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84)
- 2023(21270)
- 2022(18212)
- 2021(16768)
- 2020(14185)
- 2019(32133)
- 2018(31754)
- 2017(61197)
- 2016(33004)
- 2015(37176)
- 2014(36442)
- 2013(35927)
- 2012(32680)
- 2011(29314)
- 2010(29523)
- 2009(27708)
- 2008(27052)
- 2007(24295)
- 2006(21316)
- 2005(18483)
- 学科
- 济(138957)
- 经济(138797)
- 业(114260)
- 管理(102512)
- 企(94732)
- 企业(94732)
- 方法(64676)
- 数学(54263)
- 数学方法(53446)
- 农(51063)
- 业经(38568)
- 财(38402)
- 中国(35060)
- 农业(34053)
- 地方(26928)
- 务(26116)
- 财务(26027)
- 财务管理(25979)
- 制(25615)
- 学(25477)
- 技术(24617)
- 企业财务(24606)
- 理论(24374)
- 贸(24084)
- 贸易(24070)
- 易(23359)
- 和(22367)
- 划(20432)
- 策(20396)
- 环境(19932)
- 机构
- 学院(471577)
- 大学(464943)
- 济(191164)
- 管理(189591)
- 经济(187254)
- 理学(164420)
- 理学院(162753)
- 管理学(159633)
- 管理学院(158796)
- 研究(150190)
- 中国(114652)
- 京(97358)
- 科学(93174)
- 财(87218)
- 农(84094)
- 所(74431)
- 业大(72050)
- 财经(70159)
- 中心(69876)
- 江(69743)
- 研究所(67579)
- 农业(64942)
- 经(63874)
- 北京(60724)
- 范(59414)
- 师范(58863)
- 经济学(57391)
- 州(56142)
- 院(54474)
- 经济学院(52062)
- 基金
- 项目(321388)
- 科学(254410)
- 研究(235627)
- 基金(233858)
- 家(203230)
- 国家(201347)
- 科学基金(174740)
- 社会(149536)
- 社会科(141628)
- 社会科学(141589)
- 省(127195)
- 基金项目(123153)
- 自然(113710)
- 自然科(111126)
- 自然科学(111101)
- 自然科学基金(109110)
- 教育(108201)
- 划(105170)
- 资助(96817)
- 编号(96494)
- 成果(76488)
- 重点(71558)
- 部(70370)
- 发(68974)
- 创(68068)
- 课题(65750)
- 创新(63171)
- 国家社会(61542)
- 科研(61097)
- 教育部(60583)
- 期刊
- 济(211143)
- 经济(211143)
- 研究(132570)
- 中国(87838)
- 农(80791)
- 学报(71556)
- 管理(71436)
- 财(68299)
- 科学(67603)
- 大学(55455)
- 农业(55055)
- 学学(52731)
- 教育(48681)
- 技术(43804)
- 融(40734)
- 金融(40734)
- 业经(39880)
- 财经(33845)
- 经济研究(32520)
- 业(29228)
- 经(29080)
- 问题(27932)
- 技术经济(24692)
- 统计(24032)
- 科技(23518)
- 版(22988)
- 策(22557)
- 商业(21908)
- 现代(21610)
- 图书(20871)
共检索到685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黎明 翟印礼
利用改进的不变替代弹性(CES)模型,以河南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对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实证测度。结果表明河南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明显的集聚水平,而且估计结果与现实基本相符,说明了模型的适用性。同时,通过数据分割,得出农业科技园区集聚水平表现具有渐进性的特点。
关键词:
CES模型 农业科技园区 集聚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汉涛 郑保金 郑燕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霍明 周玉玺 柴婧 张复宏
基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过程和战略定位,提出一个包括5个一级指标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依据华东地区六省市4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数据,利用AHP-TOPSIS模型对华东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及其一级分项指标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在K均值聚类分析基础上,将42个园区划分为创新引领区、创新示范区和创新稳健区3个类别。并使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不同类别园区的关键制约因素,给出三类园区创新能力改善的针对性建议,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印礼 赵黎明
在借鉴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研究基础上,认为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是以技术创新为吸引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科技园区集中、聚合,并以园区为载体进行技术的孵化、示范、推广应用的扩散力共同作用的过程,并解释其特点和产生的动因。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技术集聚 形成动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青茹 马如霞 白子朔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基地,发挥着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目的]为了评估农业科技园区的经济发展带动效应。[方法]该研究将农业科技园区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0年河北省16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河北省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农业科技园区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农业产值,从而有效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这一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农业科技园区能够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科技园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在不同等级、不同地理空间、不同行政层级中存在差异。[结论]河北省应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力度,持续提升科技园区创新水平以助力实现河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玉华 陈阜 龚元石
通过对云南红河州区域农业发展科技需求的分析 ,阐明了红河园区成为当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辐射源头的现代农业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即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将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农业“硅谷” ,形成科技促进产业和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红河模式”的建设目标 ,即技术上依托高等院校与国家级科研院所 ,运行机制上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产品开发上结合“立体气候”和多样性特征 ,市场开拓上面向东南亚国际市场 ;将园区建设划分为 3个发展阶段即开创探索阶段、协同整合阶段和创新提升阶段 ,探讨了其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讨论了园区的土地利用和科技与人才支撑等问题。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发展模式 运行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昭,谢彦龙,李同昇,石钰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优化其空间布局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农业科技与产业综合体,是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扩散的新型组织形式。利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探索了2001-2016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时空演变过程,运用最邻近距离法、核密度分析法测算其空间分布特征及集聚水平。结果表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先分散后集中的分布特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5个集中分布区,总体呈东部集中分布、西部分散分布特征。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空间
