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8)
- 2023(11260)
- 2022(9399)
- 2021(8420)
- 2020(6839)
- 2019(15584)
- 2018(15650)
- 2017(29565)
- 2016(15650)
- 2015(17059)
- 2014(17282)
- 2013(17310)
- 2012(16468)
- 2011(15084)
- 2010(15758)
- 2009(14793)
- 2008(14379)
- 2007(13018)
- 2006(12298)
- 2005(11767)
- 学科
- 济(91149)
- 经济(91072)
- 业(40191)
- 管理(39723)
- 企(28638)
- 企业(28638)
- 方法(26255)
- 地方(25860)
- 中国(25529)
- 数学(23106)
- 数学方法(22977)
- 农(22847)
- 业经(18566)
- 财(17276)
- 农业(16712)
- 地方经济(16044)
- 制(15937)
- 学(15914)
- 融(14505)
- 金融(14505)
- 银(13674)
- 银行(13654)
- 行(13380)
- 贸(13027)
- 发(13019)
- 贸易(13016)
- 易(12418)
- 体(11945)
- 环境(11758)
- 税(10335)
- 机构
- 学院(230535)
- 大学(228242)
- 济(110633)
- 经济(108585)
- 研究(91836)
- 管理(81462)
- 中国(70733)
- 理学(67750)
- 理学院(66902)
- 管理学(65943)
- 管理学院(65495)
- 科学(51965)
- 财(51520)
- 京(49489)
- 所(47674)
- 研究所(42506)
- 中心(39477)
- 财经(38877)
- 农(37566)
- 江(36851)
- 经(35120)
- 经济学(35117)
- 院(32892)
- 北京(32717)
- 范(31998)
- 师范(31712)
- 经济学院(31108)
- 州(29345)
- 业大(29242)
- 农业(28577)
- 基金
- 项目(139981)
- 科学(110608)
- 研究(104313)
- 基金(100783)
- 家(87880)
- 国家(87103)
- 科学基金(73706)
- 社会(68595)
- 社会科(65125)
- 社会科学(65109)
- 省(54276)
- 基金项目(52251)
- 教育(46621)
- 划(45444)
- 自然(44564)
- 自然科(43492)
- 自然科学(43484)
- 自然科学基金(42677)
- 资助(41195)
- 编号(41194)
- 发(37062)
- 成果(34159)
- 重点(32525)
- 部(30929)
- 发展(30335)
- 课题(30186)
- 展(29833)
- 国家社会(29049)
- 创(28486)
- 创新(26804)
- 期刊
- 济(141992)
- 经济(141992)
- 研究(83312)
- 中国(53494)
- 财(38484)
- 农(35399)
- 管理(33858)
- 学报(31912)
- 科学(31621)
- 融(27412)
- 金融(27412)
- 教育(25853)
- 大学(24769)
- 经济研究(24649)
- 农业(23590)
- 学学(23314)
- 业经(21791)
- 技术(20423)
- 财经(20400)
- 经(17829)
- 问题(17730)
- 贸(14784)
- 国际(14056)
- 世界(13281)
- 技术经济(13151)
- 业(12656)
- 商业(12457)
- 统计(11410)
- 经济问题(11255)
- 经济管理(11109)
共检索到387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佳贵
投资驱动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但以投资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首先,它使投资和消费的比重严重失衡;其次,它使产业结构失衡;第三,它使资源与环境不堪重负;第四,它使投资效益下降。因此,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改变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软预算约束问题;其次,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政策,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再次,要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
关键词:
投资 经济发展方式 消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瑞林
消费对经济增长起着明显拉动作用.本文从宏观经济层面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坚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认清当前我国的消费水平,大力提升消费,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消费 经济增长 GDP 消费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瑜
结合自身对接东盟的区位优势,立足于中央赋予的"三大定位",先行先试多项改革措施,提升全区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增强经济发展动力2013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银发[2013]276号),拉开了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序幕。改革实施以来,广西结合自身对接东盟的区位优势,立足于中央赋予的"三大定位"新使命(构建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盛世豪
经济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经济转型概念的辨析,认为在体制约束条件下,经济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其核心是结构转变。文章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转型的历程与特征,通过对当前浙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的基础上,就当前浙江经济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特征与政策取向提出了若干想法。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发展方式 浙江 政策取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东 刘敏 袁男优 徐华亮
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大力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推动市场消费升级具有宏观战略意义。通过对湖南消费市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给传统产业和企业带来了强大冲击,大力推进享受型发展型消费需求满足是未来的重点,信息化、智能化、共享化、低碳化消费发展是大趋势。为此,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提高流通业效率和效益;实施四大品质消费工程,促进服务和实物消费升级;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提高消费者信心和意愿。
关键词:
消费 拉动力 湖南消费 问卷调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晓依 白明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的战略规划宏观长远,是对新时代扩大内需战略的全面阐述,传递出以扩内需驱动经济增长的强烈信号。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意义重大
关键词:
扩大内需 经济发展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进
去年以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较快、效益较好、活力较强的良好势头。但是,将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之后,我国经济能否保持较快增长,各方正给予高度关注。一、保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仍然存在动力问题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着9%以上的增长速度,创下了近几年来的最好纪录。但害怕经济速度过快,防止"过热",成为不少人的忧虑。应当说,我国的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长庚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处谈及消费发展问题,特别是"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与十八大报告中"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提法相比,十九大报告关于消费的阐述体现了中央对消费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十九大报告强调消费对"经济发展"(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意味着消费发展、经济发展都不应单是数量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结
关键词:
消费发展 低收入者 基础性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思斌
以1992~2011年间经济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内生驱动力和外在拉动力进行对比,以人力资源投入和社会投资作为代表指标,寻找二者对经济的差异,结果发现,我国经济转型已初见成效,内生驱动力对经济的长期弹性已经超过外资拉动力,但在短期内还存在负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显示内在驱动力和经济增长是双向因果关系的,但是投资对经济增长仅为单向拉动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内生驱动力 外在拉动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英 陈立华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经济增长缓慢,使我国出口增速下滑。为此,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依赖外需转变到主要依靠内需上来。在我国目前投资率较高的情况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落在拉动消费上。我国目前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是政府政策导向、居民收入较低以及城镇化水平较低。要刺激消费,必须改变政府的收支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并提高城镇化水平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强 朱兰
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从注重数量到数量质量并重、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由低级向高级非连续性缓慢演变过程。鉴于此,该文结合危机前后供给与需求结构失衡问题,从后发优势视角剖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思路和关键,并抓住转变投资驱动发展模式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强 朱兰
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从注重数量到数量质量并重、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由低级向高级非连续性缓慢演变过程。鉴于此,该文结合危机前后供给与需求结构失衡问题,从后发优势视角剖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思路和关键,并抓住转变投资驱动发展模式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含琳 岳敏
通过对我国1981—2005年的投资、消费、净出口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率高,而投资效率低;消费效率高,而消费率低;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但整体上净出口的拉动效率不大。需要下决心调整投资结构,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消费效率,优化出口结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拉动力 结构分析 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余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兴化
从产业特征、空间布局特征、体制特征及区域合作特征等方面看,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存在着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本文认为,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通过政府协商的途径启动和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所构建的政府协商机制要能够保证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确保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特征 合作 政府协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