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926)
2022(2436)
2021(2428)
2020(1971)
2019(4666)
2018(5055)
2017(8870)
2016(5159)
2015(5596)
2014(5863)
2013(5321)
2012(5072)
2011(4601)
2010(4882)
2009(4862)
2008(5219)
2007(4698)
2006(4520)
2005(4218)
2004(3788)
作者
(14493)
(12168)
(12110)
(11792)
(7760)
(5953)
(5561)
(4736)
(4653)
(4443)
(4269)
(4167)
(4010)
(4005)
(3988)
(3692)
(3628)
(3580)
(3543)
(3445)
(3280)
(2984)
(2973)
(2784)
(2780)
(2775)
(2746)
(2668)
(2559)
(2425)
学科
(17530)
经济(17490)
管理(14213)
(11334)
(10644)
企业(10644)
(8558)
(6406)
(6196)
中国(6128)
方法(5702)
体制(5538)
(4938)
(4599)
(4569)
银行(4563)
数学(4469)
理论(4456)
业经(4424)
(4401)
数学方法(4284)
(4243)
金融(4243)
教育(4094)
教学(4043)
(3754)
税收(3588)
(3553)
(3518)
制度(3514)
机构
大学(71110)
学院(69225)
研究(27420)
(26001)
经济(25250)
管理(22807)
中国(21984)
理学(18262)
理学院(18017)
管理学(17496)
管理学院(17359)
(16523)
科学(16226)
(15675)
(14592)
研究所(12817)
中心(12352)
(12342)
(12299)
北京(11038)
(10841)
财经(10838)
师范(10727)
(9776)
(9728)
业大(9529)
(9527)
(9429)
农业(9428)
教育(8759)
基金
项目(38566)
科学(29495)
研究(29339)
基金(26519)
(23436)
国家(23199)
科学基金(19101)
社会(17169)
社会科(16075)
社会科学(16067)
教育(14703)
(14635)
基金项目(13030)
(12686)
编号(12435)
成果(12043)
自然(11957)
自然科(11675)
自然科学(11672)
资助(11471)
自然科学基金(11451)
课题(9516)
重点(8920)
(8673)
(8082)
(7875)
(7839)
(7540)
大学(7539)
教育部(7447)
期刊
(36332)
经济(36332)
研究(26475)
中国(21347)
教育(15325)
(13332)
学报(12158)
(11807)
管理(10653)
科学(10363)
大学(9695)
(9181)
金融(9181)
学学(8696)
农业(7382)
技术(7049)
财经(6138)
(5391)
经济研究(5228)
业经(4831)
问题(4336)
(4008)
图书(3972)
职业(3820)
(3729)
(3726)
改革(3690)
(3690)
理论(3500)
国际(3425)
共检索到125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长国  
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冲垮了原来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促进了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但是,尽管在这十年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而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经营机制完善,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国家的宏观调节等一些改革的主要目标方而,都不尽人意,都未能达到当初研究、制订政策时所期望的目标。当然,在这样一个大国中,要进行这样一场深刻的改革,任务是极其艰巨和复杂的。但是,本人认为在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文  
我国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当前仍面临不少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其中职工身份置换的问题已成为困扰当前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国企职工身份置换中主要存在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以及职工利益保护不充分的问题,而难点主要在观念滞后、补偿标准及置换成本三个方面。因此,要置换国企职工身份,必须从干部职工"思想改制"、依法置换、多种方式置换、多种渠道筹集安置补偿费、规范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做好置换后的职工安置工作等方面妥善解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庆军  
土地置换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当前的发展趋势下,对不同地区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和整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在土地的需求和供给之间达到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在实践中,土地置换包括建设用地置换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刘红兵  
本文研究了消错学理论的逻辑置换变换在错误的传递,转化与消除过程中的性质和规律,建立了投资决策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逻辑置换变换在消除投资决策错误中的应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颜蕾  朱明子  周明东  
高校的土地置换不是一个简单的位移问题。高校产权的认可和归属关系到对高校土地置换中产权主体和交易主体的确定;高校的位移导致代表高校历史和文化的无形资产的流失;高校土地置换中的外部效应即城市文化空心化和高校发展边缘化,是影响土地置换方案合理性评价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方合  
