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9)
2023(4620)
2022(4030)
2021(3882)
2020(3230)
2019(7453)
2018(7375)
2017(12794)
2016(7791)
2015(9028)
2014(9039)
2013(8733)
2012(8180)
2011(7620)
2010(7893)
2009(6838)
2008(6723)
2007(6243)
2006(5697)
2005(5119)
作者
(23787)
(19504)
(19215)
(18616)
(12502)
(9602)
(8907)
(7789)
(7739)
(7200)
(6821)
(6681)
(6674)
(6387)
(6351)
(6211)
(6160)
(5881)
(5854)
(5760)
(5185)
(5089)
(4928)
(4709)
(4690)
(4540)
(4513)
(4315)
(4255)
(4194)
学科
(22114)
经济(21972)
管理(15018)
(13603)
(11892)
企业(11892)
理论(11298)
教育(10544)
方法(9545)
教学(9418)
中国(9067)
(7868)
(7783)
(6712)
研究(6569)
业经(6455)
(6428)
数学(6082)
数学方法(5862)
(5820)
学法(5621)
教学法(5621)
学理(4911)
学理论(4911)
(4829)
农业(4638)
(4237)
制度(4231)
研究生(4115)
(4043)
机构
大学(104239)
学院(102054)
研究(43163)
(32921)
经济(31703)
管理(31298)
中国(28427)
科学(28153)
理学(25896)
理学院(25434)
管理学(24580)
管理学院(24413)
(24403)
(23561)
(23163)
研究所(20907)
(18810)
农业(18521)
中心(18518)
(18412)
师范(18142)
业大(17598)
教育(17330)
技术(16808)
(16362)
北京(16140)
(15932)
(15348)
师范大学(14495)
(14227)
基金
项目(66560)
研究(50410)
科学(50277)
基金(43318)
(39394)
国家(38958)
科学基金(31295)
(28583)
教育(28477)
社会(28002)
(25031)
社会科(24916)
社会科学(24902)
编号(22550)
基金项目(22101)
自然(21092)
自然科(20600)
自然科学(20588)
自然科学基金(20220)
成果(20054)
课题(18695)
资助(18682)
重点(16589)
(15086)
(14880)
(14406)
(13946)
大学(13288)
规划(13074)
计划(12925)
期刊
(41964)
经济(41964)
中国(36638)
研究(36256)
教育(34110)
学报(21980)
(21691)
科学(18313)
大学(16434)
学学(14840)
农业(14793)
(13388)
管理(12860)
技术(11568)
职业(9475)
(8025)
金融(8025)
(8009)
(7881)
业大(6433)
技术教育(6358)
职业技术(6358)
职业技术教育(6358)
经济研究(6292)
财经(6264)
图书(6253)
(6166)
(5982)
论坛(5982)
业经(5590)
共检索到174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淑江  
作者通过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结合自己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感悟,认为在社会科学类专业博士生培养中,应该强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教学,引导博士生处理好理论学习、方法训练与做研究、发表论文之间的关系,帮助和鼓励博士生学习、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要补充博士生的数学知识,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训练。指出博士生要养成适合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认真钻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宇佳  
社会科学博士是支撑社会科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基础。英国向来重视社会科学的发展,注重培养相当规模的高素质社会科学人才。英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与可观的人才储备,核心能力尚佳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招录、指导、发展、支持等环节,英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存在入学机会扩大与部分群体参与不足、导师教育理念固化与就业需求变化不符、心理压力增大与学校人文关怀不足、获得学位时间延长与资助年限不够的矛盾。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从愿景、环境、能力与保障层层递进,搭建以愿景目标为引领,以环境构建为基础,以能力锻造为核心,以系统支持为保障的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改革框架。以英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改革经验为鉴,我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应不断提升其质量,灵活调整其资助方式,并全面舒解其心理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莉  青颖  
本文以1999年-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学科分布、机构分布、指导教师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优博"的数量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息息相关;"优博"的各学科表现与学位授予规模并不完全直接相关;"优博"数量与学科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部分一级学科甚至表现为高度相关;高等学校是"优博"的绝对主体;博士生导师的学术影响对"优博"的数量有直接影响。因此,为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培养质量,建议如下:提升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教育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水平;重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提升导师学术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新城  任兵  
