响程度,由此而确定其经济运行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类型。本文结合相关经济理论,通过对实际统计数据所呈现的数理特征来进行分析,研究的结论更具客观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甄明霞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上海经济发展经历了两个高速增长时期,而在这两个时期的末期都遭遇了金融危机。第一个阶段末期爆发亚洲金融危机,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使经济增长明显减缓,也意味着第二个高速增长时期结束。那么,这两轮高速增长有何异同,两次金融危机对上海经济的影响有何不同?此外,亚洲金融危机后,上海出现连续五年的平稳增长时期,那么,在当前更为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上海经济后续发展趋势如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发展阶段 上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璋 唐兆涵
2015年末以来,中央多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提法暗含着一个共识和假定,即在此之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主要偏重需求管理。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需求管理并不能解决长期中的经济增长问题。然而一个事实却是,我国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下,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长期以来,我国在偏重需求的管理模式下,供给方面却没有出现制约经济增长的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特征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宏观经济管理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进而从根源上剖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认为其是我国未来长期中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本文还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宏伟
税收作为政府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主要方式,税负的高低不仅影响社会产品分配比例和结构,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政府消费和投资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整体赋税水平有利于财政调控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经济增长 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华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文借助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从数据的平稳性、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面实证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宏观税负提高会严重影响投资,并进而对实际GDP产生负的冲击。这一结论表明我国的税收政策实践与凯恩斯主义原理相符。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玉龙
近年来,研究有关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多,但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却不多。在宋则行先生推导的国民经济增长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税收和政府支出因素的同时,再做出如下假定:资本的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政府只对剩余价值征税;剩余价值率保持不变;税收不会改变产品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我国宏观税负的总体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万达 刘容欣
美国的经济扩张已经持续进入第八年。1997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达3.9%,是9年来最高的;通货膨胀率为1.7%,是30年来最低的,生产者(批发)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1.2%,下降幅度是10年来最大的;失业率全年平均为4.9%,是24年来的最低水平;长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爱俭 牛凯龙
受次贷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内在调整周期与外部调整周期出现重叠,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遇到了严峻挑战,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是提振信心、采取行动的基础。本文以支出法国民收入恒等式为依据,在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总需求变动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贸易环境,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的变动作了分析展望,以此为基础,对2008年及以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作了预测。本文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速将保持在9.6%左右,2009~2010年能够保持在8%以上。从中长期看,只要宏观经济政策得当,我国经济具备保持平稳增长的坚实基础,但增速和波动幅度将比过去30年有所放缓。最后,本文对如何保证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