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4)
2023(13760)
2022(11457)
2021(10721)
2020(8971)
2019(20760)
2018(20396)
2017(38991)
2016(21044)
2015(23385)
2014(22963)
2013(22609)
2012(21564)
2011(19866)
2010(20008)
2009(18839)
2008(18308)
2007(16264)
2006(15085)
2005(14028)
作者
(59650)
(49749)
(49734)
(47773)
(32352)
(23734)
(22491)
(19306)
(19268)
(17916)
(17483)
(16748)
(16374)
(16230)
(16174)
(15535)
(14911)
(14580)
(14475)
(14117)
(12807)
(12422)
(12142)
(11635)
(11407)
(11374)
(11012)
(10652)
(10198)
(9831)
学科
(108249)
经济(108144)
管理(58225)
(53351)
方法(42129)
(41686)
企业(41686)
数学(38245)
数学方法(37925)
中国(29482)
(25372)
(24695)
地方(22792)
(20541)
业经(20389)
(19730)
贸易(19719)
(19190)
(18880)
农业(16960)
(16297)
金融(16297)
(16176)
银行(16147)
(15606)
(14932)
地方经济(14472)
(14246)
环境(13864)
(12604)
机构
大学(304078)
学院(300202)
(145440)
经济(142958)
研究(114851)
管理(111991)
理学(95235)
理学院(94183)
管理学(92803)
管理学院(92237)
中国(89735)
(68127)
(65237)
科学(64055)
(58124)
财经(52393)
研究所(52136)
中心(50666)
(48478)
(47907)
经济学(47418)
(45866)
经济学院(42477)
北京(42322)
(40944)
业大(39735)
财经大学(38828)
(38242)
师范(37849)
农业(37605)
基金
项目(191138)
科学(152201)
基金(142784)
研究(140591)
(124877)
国家(123913)
科学基金(105586)
社会(93881)
社会科(89269)
社会科学(89250)
基金项目(72740)
(69855)
自然(65489)
教育(64088)
自然科(64030)
自然科学(64010)
自然科学基金(62959)
资助(60434)
(60059)
编号(54068)
成果(46146)
(44802)
重点(43488)
(42559)
国家社会(40870)
(39103)
教育部(39085)
课题(38434)
中国(37060)
人文(37017)
期刊
(166308)
经济(166308)
研究(102925)
中国(64690)
(51126)
管理(44619)
学报(44219)
(43552)
科学(42297)
(35049)
金融(35049)
大学(34765)
学学(32480)
教育(30893)
经济研究(29170)
农业(29121)
财经(28031)
技术(25088)
(24299)
业经(22766)
问题(21630)
(20587)
国际(18577)
世界(18064)
技术经济(16609)
统计(16270)
(16033)
(14007)
理论(13521)
经济问题(13344)
共检索到482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冀  陆铭  陈钊  
在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验证了经济开放、非国有化、财政改革等经济政策及其相互作用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1)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外资的利用)是中国过去十几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因素,但这一现象在西部并没有表现。(2)财政改革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政府从经济活动中的退出显著地提高了经济增长率。压缩预算外支出的比重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这一特点在西部较为显著。(3)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财政改革等经济政策在影响经济增长时是相互作用的。非国有化政策并不独立地影响增长,而是通过影响政府退出经济活动对增长的作用而影响增长的,而这个情况主要在东部有所表现。(4)在控制了经济政策及其相互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少甫  王伟  董登新  
根据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以1995~2009年中国省级数据为对象,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考察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这种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产业结构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化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受产业结构的影响,与人力资本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转化可以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的产出效率,有助于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荣茂  张莉侠  孟令杰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即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质量又会逐渐改善。文章基于中国1991—2003年29个省级区域环境质量与人均GDP的数据,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等变量与人均GDP拟合方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结果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人口密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影响,而工业发展对这三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刘生龙  马振国  
利用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索洛增长理论入手,分析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均产生不利影响。再根据理论模型的结果构造了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收集和使用中国199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实证研究还表明:(1)初始的人均GDP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说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条件收敛的情形;(2)人力资本投资、储蓄率和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查建平  郑浩生  范莉莉  
在考察2004~2011年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及环境规制强度变化特性的基础上,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整体上趋于生态型、集约型;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形态势,且各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趋于收敛;全国与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显著持续的正向影响,这一影响在中部与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且市场化程度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何凌霄  南永清  张忠根  
