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146)
- 2022(2719)
- 2021(2671)
- 2020(2247)
- 2019(5360)
- 2018(5773)
- 2017(10189)
- 2016(5918)
- 2015(6440)
- 2014(6533)
- 2013(6130)
- 2012(5624)
- 2011(5176)
- 2010(5652)
- 2009(5412)
- 2008(5663)
- 2007(5129)
- 2006(5064)
- 2005(4945)
- 2004(4379)
- 学科
- 济(19898)
- 经济(19856)
- 管理(17519)
- 业(16874)
- 企(15896)
- 企业(15896)
- 制(9971)
- 中国(7544)
- 体(6878)
- 农(6463)
- 财(6383)
- 业经(6306)
- 体制(5975)
- 银(5775)
- 银行(5775)
- 行(5592)
- 地方(5349)
- 策(4978)
- 教育(4812)
- 理论(4647)
- 制度(4547)
- 度(4547)
- 融(4504)
- 金融(4504)
- 方法(4293)
- 税(4262)
- 税收(4126)
- 收(4079)
- 教学(3923)
- 农业(3857)
- 机构
- 学院(75369)
- 大学(74985)
- 济(30100)
- 经济(29237)
- 研究(28479)
- 管理(27658)
- 中国(23538)
- 理学(21979)
- 理学院(21710)
- 管理学(21413)
- 管理学院(21214)
- 财(17968)
- 京(16930)
- 江(15105)
- 科学(14758)
- 所(14086)
- 中心(13077)
- 财经(12250)
- 研究所(12152)
- 范(11989)
- 师范(11917)
- 州(11688)
- 北京(11411)
- 经(10847)
- 省(10519)
- 院(10337)
- 农(9888)
- 教育(9671)
- 师范大学(9409)
- 银(9049)
- 基金
- 项目(39301)
- 研究(33196)
- 科学(30718)
- 基金(26588)
- 家(22072)
- 国家(21818)
- 社会(19729)
- 社会科(18608)
- 社会科学(18603)
- 科学基金(18576)
- 教育(16673)
- 省(15539)
- 编号(15078)
- 成果(14300)
- 划(13088)
- 基金项目(12898)
- 课题(11630)
- 资助(11129)
- 自然(10600)
- 自然科(10329)
- 自然科学(10327)
- 自然科学基金(10152)
- 年(9949)
- 性(9373)
- 项目编号(9153)
- 重点(9028)
- 发(8877)
- 部(8844)
- 规划(8533)
- 制(8247)
共检索到142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苗壮
一、改革的三个历史时期。改革是一个历史过程。研究改革的战略问题,首先要对改革过程有一个总体把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现在看来,改革大体上也要经历三个历史时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惠玉 周伟
以美国为代表的OECD国家在上世纪中期开始进行绩效预算改革。到上世纪80年代,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基于善治理念和强化公共支出管理的愿望,这些国家进行了更大规模的预算管理改革。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继续推行绩效预算并不断改进;二是向支出机构下放管理自主权;三是引入中期预算改革。以产出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改革与向支出机构下放管理自主权本就是"异曲同工",而加入中期预算改革的思路是否暗示了二者有着互为联动、互相促进的作用?本文从中期预算与绩效预算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中期预算与绩效预算相衔接的基本效应,归纳出二者的逻辑联系,进而提出在中期预算框架下进一步推进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具体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柯平 崔慕岳
图书馆改革是一项战略工程。本文以图书馆系统为对象,以宏观战略为核心,探讨图书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深化图书馆改革的步骤方法。一、图书馆改革战略基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博辉
入关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一个历史性转折.这一转折必然带来市场经济的大冲击,也必将强有力地冲击着中国的会计改革. 一、入关对中国会计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对会计目的的挑战.会计目的是指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结果,它具有主观见于客观的性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会计目的,主要取决于会计报告使用其信者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能国
我国企业改革的重大措施,最近10年主要有扩大企业自主权、两权分离、承包制、租赁制、股分制和组建企业集团;在10年前曾有过多次集权和分权,以及试办托拉斯。对这些改革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单纯围绕企业管理权和所有权进行改革,即侧重于生产关系方面改革,结果反复走弯路兜圈子;而改革企业组织形式和改善企业功能,即侧重于生产力方面改革,结果都取得了无可非议的成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国亮 梁腾坚 郭志芳
2011年,广西经济总量突破万亿,进入中期工业化阶段。接下来广西应该走怎样的工业化道路,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构建TCI指数,指出广西目前的重型化工业道路是一条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广西的工业发展需要走一条最优工业化道路,即按照广西的要素禀赋结构,选择最优工业技术水平,使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关键词:
最优工业化道路 要素禀赋 技术水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彦锋 侯微怡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通过构建中期预算改革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核心目标的理论联系,分析中期预算框架提高财政能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机理。中期预算框架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是增强财政稳定性、助力财政提质增效、实现最优财力均衡的理想“支点”。目前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中期预算改革的深化面临诸多阻力,难以满足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利于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进一步深化中期预算改革,加大预算统筹力度,推进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规划统筹和可操作性,大力提质增效,让财政更好地支撑国家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明保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 ,在宏观层次上是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 ,在微观层次上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 0多年来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尤其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离改革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本文就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条件进行了分析 ,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为 :( 1)兼并联合 ,优化资产配置 ;( 2 )破产淘汰、盘活重组资产 ;( 3 )资产置换 ,实行股份制合作 ;( 4 )产权界定 ,重组法人股份 ;( 5 )引进外资 ,嫁接改造企业 ;( 6)一厂多制 ,推进企业改革。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必要条件 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其务
从 2 0 0 0~ 2 0 2 0年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期。后改革期的任务是建成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金融支持体系 ;深化改革现存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 ,改变畸形的投融资结构 ,正确处理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中的五大关系 ;银监分立体制改革 ,要着力培养和构建分立的条件 ,既要强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更要转变监管理念 ,综合推进配套改革。
关键词:
后改革期 金融支持经济 金融监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洪涛 高宝华
当前,供给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主线,要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的力度,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在利用外资领域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对利用外资战略重新定位,不但有利于中国外资自身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也有利于创造有效供给,积极促进中国发展动能的转换。一、利用外资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利用外资也需要进入良性发展的新常态,发挥新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汉达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高职教育规律,真正以学生为本,全面科学认识高职教育在观念、体制、师资、课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使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维刚
加快农行改革发展步伐的战略思考陈维刚农业银行从1979年恢复已经历近20年发展历程,业务功能不断完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各项业务迅速发展。但与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相比,我们在经营机制、员工素质、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路卓铭 刘乃军
我国资源价格改革刻不容缓。本文探讨了资源价值构成,强调重构资源税费制度,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形成资源定价完全成本;认为阶段性改革目标应兼顾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着眼于解决内部价格扭曲;战略性配套改革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并推动大资源观下的分配制度改革以提升社会承受能力,推进资源产权改革和资产化管理以防止政府失灵和租值耗散,构建合理、有效的资源价格管理体制以实现价格管理重心的上移,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实现我国经济的“竞争力突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永臻
银行改革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国有银行体制转轨的路径选择应该是股权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改革和放开行业管制的市场结构改革并重的综合改革,当前要警惕其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强化行业的行政垄断,由“内部人控制”演变成“外部人控制”,损害国家金融安全。银行业应该全面对内资(特别是民间投资者)开放,对外资的开放须循序渐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