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6)
2023(4451)
2022(3644)
2021(3501)
2020(2831)
2019(6503)
2018(6516)
2017(11908)
2016(6625)
2015(7443)
2014(7541)
2013(7093)
2012(6642)
2011(5913)
2010(6216)
2009(5754)
2008(6041)
2007(5545)
2006(4939)
2005(4447)
作者
(20466)
(16863)
(16715)
(15923)
(10794)
(8127)
(7708)
(6576)
(6439)
(5999)
(5794)
(5580)
(5350)
(5276)
(5141)
(5125)
(5112)
(5103)
(4956)
(4848)
(4142)
(4096)
(4050)
(3837)
(3802)
(3760)
(3752)
(3649)
(3415)
(3411)
学科
(26777)
经济(26745)
管理(19222)
(14462)
(12553)
企业(12553)
中国(10639)
方法(10631)
数学(8936)
数学方法(8544)
地方(6979)
(6344)
城市(6190)
理论(6072)
业经(5340)
(5052)
(4971)
(4864)
(4473)
贸易(4468)
城市经济(4308)
(4304)
教学(4174)
(3998)
环境(3970)
(3788)
(3629)
(3489)
银行(3479)
技术(3382)
机构
大学(97434)
学院(96220)
管理(35810)
(32902)
研究(32344)
经济(31723)
理学(30326)
理学院(29897)
管理学(28966)
管理学院(28789)
中国(23918)
科学(22203)
(22196)
(16277)
中心(15535)
(15378)
(14850)
研究所(14676)
(14435)
(14359)
师范(14214)
业大(14088)
北京(14044)
(12660)
财经(12126)
(12007)
师范大学(11481)
农业(11468)
技术(11405)
(10907)
基金
项目(63588)
科学(50004)
基金(46170)
研究(43192)
(40840)
国家(40537)
科学基金(35479)
社会(27120)
社会科(25641)
社会科学(25630)
(24559)
自然(24556)
基金项目(24107)
自然科(24107)
自然科学(24103)
自然科学基金(23615)
(21035)
教育(20181)
资助(19591)
编号(17234)
成果(14389)
重点(13876)
(12858)
(12830)
(12314)
计划(12041)
课题(12009)
科研(11818)
创新(11589)
大学(11490)
期刊
(38484)
经济(38484)
研究(27748)
中国(20318)
学报(16530)
科学(14665)
管理(14046)
(12822)
大学(12448)
教育(12087)
(12026)
学学(11585)
技术(9786)
农业(8703)
图书(7220)
城市(6868)
(6683)
金融(6683)
问题(6259)
(5931)
统计(5862)
经济研究(5654)
财经(5616)
业经(5532)
(5254)
(5241)
书馆(5001)
图书馆(5001)
(4932)
现代(4783)
共检索到147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潘立彦  张大成  
指出城市交通道路多节点的特点使得传统Floyd算法在最短路径计算时,过程繁杂且最短路径需要回溯找寻。并提出改进Floyd算法,采用双标号法并去除非必要中间节点路径计算,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运算次数和时间,提高了算法的时间及空间复杂度,算法效率较高。以某一城市交通道路多节点最短路实际问题为例,运用改进的Floyd算法建立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改进Floyd算法可有效解决赋权交通网络最短路径规划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杨菲  
本文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测度了各区位的消费活力。同时,结合北京市道路和轨道交通网络数据以及道路拥堵程度,准确测算了居民在路面道路和轨道交通网络中的“移动速度”,从而估算了城市各区位的市场潜力——有多少居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从北京市各处前往该区位。基于对上述两个变量利用城市多维大数据的精准度量,本文实证检验了市场潜力对各区位消费活力的影响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袁鹏程  林徐勋  
根据路段单元状态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路段单元状态的‘失效—非失效’二态表示方法,进一步根据网络中路段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提出了道路交通网络‘级联失效’态的定义及识别方法;利用更新理论及Markov链相关理论,分析了道路交通网络级联失效态—非级联失效态持续时间随机变化的概率分布规律,给出了对假想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及对假想分布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并提出了以失效次数及转移概率为主要评价参数的交通网络级联失效评价模型。以一个实际路网为例,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将标定好的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少沛  谭建军  李英远  
多模式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形式,多模式交通系统要求每个交通模式平衡发展并发挥其最好的服务性能。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获取是建立可持续多模式交通系统的基础。单一模式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模型不能准确地反映城市交通空间网络的特性和联系程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尺度多模式的城市交通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支持多模式交通网络地理数据集成化和拓扑关系模型化,实现多模式交通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表达。数据模型在概念和逻辑建模层面上,应用面向对象设计语言及其扩展机制集成面向地理信息时空特征描述的可视化语言插件(plug-in for visual languages,PVL),将不同交通线网集成于一个综合信息模型中。交通线网的多尺度表达允许不同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专业化信息服务的开发和实现,辅助多模式交通网络规划和发展,并且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的应用。将模型应用在广州市多模式交通系统中进行可靠性和实用性验证,对未来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超  陈新  