宅基地使用权置换,有利于解决宅基地闲置和低效利用的问题,牵涉到农民、地方政府等众多利益相关者。为了在宅基地使用权置换中实现公平公正,可以通过利益平衡机制确定宅基地使用权置换的目的,通过对利益相关者在宅基地使用权置换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寻求利益平衡的支点。宅基地使用权置换所节余土地的开发利用,应在实现节余土地的用途变更性增值和复垦成耕地、保护耕地之间,在实现节余土地的用途变更性增值和原宅基地上的建筑资源充分利用之间进行利益平衡;通过节余建设用地指标的流转实现利益平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蒲方合  
宅基地权利置换,有利于农村宅基地的集约利用,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释放城镇建设用地的潜能。宅基地权利置换中的节余农用地转用指标的流转,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提高宅基地权利置换的绩效。在节余农用地转用指标的流转中,使用节余农用地转用指标,异地征收农地进行土地使用权出让所得净收益,全部被节余农用地所在地用于宅基地权利置换的资金平衡;或者节余农用地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不能从节余农用地转用指标的流转中基本实现宅基地权利置换的资金平衡,都会阻碍节余农用地转用指标的流转。因此,在节余农用地转用指标的流转中,需要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利益平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欧阳北松  
作为剥离于原初使用语境的譬喻,被一些经济学者看作是初学者认识西方主流经济学之“必经一课”的“破窗理论”,在作为机会成本的通俗导引并借以说明诸多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遗漏和偏差。本文试图通过对“破窗理论”及其著名批评的分析,阐释机会成本在现实经济层面的时间维度和价值判断维度下的不对等现象,强调“讲故事”的方式在主流经济学传播过程中是存在局限的,譬喻置换尚需对现实经济的充分考量基础上的更加缜密的论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远来  梅雨  
目前我国大陆宅基地自由转让市场尚未形成,宅基地置换是地方政府推动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整合利用闲置宅基地的重要途径,是宅基地流转的新型方式。宅基地置换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宅基地置换中政府行为出现的偏差有关,诸如宅基地置换目标、置换原则、政府职责、置换市场需求等方面政府行为出现的偏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惠京颖  任莹  龙奋杰  
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资产置换融资模式已逐步取代银行贷款模式成为高校建设的主要融资模式之一。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各类资产置换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各种形式的优点与缺点。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障碍,提出初步解决建议,以求促进资产置换融资模式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媛媛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宅基地置换存在的问题1."小产权房"无产权,限制房产资源流通。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所有权制,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包括宅基地)分属于国家和农民集体所有;同时,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秋宇  孙良权  
债务置换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存量债务问题,配合构建规范的债务管理制度而设计的一种政策工具,债务置换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全区已发行置换债券1272亿元,其中2015年发行744亿元,2016年发行528亿元。广西债务置换的做法自债务置换政策实施以来,广西根据中央工作部署,积极尝试发行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得到极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迎秋  
本文所阐述的新置换理论是对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置换现象的系统概括、大胆抽象与深刻总结。作者首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对新置换理论中的“置换”范畴进行了剖析与界定 ,并阐明了它的六层含义 ;然后 ,具体分析了新置换理论与其他置换理论的主要区别及其基本联系 ;接着 ,集中分析和阐明了支撑新置换实践的五大理念 ;最后 ,归纳指出了新置换理论的系统阐发对于推进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深化企业战略学研究和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淑庚  
论上海市的城市空间置换戴淑庚城市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空间条件。上海市所处的“背靠陆地、面向海洋、依临长江、内怀黄浦”的大空间优势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拥有这大空间优势,上海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秋宇  孙良权  
债务置换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存量债务问题,配合构建规范的债务管理制度而设计的一种政策工具,债务置换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全区已发行置换债券1272亿元,其中2015年发行744亿元,2016年发行528亿元。广西债务置换的做法自债务置换政策实施以来,广西根据中央工作部署,积极尝试发行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得到极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