关键词: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空间布局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凤君 孙世民 任爱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晓萍 霍明 房建琳
[目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阵地,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测算园区运营效率的基础上,对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园区运营效率的因素,为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做出参考。[方法]以13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园区的运营效率,利用修正二阶段泰尔系数对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园区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在逐步变大,而造成这种差异拉大的原因是省域内园区之间的差异,因此造成园区运营绩效差异主要因素并非是区位因素,而是园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结论]对于运营绩效不佳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需要重视园区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完善、做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落实、推动园区科技孵化器与加速器的建设。同时,注重农村电商平台的搭建以及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的培育,并促进示范基地与研发机构与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加大农业品牌化运作的力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霍明 张亮 谢玲红 李晓萍
[目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转化的重要载体,是科技驱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对于园区创新过程效率的评价有助于为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DEA-BCC模型测算了158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研发效率和创新转化效率。并利用空间差异与关联分析探究其空间格局的演变。[结果]研究表明,园区的创新发展中存在着“创新研发高而创新转化低”的问题。同时,效率矩阵分析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园区还处于低创新研发—低创新转化的区域,而处于双高区域的园区不足15%,园区的创新价值链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创新效率的空间分析方面,园区的创新研发效率和创新转化效率呈现出省域之间逐步分化的趋势。[结论]针对园区未形成有序的区域协同发展空间格局的状况,本文给出了三种针对性的协同发展模式与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玲红 吕开宇 夏英
本文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诊断园区发展问题、增强其与国家战略契合度、助推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的农业科技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10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绩效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农业科技园区综合绩效处于较低水平且各园区差异较大,在区域上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特点;绝大部分园区绩效主要体现在推动农业升级方面,对农村和农民的示范和辐射带动功能尚未充分显现。农业科技园区需要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战略、高新技术引领战略、园区融合发展战略从根本上提升园区在加速农业转型、推动农村发展和促进农民进步方面的绩效,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海燕 朱梦瑶 马峥 李霖 唐衡
[目的]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集聚发展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园区集聚效应进行评价,找出制约园区集聚效应发挥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可以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8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从要素集聚、产业链集聚、功能集聚以及带动集聚4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对产业园集聚效应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产业园集聚效应的障碍因素。[结果](1)从产业园集聚效应来看,各园区要素集聚方面发展相对协调、产业链集聚上存在差距、功能集聚差距较大、带动效果上呈现两极分化。(2)对集聚效应产生最显著的制约因素是产业链集聚效应,其次为功能集聚和带动集聚,要素集聚对其发展的障碍程度不高。(3)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较低对产业园产业链集聚效应的影响最大,产业园总产值不高以及农作物化肥利用率不足对产业园功能集聚效应影响较大,园区内合作社数量不足影响产业园带动集聚效应的发挥。[结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构建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集聚发展体系以及以绿色发展、科技应用和品牌建设为抓手,加强园区多功能建设,提升产业园本土市场竞争力是当前产业园发挥集聚效应的关键所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宝华 王志华 刘晓秋
创新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是影响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基于理论和文献研究,本文以江苏省的农业科技园区为样本,建立了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影响园区创新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环境、园区政策环境、园区市场环境和园区金融环境等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有直接的影响,并通过园区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构建和培育良好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提供了指导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俊凤 赵悦
本文选取了全国10个农业大省中具有代表性的66家园区为样本进行金融支持效应的实证研究,采用FA-MLR模型系统论证了政府财政投入、信贷资金投入、民间资本投入和风险投资等资金支持对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具体差异,并据此提出通过合理配置资金、优化资金投入渠道来提高园区发展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金融支持 FA-MLR模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