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积极探索培养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生的道路周新城任兵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学科设置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五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点39个、硕士点76个,博士点中的全国重点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南宁  
从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入手,谈了应以科学精神来培养博士生的想法,提出“是否发表论文不是评价博士学位论文的惟一方式“这一命题,同时还指出应以科学精神来统领导师队伍建设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亚  
作者首先分析了博士生独立科研能力的组成,然后结合作者的切身体会,对论文选题、利用Internet进行文献检索和学术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在学位论文中增加论文工作总结报告等四个问题作了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寿文  林功实  刘颖  
加强博士生教育工作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余寿文,林功实,刘颖我国自实施“学位条例”建立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博士生教育从起步到形成,培养规模从小到大,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至1994年底,已为国家培养了18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洪捷  李立国  周川  杨颉  
导师为博士生指定学位论文题目,行不行?博士生写博士论文首先要有一个题目,题目的好坏,与博士论文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好的选题一般就写不出好的论文,而好的论文肯定有一个好的选题。所以选题很重要,但选题又很难,因此需要导师的指导。导师如何指导博士生选题是需要讨论的问题。1.博士论文"命题作文"的利弊。有不少博士生导师出于种种原因,喜欢为其博士生指定学位论文题目。常见的原因是导师自己手中有课题,因此要求自己的博士生承担课题工作,有时一名博士生承担整个课题,有时几个博士生共同完成课题。这些导师觉得让博士生参与课题研究,一是给学生参加科研的机会,二是从事课题研究本身也是一种很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日修  
基于作者培养博士生的实践,提出了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看法,包括如何评价博士生培养质量,选拔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培养对象,慎重选择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课题,建立正确的导师与博士生的关系,严格要求、严把博士生培养质量关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静  高虹  
论述了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关系,强调在严格目标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过程管理,并阐述了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及其作用,以及如何实施各培养环节的过程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岚  
导师人格蕴含了指导行为倾向,体现在具体的师生关系之中。导师通过身教影响博士生的人格和社会化,身教是导师发挥育人功效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案例高校50位博士研究生的质性访谈,提取出与导师人格、身教相关的关键性表征并将其聚类。研究发现:导师的人格特征会影响指导质量,进而影响学生满意度,受学生欢迎和不受学生欢迎的导师在人格和指导上分别体现出一些共性特点;导师身教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即遵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给予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不滥用权力,为人正直、处世有原则。文章从导师修身、知行合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未  
关于博士生的自我培养●李未摘要本文就博士生的自我培养问题,以作者的亲身感受为依托,分目标和定位、德行修养、如何治学及素质积累四方面来谈。首先是博士生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定位,要努力成为学术带头人、司局级公务员及管理人员等高级人才。这是时代对博士生提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查瑞传  
培养博士生的基本目标是使之成为各方面、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故所遴选的博士生必须有探索的兴趣、创新的欲望和甘坐冷板凳的志趣。作者在文章中对博士生的招生、培养目标、中期筛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博士生外语的学习进行了重新审视。同时作者对博士生导师的作用也作了明确的说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洪捷  王兆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潮流造就了德国高等教育功能分化的格局,在此背景下,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规模得到快速增长,总体实力不断提高。在技术和生产双重革新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要求,而应用科学大学凭借其积累的后发优势对这些要求进行了积极回应。随着博洛尼亚进程下三级学位制的逐步实施,在应用科学大学多元化的学生结构中,读博深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加之应用科学大学自身科研实力的快速提升,推动了许多应用科学大学积极争取"博士授予权",朝着自主开展博士生教育的目标迈进。应用科学大学自主培养博士生是其与企业紧密联系的特色定位的强化,体现出其"转型"而非"转向"的发展趋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文启  
从科研设备共享、跨学科合作研究、综合性交叉性研究平台与研究中心建设、导师群体与人才交流等方面阐述了德国"大科学"研究模式下博士生培养的科研学术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