文章基于中国1997~2013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多种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老龄化、健康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健康支出和居民健康支出均对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这一正向作用会随着老龄化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强化。老龄化趋势对健康支出的经济正效应的增强作用非常稳健。进一步的分组稳健估计显示:分时段看,政府(居民)健康支出的经济正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分区域看,健康支出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正向经济影响呈现由东到西递减的态势;从结构上看,老龄化与健康支出占比的交互项也对经济增长起显著的正向作用。健康支出的扩大对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建军  张蕊  
本文通过构建晋升Probit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2000—2014),实证分析了传统经济增长、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发现,近15年来,以固定资产增速反映的传统经济增长与省级官员晋升无显著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与省级官员晋升呈U型曲线关系;互联网经济与省委书记晋升正相关,与省长晋升无关;环保绩效与省级官员晋升呈"倒U"型曲线关系;民生支出与省委书记晋升呈U型曲线关系,与省长晋升无关。这些发现说明经济增长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激励结构的重要内容,激励指标已经开始逐渐回归理性,民生改善与社会公平也在地方激励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经济社会转型中地方政府围绕GD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利用1999年~200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了耕地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在经济增长初期,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逐渐增大,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会逐渐减小,即随经济增长耕地非农化水平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化趋势。土地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动以及国家政策对耕地非农化亦有影响,研究表明:①耕地非农化在人均GDP达到31468元(1999年不变价)时出现拐点,若经济以目前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18年前后,"吃饭"与"建设"之间的矛盾将得到缓解;②借鉴环保观念和措施,建议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完善土管制度,建立三级目标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促进金融平衡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杜江  魏文博  朱莉  
基于2003—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实证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各地区的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为"N"型效应,预示着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加以应对。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降低环境污染;此外,因单纯为了引资,对环保要求的门槛过低,外商直接投资加重了环境污染;资本密集程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低;相对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规模越大,环境污染越低。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杜江  魏文博  朱莉  
基于2003—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实证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各地区的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为"N"型效应,预示着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加以应对。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降低环境污染;此外,因单纯为了引资,对环保要求的门槛过低,外商直接投资加重了环境污染;资本密集程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低;相对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规模越大,环境污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宫义飞  彭欢  皮天雷  
针对中国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2000—2009)所拥有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速度,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提供的2000—2009年国家各个区域的发展数据(省、直辖市、自治区),基于非参数方法,研究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位于沿海的或者拥有丰富自然资源以及高经济效率的富裕地区推动;技术变革和人力资本积累分别是中国富裕和贫穷区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而且富裕地区的增长比贫穷地区更依赖技术变革,而贫穷地区则需要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来追赶富裕地区,但是,这种收敛不足以扭转日益扩大的由技术变革造成的发展不平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华  陈迅  
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8年间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门限模型,以实际GDP中政府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作为衡量指标进行门限测试,对地方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单一门限效果,其门限值为19.93%,门限值两边影响系数分别为正相关、负相关,并且都显著,即存在一正一负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我国各级政府要合理安排政府消费支出,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徐康宁  
文章将自然资源引入Romer(1990)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建立了一个包括四部门的封闭经济系统,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得到,资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资源生产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主要表现为资源型经济对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此外,文章基于OECD和BRICS 37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资源生产(开发)和资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资源开发地区(资源供给者)而言,自然资源是"诅咒";对于资源需求者而言,自然资源是"福音","资源生产诅咒"和"资源消费福音"命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