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05)
- 2023(3020)
- 2022(2541)
- 2021(2269)
- 2020(1754)
- 2019(4120)
- 2018(3849)
- 2017(6659)
- 2016(3727)
- 2015(4330)
- 2014(4176)
- 2013(4228)
- 2012(4138)
- 2011(3843)
- 2010(3823)
- 2009(3588)
- 2008(3534)
- 2007(3271)
- 2006(3120)
- 2005(2923)
- 学科
- 济(17224)
- 经济(17203)
- 管理(9226)
- 业(8352)
- 农(6192)
- 企(6163)
- 企业(6163)
- 方法(6039)
- 数学(5279)
- 数学方法(5203)
- 学(4935)
- 业经(4885)
- 地方(4882)
- 中国(4861)
- 农业(4524)
- 制(3154)
- 财(3127)
- 发(3102)
- 贸(2806)
- 贸易(2803)
- 融(2768)
- 金融(2768)
- 易(2704)
- 发展(2697)
- 展(2692)
- 环境(2669)
- 农业经济(2592)
- 体(2279)
- 建设(2229)
- 理论(2204)
- 机构
- 大学(58697)
- 学院(57102)
- 研究(26618)
- 济(23293)
- 经济(22685)
- 中国(18682)
- 管理(18052)
- 科学(18006)
- 农(15788)
- 所(15153)
- 理学(15071)
- 理学院(14844)
- 管理学(14451)
- 管理学院(14364)
- 研究所(13789)
- 京(13355)
- 农业(12743)
- 业大(11534)
- 中心(11048)
- 院(9925)
- 财(9891)
- 江(9645)
- 省(9291)
- 上海(8738)
- 北京(8474)
- 科学院(8470)
- 室(7953)
- 农业大学(7882)
- 研究院(7790)
- 范(7665)
共检索到96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惠忠
进入九十年代,党和政府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即: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这一战略决策明确了九十年代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上海的战略目标,也为上海老工业基地的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是保证我国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就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问题,谈几点认识。一、老工业基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前后形成的老工业基地,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这些老工业基地,就没有我国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也就没有现在强大的国民经济实力。老工业基地不仅在过去四十多年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前乃至今后,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赖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龚齐
一、美国老工业基地的衰落二次大战以后,美国经济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近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冷冻地带”—美国东北部、中西部的衰落;“阳光地带”——墨西哥湾沿岸、佛罗里达、太平洋沿岸的加里福尼亚州和西南内陆的新墨西哥州以及亚利桑那州等地的迅速崛起。“冷冻地带”是在采煤、冶金等工业基地上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地带,在美国经济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阳光地带”则凭借战时美国政府大量军火订货扩充实力,以及南部丰富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战后迅速发展,逐渐取代“冷冻地带”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地位。目前“阳光地带”生产的航空和导航设备占全国产量的70%,电子产品占全国的2/3,70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姚莉
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及振兴,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经历过的发展难题和重大课题,我国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老工业基地被赋予了新的国家战略使命,对其改造并使之振兴必须有新视角和新思路。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全面振兴 新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一、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以邓水平同志年初巡视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研究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要在这种新形势、新要求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想出新点子、新方法,才能跟上全国的步伐。那么,如何理解经济上新台阶,如何使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与全国经济上新台阶联系起来呢? 加快经济发展,使经济上新台阶是一种阶段性、整体性、区域性的变化。所谓阶段性的变化,就是不仅包括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包括部分质变,有了部分质变,才能显示出阶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目标和模式《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课题组一、目标确定单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目标是相对容易的,然而确定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目标就困难得多。老工业基地改造应从长远着眼,从近期着手,以避免短期行为。因此,改造与振兴的目标应有长期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我国老工业基地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是:(1)产业结构老化;(2)国家投资重点东移及老工业基地自身布局不合理;(3)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的调整,(4)企业及企业组织结构老化。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有赖于国家宏观政策和体制环境的改善,以及老工业基地自身的努力,但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筹集资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健生
以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现代化,是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必要选择。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分析讨论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在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工业基地 工业结构 高技术产业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栓平
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过程中几个相关问题思考高栓平建国几十年来我国老工业基地①在促进工业建设与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强国防和经济实力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乡镇企业、合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振英 卢建 丁宝山
一、老工业基地发展相对迟滞的基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前后形成的老工业基地,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中央财政的重要支柱,老工业基地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资金,创造了巨额财富。作为建设我国独立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坚强后盾,老工业基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了门类齐全的技术装备,极大地支援了国家重点工程和新兴工业区的建设。同时,老工业基地为全国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原料和日用工业品,不仅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需要,而且还有大量出口,为国家换取了巨额外汇。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人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三、改造与振兴对策 (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首要的问题是转变观念。要彻底破除“服务性劳动不创造价值”的陈腐观念,承认提供无形商品的服务与提供有形商品的劳动同样创造价值。我们建议,重庆市确立“三、二、一”的发展战略,即以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为序发展重庆经济,把发展第三产业放在优先突出酌位置上来。以“三、二、一、为序发展重庆经济,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农业和工业,恰恰相反,我们认为,农业的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行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系课题组
本文是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课题:《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的分报告之一。课题组对重庆市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按照改革开放的精神,提出了改造、振兴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研究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此报告共分六个部分,五万多字,因篇幅所限,我们仅选用了其中主要部分,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汤吉军
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殊性在于:计划经济体制浓厚、国有经济比重大、重化产业比例大形成的“铁三角”架构,从而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同时,会产生显著的沉淀成本。补偿或降低这些沉淀成本,构建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新形势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唐修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