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质量评价,主要目的是分析评判交通网络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有效性。城市交通网络既是城市的骨架,又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客货运输的载体。其布局好坏,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发展,影响到运输系统的效率高低,影响到城市交通结构的形成和变迁。本文以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包含基础设施、通达深度和服务特征三个子系统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评价体系,并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对该市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晶  戴君  
异常天气、交通事故及自然灾害等一些突发事件经常影响交通网络的状态,其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如何在不确定网络状态下选择可靠的路径,保证及时、可靠的车辆通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中假设所有路线通行状态只有两种:一种是能通行,且通行时间确定,另一种是不能通行,即通行时间为无穷大。尝试用图论的方法,结合随机规划,给出不确定交通网络状态下最优的调度路径选择方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符海月  王妍  张祎婷  王昭雅  
城市群交通网络的合理发展对于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空间句法模型,分析1995~2015年中原城市群交通网络通达性演化特征,并提出相应交通网络优化改进建议。结果表明:(1)1995~2015年期间,中原城市群交通路网由初期的"发散"状,逐渐演化成为"树轮"状;通达性中心也由初期的郑州市扩大到洛阳市、许昌市、周口市、商丘市、开封市等周边城市,通达性较高的轴线已经从区域性线状分布发展为中心地区面状分布。(2)1995~2015年期间,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通达度均有提高,京广线辐射区内城市通达度提升幅度明显大于陇海线辐射区域;郑州市、邯郸市等核心城市的通达度增长率在减缓,而亳州市、淮北市等边缘城市通达度增长率在上升。中原城市群交通路网建设总体呈空间收敛趋势,但城市间的通达度水平仍在逐渐拉大。(3)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提出将中原城市群交通系统整体培育成以郑州市为中心,以陇海线和京广线为"十"字发展轴的"多核多向状"网络结构。改进后的路网可以提升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通达性,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群中心带动边缘、城市联动发展的基本功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佳  
Maximal Flow是运筹学中应用极为广泛的解决网络流量最大问题的理论。文章应用其研究思想,采用Ford-Fulkerson标号法,研究京津冀经济区公路交通网络的最大流通能力问题,并找出影响交通网络流量的最为关键的路段,为更好管理京津冀交通网络提供合理的理论指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秋平  郑爱龙  
分析了自行车交通将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长期存在,并在有些城市处于主体交通方式的现状,认为应充分重视自行车交通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提出了城市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的要点,分析了西安市城市特点及中心区道路、交通现状,提出了中心区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构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旭梅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目标、环境和结构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进行宏观功能定位,从城市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科技环境四方面分析其外部环境,展开系统内部构成分析并构建网络分析的研究框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盛来芳  
通过引入交通网络可靠性这一概念,对原有的城市区位选择模型进行了改进,证明城市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已经成为影响居民选择居住、就业和消费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交通网络可靠性的引入对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綦慧心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消费者对消费更加注重质量,消费文化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由此新的消费时代随之产生。在此背景下,城市原有的空间具有了消费特性,其转变为消费空间。政府部门对城市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区域的消费者数量及消费活跃度。消费活跃度较高的地区,其土地商业价值和居住价值较高。本文基于交通网络的视角对城市土地利用及交通系统这两者在减少空间冲突、拓展城市消费空间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梁晶晶  张小宁  叶一芃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是一种服务商品,已有的研究多从提高市场占有率的角度对单模式交通网络中的ATIS进行信息定价。多模式交通网络中影响ATIS市场占有率的因素众多,而且ATIS的提供成本往往与信息质量和使用规模同时相关。因此,信息定价问题应从ATIS服务提供商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把ATIS信息的单次使用费用和ATIS的信息质量同时作为决策变量,将双模式路网中ATIS的定价问题描述为一个双层规划模型。其中,混合用户均衡模型为下层模型,收益模型为上层模型。然后,基于上海市虹口区的路网数据,对下层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并讨论了相关经济效益问题。此外,本文提出了求解下层模型的MSAF算法,并进一步嵌套了粒子群(PSO)算法,最终得到ATIS服务提供商的最优ATIS信息定价和信息质量提供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